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675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储存箱体和连接框架,所述储存箱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储存箱体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储存箱体的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接框架固定安装在储存箱体的上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滑块的移动会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其受力压缩,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即可使得第一过滤网复位,此过程中第一过滤网会产生振动,第一过滤网为倾斜设计,使得第一过滤网上的杂质等会振动掉落至储存盒内,通过利用雨水的重力势能即可对第一过滤网进行清洁,缓解了第一过滤网堵塞的情况,使得对雨水过滤处理效果较好。得对雨水过滤处理效果较好。得对雨水过滤处理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通过汇总管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雨水净化装置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城市雨水收集是在雨水落到地面上后,一部分通过地面下渗补充地下水,不能下渗或来不及下渗的雨水通过地面收集后汇流进入雨水口,再通过收集管道收集后,排入河道或通过泵提升进入河道。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经常会造成城市洪灾、雨水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公开号:CN214995338U,“雨水收集水箱溢流通过重力排放,处理过程中不使用电能:改进后由于收集水池位于建筑高位的设备层中,溢流可通过重力排出至室外,节省电能,增加安全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且不便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不能够对滤网进行清洁,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储存箱体和连接框架,所述储存箱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储存箱体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储存箱体的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接框架固定安装在储存箱体的上端部,所述连接框架与储存箱体相通,所述连接框架的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连接框架内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储存箱体内设置有过滤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框架的内壁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遮板和栅栏,所述遮板和栅栏均为水平分布,且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框架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处于栅栏的下方,所述承载板为V形状,所述遮板的下方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储存箱体相通。
[0009]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挡板、防护件和螺纹杆,所述挡板安装在承载板与遮板之间,所述挡板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挡板的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
[0010]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所述防护件固定安装在容纳槽内且处于螺纹杆的正上方,所述容纳槽为半圆环形状。
[0011]所述螺纹杆插接在容纳槽内,并与连接框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插接在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转把。
[0012]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圆杆和连接板,所述第二过滤网处于第一过滤网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过滤网活动安装在储存箱体内,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安装在储存箱体内,所述第一过滤网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为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
[0013]所述圆杆的数量与第一滑块的数量一致,两个所述圆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滑槽内,两个所述圆杆分别贯穿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圆杆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处于两个第一过滤网的下方。
[0014]所述储存箱体的内壁底面为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储存箱体内,并处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所述第一过滤网与储存箱体的内壁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所述连接板处于空隙处的正下方,所述连接板为L形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插杆,三个所述插杆均活动插接在连接板内。
[0015]所述连接板内滑动设置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与储存箱体滑动连接,所述储存盒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磁铁一,所述储存箱体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磁铁二,所述磁铁一与磁铁二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0016]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7]其一,该装置通过在连接框架内固定安装有栅栏,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防止较大杂质进入至连接框架内,防止造成连接框架堵塞的情况,保证了该雨水收集装置的正常使用,栅栏和遮板均固定安装在连接框架内,有效避免了雨水溅到外面的情况,使得对雨水收集较大化。
[0018]其二,利用雨水的重力势能,雨水从容纳槽落入至储存箱体内,并对第一过滤网施加压力,第一过滤网会向下移动,通过第一过滤网的移动会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通过第一滑块的移动会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其受力压缩,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即可使得第一过滤网复位,此过程中第一过滤网会产生振动,第一过滤网为倾斜设计,使得第一过滤网上的杂质等会振动掉落至储存盒内,通过利用雨水的重力势能即可对第一过滤网进行清洁,缓解了第一过滤网堵塞的情况,使得对雨水过滤处理效果较好。
[0019]其三,使用者向外拉动拉杆,即可将储存盒取出,通过储存箱体的内壁面固定安装有磁铁二,储存盒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磁铁一,便于使用者将储存盒放置到原位,且起到对储存盒固定的作用,防止连接板滑落或位置偏移,造成连接板内积攒杂质等,使用更加便捷,操作更加容易。
[0020]其四,防护件对螺纹杆起到了保护作用,缓解了雨水落入至螺纹杆上,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三个插杆均活动插接在连接板,使得第一过滤网移动更加稳定,储存箱体的内壁底面为倾斜设计,使得储存箱体内的。雨水更加顺利从排水管排出,总体该装置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双重过滤,使得对雨水过滤处理效果较好,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提高了该雨水收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该装置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框架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储存箱体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储存箱体;11、支撑腿;12、排水管;13、第一滑槽;2、连接框架;21、第二滑槽;22、遮板;23、栅栏;24、承载板;25、容纳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储存箱体(1)和连接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体(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1),所述储存箱体(1)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2),所述储存箱体(1)的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3),所述连接框架(2)固定安装在储存箱体(1)的上端部,所述连接框架(2)与储存箱体(1)相通,所述连接框架(2)的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1);所述连接框架(2)内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储存箱体(1)内设置有过滤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2)的内壁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遮板(22)和栅栏(23),所述遮板(22)和栅栏(23)均为水平分布,且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2)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4),所述承载板(24)处于栅栏(23)的下方,所述承载板(24)为V形状,所述遮板(22)的下方设置有容纳槽(25),所述容纳槽(25)与储存箱体(1)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挡板(3)、防护件(4)和螺纹杆(5),所述挡板(3)安装在承载板(24)与遮板(22)之间,所述挡板(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轴承(31),所述挡板(3)的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32)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21)内,所述防护件(4)固定安装在容纳槽(25)内且处于螺纹杆(5)的正上方,所述容纳槽(25)为半圆环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插接在容纳槽(25)内,并与连接框架(2)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5)插接在轴承(31)的内圈,并与轴承(31)的内圈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运军李继超吴冰石红兵王报鲍秀国栾帅祝国建郑艳明刘少然税勇程磊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