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体,所述电磁体具有衔铁、具有绕组和线圈架的磁体线圈、磁极、磁轭和用作铁轭的壳体,其中所述衔铁被支承在所述磁轭中的第一孔中并且至少暂时地被支承在所述磁极中的第二孔中,并且其中所述磁极与所述磁轭被不可磁化的间隙轴向地间隔开。
[000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磁极和磁轭之间的间隙进行适当的设计和制造,使共同用作衔铁的支承件的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加工更成本有效并且在支承件质量方面使工艺更加可靠,并且使填充所提及的间隙的材料的、由热引起的膨胀对该支承件无害。
[0003]该目的在装置方面通过第一专利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在制造方法方面通过独立方法权利要求来实现,其中从属权利要求改进了本专利技术的教导。
[0004]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教导:磁极与磁轭之间的间隙部分地被塑料材料块填充,其中该塑料材料块所具有的内直径相应地比磁轭的第一孔的直径和磁极的第二孔的直径大预先设定的最小尺寸X。
[0005]通过塑料材料块的内直径大于相邻的孔的直径这一事实来确保:在对孔进行精加工时塑料材料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磁体(1),所述电磁体具有衔铁(10)、带有绕组(3)和线圈架(4)的磁体线圈(2)、磁极(5)、磁轭(6)和用作铁轭的壳体(7),其中所述衔铁(10)被支承在所述磁轭(6)的第一孔(11)中并且至少暂时地被支承在所述磁极(5)的第二孔(12)中,并且其中所述磁极(5)与所述磁轭(6)被不可磁化的间隙(8)轴向地间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5)与所述磁轭(6)之间的所述间隙(8)部分地被塑料材料块(15)填充,其中所述塑料材料块(15)所具有的内直径(16)相应地比所述磁轭(6)的第一孔(11)的直径和所述磁极(5)的第二孔(12)的直径大预先设定的最小尺寸X。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5)具有与所述第二孔(12)邻接的第一成形元件(17),所述第一成形元件呈现从所述第二孔(12)到所述塑料材料块(15)的内直径(16)的成形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6)具有与所述第一孔(11)邻接的第二成形元件(18),所述第二成形元件呈现从所述第一孔(11)到所述塑料材料块(15)的内直径(16)的成形过渡。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线圈(2)包含绕组(3)和线圈架(4),其中所述线圈架(4)与所述塑料材料块(15)材料配合地相连接。5.一种用于制造电磁体(1)的方法,所述电磁体具有衔铁(10)、具有绕组(3)和线圈架(4)的磁体线圈(2)、磁极(5)、磁轭(6)和用作铁轭的壳体(7),其中所述衔铁(10)被支承在所述磁轭(6)的第一孔(11)中并且至少暂时地被支承在所述磁极(5)的第二孔(12)中,并且其中所述磁极(5)与所述磁轭(6)被不可磁化的间隙(8)轴向地间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至少包含以下工艺步骤:
‑
为了制造所述线圈架(4),将所述磁极(5)和所述磁轭(6)作为插入件放入注塑模具中;
‑
在注射过程期间,与所述线圈架(4)材料连接的塑料材料块(15)渗入到所述磁极(5)与所述磁轭(6)之间的轴向间隙(8)中;
‑
在注射工艺完成之后以及在用所述绕组(3)缠绕所述线圈架(4)之后,通过机械加工使所述塑料材料块(15)所达到的内直径(16)比所述磁轭(6)的第一孔(11)的直径和所述磁极(5)的第二孔(12)的直径大预先设定的最小尺寸X。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电磁体(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加工中,还在所述磁轭(6)中的第一孔(11)处产生第一成形元件(17)并且在所述磁极(5)中的第二孔(12)处产生第二成形元件(18)。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制造电磁体(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提及的加工完成之后,对所述第一孔(11)和所述第二孔(12)共同进行精加工。8.一种用于制造电磁体(1)的方法,所述电磁体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
申请(专利权)人:托马斯马格尼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