【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管件扭转刚度设计及校核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 料缠绕管件扭转刚度设计及校核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复合材料缠绕管件扭转刚度设计及计算分析多依赖于有限元 计算,建模过程繁琐,计算效率低。基于经典层压板理论进行刚度等效 时亦需要大量复杂的矩阵运算,工程设计分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工程设计分析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简单 实用的确定方法。
[000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管件扭转刚度设计及校核方 法,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0005](1)数据准备阶段,共分为六个步骤:
[0006]步骤一:准备某种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参数,至少包含纵向模 量E1,横向模量E2,面内泊松比μ
12
和剪切模量G
12
;
[0007]步骤二:基于上述基本力学性能参数,计算出复合材料单向板弹性 矩阵Q(该矩阵为复合材料力学中的基本弹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管件扭转刚度设计及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阶段:(1)数据准备阶段,共分为六个步骤:步骤一:准备某种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参数,至少包含纵向模量E1,横向模量E2,面内泊松比μ
12
和剪切模量G
12
;步骤二:基于上述基本力学性能参数,计算出复合材料单向板弹性矩阵Q(该矩阵为复合材料力学中的基本弹性矩阵,可参照任意复合材料力学书籍),其中:料力学中的基本弹性矩阵,可参照任意复合材料力学书籍),其中:Q
66
=G
12
,步骤三:准备由
±
θ两种缠绕角度组成的虚拟缠绕管件,其厚度为h,如图1所示;步骤四:将铺层角度θ值从0
°
逐渐增加到90
°
,中间取一系列离散值,根据经典层压板理论,计算出每一个离散角度值所对应的虚拟缠绕管件的面内刚度矩阵A及其逆矩阵S,面内刚度矩阵A的计算方法可参见复合材料力学书籍,面内刚度矩阵A及其逆矩阵S的特征在于均为3
×
3矩阵;3矩阵;3矩阵;步骤五:根据矩阵S计算出每一组虚拟缠绕管件的等效剪切模量G
xy
,G
xy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步骤六:绘制虚拟缠绕管件等效剪切模量G
xy
随缠绕角度
±
θ的变化历程曲线,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对于一种复合材料都具有一条这样的变化曲线,该曲线将用于后续的缠绕管件的快速设计及刚度校核。(2)刚度设计阶段,已知缠绕管件扭转刚度W
T
的指标值初始内径d、外径D及管件长度L,计算满足刚度要求的缠绕角度,使得共由三个步骤:步骤一: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圆管剖面极惯性矩I
p
;
步骤二: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需的等效剪切模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博,张增元,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为智通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