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用门禁及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门禁,具体是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用门禁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门禁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如今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的发展下,门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口管理系统,它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门禁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辅助设备可以进行电梯控制、车辆进出控制,物业消防监控、保安巡检管理、餐饮收费管理等。
[0003]目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用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底座(1)、第一电机(2)、双向螺纹柱(3)、第一移动板(4)、限位柱(5)、第一连接柱(6)、第二移动板(7)、限位块(8)、支撑滚珠(9)、第二连接柱(10)和移动底座(11),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底部固接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接双向螺纹柱(3),所述双向螺纹柱(3)表面螺纹连接第一移动板(4),所述第一移动板(4)滑动连接于限位柱(5)表面,所述限位柱(5)固接于固定底座(1)内腔侧壁,所述第一移动板(4)顶部固接第一连接柱(6),所述第一连接柱(6)顶端固接第二移动板(7),所述第二移动板(7)下方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固接于固定底座(1)内腔底部,所述限位块(8)顶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滚珠(9),所述支撑滚珠(9)与第二移动板(7)底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7)顶部固接第二连接柱(10),所述第二连接柱(10)顶端固接移动底座(11),所述移动底座(11)与固定底座(1)顶面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用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柱(3)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移动板(4),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侧壁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柱(5),所述第一移动板(4)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5)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固接于固定底座(1)内腔侧壁,所述第一移动板(4)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双向螺纹柱(3)一端贯穿第一螺纹孔并转动连接于固定底座(1)内腔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用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4)顶部固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柱(6),所述第二移动板(7)顶部固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柱(10),所述固定底座(1)顶面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口,所述第二连接柱(10)顶端贯穿调节口并固接于移动底座(11)底部,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底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滚珠(9),所述第二移动板(7)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所述支撑滚珠(9)通过滑动槽和第二移动板(7)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用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管理结构,所述门管理结构包括防护架(12)、防护板(13)、转动轴(14)、第二电机(15)、安装环板(16)、安装柱(17)和封闭门(18),所述防护架(12)固接于移动底座(11)顶部,所述防护架(12)顶面内壁固接防护板(13),所述防护板(13)一侧设置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转动连接于防护架(12)顶面内壁,所述转动轴(14)固接于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机(15)固接于移动底座(11)内腔底部,所述转动轴(14)表面固接安装环板(16),所述安装环板(16)侧面固接安装柱(17),所述安装柱(17)一端固接封闭门(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用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12)的截面呈倒U形结构,所述移动底座(11)顶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14)底端贯穿安装孔并固接于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所述转动轴(14)表面与移动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封闭门(18)靠近防护架(12)的一侧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柱(17),所述安装环板(16)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转动轴(14)顶端贯穿固定孔并转动连接于防护架(12)顶面内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用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结构,所述识别结构包括中控组件(19)、电动推杆(20)、调节壳体(21)、第三电机
(22)、单向螺纹柱(23)、滑动板(24)、限位板(25)、滑动柱(26)和人脸识别器(27),所述中控组件(19)固接于移动底座(11)顶部,所述中控组件(19)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20),所述电动推杆(20)固接于移动底座(11)顶部,所述电动推杆(20)顶部固接调节壳体(21),所述调节壳体(21)一侧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调节壳体(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东杰,刘兵,于晓泳,鹿榕,孙晓燕,寇玉林,周娜,蒋林强,刘慧斌,郝军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