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木提力普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578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涉及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焊接有多个直角架,直角架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的顶部靠近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固定片的顶部靠近中心处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固定圈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排水装置一般都是将排水管道直接插入虹吸中进行排水,然而这样的排水会使得虹吸产生涡流的情况,使得虹吸不便于流通,现有的排水装置在使用后,会产生阻塞的情况,使得装置使用效率降低,且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发展农田排水历史悠久。据《考工记
·
匠人》一书记载的“井田沟洫制”,说明大约3000年前,中国已有明沟排水系统。西晋咸宁四年(278)杜预建议在今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和鲁西南进行大规模排涝,并得到实施。五代时期,在江苏太湖流域已初步形成浦塘河网,用以排水、灌溉和航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田排水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1949年全国易涝面积约有3.5亿亩,到1980年得到初步治理的已达2.6亿亩,其中达到5年一遇以上排水标准的有1.6亿亩。在排水技术上也取得不少进展,除明沟排水外,诸如暗管排水、井灌井排等在中国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多种型号的波纹塑料管和开沟铺管机也已研制成功。
[0003]在使用虹吸排水装置在水利工程中排水时,传统排水装置一般都是将排水管道直接插入虹吸中进行排水,然而这样的排水会使得虹吸产生涡流的情况,使得虹吸不便于流通,现有的排水装置在使用后,会产生阻塞的情况,使得装置使用效率降低,且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排水装置一般都是将排水管道直接插入虹吸中进行排水,然而这样的排水会使得虹吸产生涡流的情况,使得虹吸不便于流通,现有的排水装置在使用后,会产生阻塞的情况,使得装置使用效率降低,且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焊接有多个直角架,所述所述直角架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顶部靠近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片的顶部靠近中心处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圈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固定圈的内表壁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反涡流片。
[0006]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密封连接有吸水斗,所述吸水斗的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卡合槽。
[0007]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杆,且卡杆与卡合槽之间卡合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吸水斗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出水管。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相对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网。
[0010]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底部通过螺丝钉固定安装有固定盘。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直角架进行虹吸的引导,然后通过导流板进行排水导流,使得虹吸可以有序的进行排水,随之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行部分排水,使得虹吸能够很好的进行排水效果,进而通过反涡流片的固定,使得虹吸在排水的过程中避免产生涡流的情况,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排水效果,且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0014]2、本技术中,通过直角架可以很好的阻隔大型的白色垃圾,然后具有小型的垃圾会进入到装置内部,通过吸水斗进行流下,然后通过第一出水管,在过滤板上垃圾会进行阻隔分开,使得装置进行可以有效的将垃圾进行存留,然后通过拉动拉环,使得拉环带动固定块进行移动,然后固定块带动过滤网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将过滤网进行更换,使得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通过固定盘可以固定管道,通过管道进行排除,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的侧视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的俯视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1、筒体;201、固定圈;202、直角架;203、固定片;204、第一通孔;205、第二通孔;206、导流板;207、反涡流片;301、吸水斗;302、卡杆;303、卡合槽;304、第一出水管;305、过滤板;306、过滤网;307、固定块;308、拉环;309、第二出水管;310、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部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有固定圈201,固定圈201的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焊接有多个直角架202,直角架202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片203,固定片203的顶部靠近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04,固定片203的顶部靠近中心处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05,固定圈20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06,固定圈201的内表壁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反涡流片207。
[0022]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当使用虹吸排水装置在水利工程中吸水时,首先通过直角架202进行虹吸的引导,然后通过导流板206进行排水导流,使得虹吸可以有序的进
行排水,随之通过第一通孔204和第二通孔205进行部分排水,使得虹吸能够很好的进行排水效果,进而通过反涡流片207的固定,使得虹吸在排水的过程中避免产生涡流的情况,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排水效果,且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0023]实施例2,如图1

3所示,筒体1的底部密封连接有吸水斗301,吸水斗301的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卡合槽303,筒体1的底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杆302,且卡杆302与卡合槽303之间卡合连接,吸水斗30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水管304,第一出水管304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出水管309,第一出水管304和第二出水管309的相对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305,过滤板3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网306,过滤网30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307,两个固定块307的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环308,第二出水管309的底部通过螺丝钉固定安装有固定盘310。
[0024]其整个的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当装置安装好之后,在虹吸中排水时,通过直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有固定圈(201),所述固定圈(201)的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焊接有多个直角架(202),所述直角架(202)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片(203),所述固定片(203)的顶部靠近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04),所述固定片(203)的顶部靠近中心处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05),所述固定圈(20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06),所述固定圈(201)的内表壁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反涡流片(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密封连接有吸水斗(301),所述吸水斗(301)的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卡合槽(3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提力普
申请(专利权)人:木提力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