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方剂信息化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方剂信息化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但是现有的中医方剂信息化处理系统存在的在中医将药方配比完毕时无法将药物快速混合,需人工进行搅拌,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方剂信息化处理系统,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安装有摆放架(2),且摆放架(2)外侧壁安装有标识牌(3),所述摆放架(2)内壁安装有药物放置筒(4),所述工作台(1)顶部安装有配电箱(5),且配电箱(5)内壁安装有气泵(6),所述配电箱(5)底部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7),且驱动电机(7)一侧与驱动轴(8)齿动连接,所述驱动轴(8)一侧安装有升降杆(9),且升降杆(9)外侧壁安装有支撑臂(10),所述支撑臂(10)一端安装有气管(11),且支撑臂(10)另一端安装有吸管(12),所述升降杆(9)底部与滑轨(13)活动连接,且滑轨(13)一侧安装有混合组件(14),所述混合组件(14)包括固定板(141),所述固定板(141)外侧壁安装有转轴(142),且固定板(141)顶部与料仓(143)固定连接,所述料仓(143)内壁安装有搅拌叶片(144),且搅拌叶片(144)一端与连接杆(145)固定连接,所述料仓(143)外侧壁安装有观察窗(146),且料仓(143)底部安装有分装组件(147),所述分装组件(147)包括导料槽(1471),所述导料槽(1471)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架(1472),且支撑架(1472)顶部与传输管(1473)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1473)外侧壁开设有下料口(1474),且传输管(1473)内侧壁安装有调节阀(1475),所述导料槽(1471)外侧壁开设有分装口(1476),且分装口(1476)底部安装有平衡座(147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方剂信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杏,杨福华,董如福,杨莉,崔茂应,高春林,马开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