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鱿钓钩用模块化仿生发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13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鱿钓钩用模块化仿生发光灯,涉及钓鱼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与鱿钓钩相配合的防护外壳;防护外壳为透光材质;防护外壳内设有电子发光元件;电子发光元件上设有两用于连通回路的导电端;两导电端均与电子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两导电端的端部均设置于防护外壳外部;防护外壳内设有一用于降低鱿鱼警戒度的仿生部;仿生部设置为鱼眼外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鱼眼外观仿生部及设有用于自启动的导电端的电子发光元件的仿生发光灯,可以在发光灯随鱿钓钩进入海水中时自动连通电路发光,且通过仿生部进一步提高诱鱼效果,提高了鱿钓效率。提高了鱿钓效率。提高了鱿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鱿钓钩用模块化仿生发光灯


[0001]本技术属于钓鱼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鱿钓钩用模块化仿生发光灯。

技术介绍

[0002]钓鱼是一种远离空气混浊的城市,回归大自然的野外活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海边钓鱿鱼。鱿鱼具有一定的趋光性,海钓鱿鱼正是利用这一特性达到捕捞鱿鱼的目的。以往海钓鱿鱼大多是采用船边设置集光灯及在鱿钓钩上涂抹夜光油漆来达到吸引鱿鱼的目的。
[0003]当鱿钓位置较深时,上述方式就无法较好的吸引鱿鱼,而需要采用自发光式的仿生发光灯来达到诱鱼效果。而钓鱼期间,用户很容易忘记在提出鱿钓钩期间关闭灯光,导致仿生发光灯的电量消耗较为迅速,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鱿钓钩用模块化仿生发光灯,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鱿钓用仿生发光灯不具有自动启停功能而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鱿钓钩用模块化仿生发光灯,包括用于与鱿钓钩相配合的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为透光材质;所述防护外壳内设有电子发光元件;所述电子发光元件上设有两用于连通回路的导电端;两所述导电端均与电子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两所述导电端的端部均设置于防护外壳外部;所述防护外壳内设有一用于降低鱿鱼警戒度的仿生部;所述仿生部设置为鱼眼外观。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由水晶树脂制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两端均设有导流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鱿钓钩防护外壳通过卡接方式与配套鱿钓钩相连接。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通过设有鱼眼外观仿生部及设有用于自启动的导电端的电子发光元件的仿生发光灯,可以在发光灯随鱿钓钩进入海水中时自动连通电路发光,且通过仿生部进一步提高诱鱼效果,提高了鱿钓效率。
[0012]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鱿钓钩用模块化仿生发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7]1‑
防护外壳,2

导流部,3

导电端,4

仿生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有”、“上”、“下”、“设置”、“周侧”、“内”、“外”、“对称”、“底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请参阅图1

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鱿钓钩用模块化仿生发光灯,包括用于与鱿钓钩相配合的防护外壳1;防护外壳1为透光材质;防护外壳1内设有电子发光元件;电子发光元件上设有两用于连通回路的导电端3;两导电端3均与电子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两导电端3的端部均设置于防护外壳1外部;防护外壳1内设有一用于降低鱿鱼警戒度的仿生部4;仿生部4设置为鱼眼外观;鱼眼外观的仿生部4用以配合电子发光元件在保持发光诱鱼的基础上,降低鱿鱼的警戒性,提高上鱼率;当发光灯投入海水中时,两导电端3通过海水连接电子发光元件的通路,实现自动启动电子发光元件。
[0021]其中,防护外壳1由水晶树脂制成;水晶树脂材质的防护外壳1可通过保证较好的透光度,来达到较好的鱿鱼效果,且对防护外壳1内的电子发光元件进行防护。
[0022]其中,防护外壳1两端均设有导流部2;导流部2用以配合鱿钓钩降低鱿钓钩在水中遇到的阻力,降低鱿钓钩在海水中运动导致的海水波动,提高鱿钓效率。
[0023]其中,鱿钓钩防护外壳1通过卡接方式与配套鱿钓钩相连接;设置卡接方式的防护外壳,可较为轻松的更换没电坏损的仿生发光灯,提高实用性。
[002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5]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鱿钓钩用模块化仿生发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鱿钓钩相配合的防护外壳(1);所述防护外壳(1)为透光材质;所述防护外壳(1)内设有电子发光元件;所述电子发光元件上设有两用于连通回路的导电端(3);两所述导电端(3)均与电子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两所述导电端(3)的端部均设置于防护外壳(1)外部;所述防护外壳(1)内设有一用于降低鱿鱼警戒度的仿生部(4);所述仿生部(4)设置为鱼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奥然刘鑫慈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强升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