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德志专利>正文

电线插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849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电器,特别涉及一种电线插排。该电线插排,包括组合电线、插排、插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组合电线包括电线、分别位于电线两端的金属接线柱、金属接线套,金属接线柱与金属接线套外分别设有塑料外壳A、塑料外壳B,塑料外壳A、塑料外壳B相互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所用电线的长度随意增减根数,适合各种场合使用,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电器,特别涉及一种电线插排
技术介绍
目前插座电线或长或短,长度是固定的,不能随心所欲地自由延伸或收缩,给日常使用带来不便。同时,插孔的样式比较单一,无法适合各种插体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长度可调的电线插排。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线插排,包括组合电线、插排、插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组合电线包括电线、分别位于电线两端的金属接线柱、金属接线套,金属接线柱与金属接线套外分别设有塑料外壳A、塑料外壳B,塑料外壳A、塑料外壳B相互卡合。为了适合各种插体的需要,所述插排的部分插孔处活动固定一可移动式挡片。所述带可移动式挡片的插孔占整个插孔数量的二分之一,位于插排的一端。使用时,将电线的接线柱插入另一根的接线套中,这样一根根连接起来就可以使电线加长。本技术可根据所用电线的长度随意增减根数,适合各种场合使用,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电线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组合电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插排,2插头,3电线,4金属接线柱,5金属接线套,6塑料外壳A,7塑料外壳B,8插孔,9可移动式挡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组合电线、插排1、插头2,组合电线包括电线3、分别位于电线两端的金属接线柱4、金属接线套5,金属接线柱4与金属接线套5外分别设有塑料外壳A6、塑料外壳B7,塑料外壳A6、塑料外壳B7相互卡合;所述插排1一半为固定型插孔8,而另一半插孔8处活动固定一可移动式挡片9,可以适合各种插体使用。插排1的两端可以自由选择,一端插入组合电线的金属接线柱4,另一端将保护体插入其中。权利要求1.一种电线插排,包括组合电线、插排(1)、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电线包括电线(3)、分别位于电线两端的金属接线柱(4)、金属接线套(5),金属接线柱(4)与金属接线套(5)外分别设有塑料外壳A(6)、塑料外壳B(7),塑料外壳A(6)、塑料外壳B(7)相互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排(1)的部分插孔(8)处活动固定一可移动式挡片(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可移动式挡片(9)的插孔占整个插孔(8)数量的二分之一,位于插排(1)的一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电器,特别涉及一种电线插排。该电线插排,包括组合电线、插排、插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组合电线包括电线、分别位于电线两端的金属接线柱、金属接线套,金属接线柱与金属接线套外分别设有塑料外壳A、塑料外壳B,塑料外壳A、塑料外壳B相互卡合。本技术可根据所用电线的长度随意增减根数,适合各种场合使用,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H01R25/00GK2882036SQ20062008201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尹德志 申请人:尹德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插排,包括组合电线、插排(1)、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电线包括电线(3)、分别位于电线两端的金属接线柱(4)、金属接线套(5),金属接线柱(4)与金属接线套(5)外分别设有塑料外壳A(6)、塑料外壳B(7),塑料外壳A(6)、塑料外壳B(7)相互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尹德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