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邦弘专利>正文

一种灯体与电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15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体与电源连接结构,包括灯体、电源线、塑料外皮,设置在灯体导线及电源线之间的导线固定块以及设置在导线固定块、灯体及电源线外围的热缩套管,所述导线固定块前端对称的两面各设置有一用于走线的凹槽,在导线固定块的后端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框架,并在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导线卡条及卡座,电源线通过铜端子驳接后再分别将两导线置入导线固定块的两走线的凹槽内,然后通过其卡条将经过底板框架上的导线压入框架内,当电源线与导线固定块固定好后,在电源线与导线固定块外围套置一热缩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灯体与电源线之间采用了导线固定块,从而可以通过在欧洲质量安全拉力测试。(*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灯体与电源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产品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随着科学进步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件产品质量能否符合质量标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现有的软管灯的灯体与电源连接结构是灯体导线与电源线之间通过铜端子驳接起来,此工艺制作虽然简单,但在做欧洲质量安全拉力测试中导线外皮与导线内芯之间位移不能超过2毫米,而现有的连接方法在做欧洲质量安全拉力测试时却很难通过,达不到安全标准,为此需要一种能在欧洲质量安全拉力测试中通过并不增加接头体积及改变外形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通过欧洲质量安全拉力测试的灯体与电源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体与电源连接结构,包括灯体、电源线、塑料外皮,设置在灯体导线及电源线之间的导线固定块;设置在导线固定块、灯体及电源线外围的热缩套管;所述导线固定块前端对称的两面各设置有一用于走线的凹槽,在导线固定块的后端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框架,在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一导线卡条,在导线卡条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与导线卡条相匹配的呈“7”字型的卡座,所述的塑料外皮包覆在热缩套管外围。本技术一种灯体与电源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由于在灯体与电源线之间采用了导线固定块,并在导线固定块的后端的底板上设置有一空腔及一导线卡条与卡座,从而可以固定导线并在欧洲质量安全拉力测试中电源线外皮与电源线内芯之间位移不能超过2毫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导线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2,本技术包括包括灯体5、电源线2、塑料外皮3,设置在灯体导线及电源线之间的导线固定块1以及设置在导线固定块1、灯体5及电源线2外围的热缩套管4。所述导线固定块1由塑料材料一体注塑成型,该导线固定块1前端对称的两面各设置有一用于走线的凹槽12,在导线固定块的后端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框架14,在底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一导线卡条5,在导线卡条5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与导线卡条5相匹配的呈“7”字型的卡座13,其卡条5的一端152与底板上设置的框架14的边沿连接为一体,由于其卡条5的与框架14的边沿连接处较薄,且由于塑料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可以自由弯折,在其卡条5的另一端152设置一与卡座13相匹配的一台阶形的卡条151。安装时将灯体内的导线与电源线通过铜端子6驳接后再分别将两导线置入导线固定块的两走线的凹槽12内,然后通过其卡条5将经过底板框架14上的导线压入框架14内,其卡条5通过呈“7”字型的卡座13卡住并固定。当电源线与导线固定块固定好后为了防止电源线与导线固定块在注塑塑料外皮3时出现松动或位移,所以在注塑塑料外皮3之前在电源线与导线固定块外围套置一热缩套管,热缩套管除了在注塑时保护导线与导线固定块作用外还具有保持接头的美观性。由于本技术由于在灯体与电源线之间采用了导线固定块,并在导线固定块的后端的底板上设置有一空腔及一导线卡条与卡座,从而可以固定导线并在欧洲质量安全拉力测试中导线外皮与导线内芯之间位移不能超过2毫米。权利要求1.一种灯体与电源连接结构,包括灯体(5)、电源线(2)、塑料外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灯体导线(7)及电源线(2)之间的导线固定块(1);设置在导线固定块(1)、灯体(5)及电源线(2)外围的热缩套管(4);所述导线固定块(1)前端对称的两面各设置有一用于走线的凹槽(12),在导线固定块(1)的后端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框架(14),在底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一导线卡条(5),在导线卡条(5)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与导线卡条相匹配的呈“7”字型的卡座(13),其电源线(2)通过导线卡条(5)卡压在框架(14)内,所述的塑料外皮(3)包覆在热缩套管(4)外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灯体与电源连接结构,包括灯体、电源线、塑料外皮,设置在灯体导线及电源线之间的导线固定块以及设置在导线固定块、灯体及电源线外围的热缩套管,所述导线固定块前端对称的两面各设置有一用于走线的凹槽,在导线固定块的后端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框架,并在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导线卡条及卡座,电源线通过铜端子驳接后再分别将两导线置入导线固定块的两走线的凹槽内,然后通过其卡条将经过底板框架上的导线压入框架内,当电源线与导线固定块固定好后,在电源线与导线固定块外围套置一热缩套管。本技术由于在灯体与电源线之间采用了导线固定块,从而可以通过在欧洲质量安全拉力测试。文档编号H01R13/58GK2746592SQ200420095079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樊邦弘 申请人:樊邦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体与电源连接结构,包括灯体(5)、电源线(2)、塑料外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灯体导线(7)及电源线(2)之间的导线固定块(1);设置在导线固定块(1)、灯体(5)及电源线(2)外围的热缩套管(4);所述导线固定块(1)前端对称的两面各设置有一用于走线的凹槽(12),在导线固定块(1)的后端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框架(14),在底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一导线卡条(5),在导线卡条(5)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与导线卡条相匹配的呈“7”字型的卡座(13),其电源线(2)通过导线卡条(5)卡压在框架(14)内,所述的塑料外皮(3)包覆在热缩套管(4)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邦弘
申请(专利权)人:樊邦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