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69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卧式气液分离器,该卧式气液分离器通过设置上挡水板、下挡水板和过滤斗,上挡水板和下挡水板在卧式罐体内上下错位布置,且上挡水板和下挡水板均朝向进气口方向倾斜,这样可以增加含水气体上升的难度,使得含水气体与挡水板面接触时间更长,从而提高水汽在挡板表面凝结的时长,提高气水分离的效果,过滤斗安装在出气口内侧,可对气液分离后的气体进行灰尘过滤,从而保证排出气体的洁净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设置组合式水渣排出口,组合式水渣排出口可以实现水与渣的分离,将水体与残渣分别排出,便于对水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并且能够避免水渣混合排出时出水口堵塞的问题。堵塞的问题。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气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液分离
,具体是卧式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气液分离器顾名思义是将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装置,由于气体与液体的比重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壁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一般安装在干燥装置的前面,实现粗过滤除去空气中部分水分,以减轻干燥装置的工作负荷,气液分离器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
[0003]但是,现有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存在以下不足;
[0004]1、现有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在进行气液分离时,分离效果差,且分离后的气体未经过滤便排出,气体中含有的粉尘等杂质容易进入干燥装置内,污染干燥物。
[0005]2、现有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在进行气液分离时,一些大颗粒的残渣往往也会混入液体中一并排出,导致液体回收利用困难,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卧式气液分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卧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卧式罐体、上挡水板、下挡水板、过滤斗和组合式水渣排出口,所述卧式罐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卧式罐体的上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卧式罐体的底部安装有多组合式水渣排出口,所述卧式罐体的内部正对出气口的位置设置有过滤斗,所述过滤斗的上端口与出气口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组合式水渣排出口包括排水管、排渣管和透水盘,所述排渣管设置在排水管的正中间位置,所述透水盘设置在排水管和排渣管之间。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水盘呈漏斗型,所述透水盘的上边沿与排水管的上端外沿相接,所述透水盘的下边沿与排渣管的上端外沿相接,所述透水盘的孔径为0.05

0.08mm。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口设置在卧式罐体的上部远离进气口的一侧。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组合式水渣排出口设置在卧式罐体的底部远离进气口的一侧,所述卧式罐体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腿。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卧式罐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的上端面倾斜设置,且导水板较低一端与组合式水渣排出口衔接。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卧式罐体内安装有上挡水板和下挡水板,所述上挡水板和下挡水板均朝向进气口方向倾斜相同角度设置,所述上挡水板与下挡水板
上下错位分布,所述上挡水板的最低端低于下挡水板的最高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挡水板、下挡水板和过滤斗,上挡水板和下挡水板在卧式罐体内上下错位布置,且上挡水板和下挡水板均朝向进气口方向倾斜,这样可以增加含水气体上升的难度,使得含水气体与挡水板面接触时间更长,从而提高水汽在挡板表面凝结的时长,提高气水分离的效果,过滤斗安装在出气口内侧,可对气液分离后的气体进行灰尘过滤,从而保证排出气体的洁净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组合式水渣排出口,组合式水渣排出口可以实现水与渣的分离,将水体与残渣分别排出,便于对水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并且能够避免水渣混合排出时出水口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卧式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卧式气液分离器的外观图。
[0020]图3为卧式气液分离器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1]1、卧式罐体;2、支腿;3、进气口;4、出气口;5、上挡水板;6、下挡水板;7、过滤斗;8、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01、排水管;802、排渣管;803、透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卧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卧式罐体1、上挡水板5、下挡水板6、过滤斗7和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卧式罐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3,卧式罐体1的上部开设有出气口4,卧式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卧式罐体1的内部正对出气口4的位置设置有过滤斗7,过滤斗7的上端口与出气口4连通。
[0024]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包括排水管801、排渣管802和透水盘803,排渣管802设置在排水管801的正中间位置,透水盘803设置在排水管801和排渣管802之间。
[0025]透水盘803呈漏斗型,透水盘803的上边沿与排水管801的上端外沿相接,透水盘803的下边沿与排渣管802的上端外沿相接,透水盘803的孔径为0.05

0.08mm,采用该孔径的透水盘803可以有效阻挡水体中的残渣。
[0026]出气口4设置在卧式罐体1的上部远离进气口3的一侧。
[0027]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设置在卧式罐体1的底部远离进气口3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水气流动路径更长,气液分离效果更好,卧式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腿2。
[0028]卧式罐体1的内底面设置有导水板9,导水板9的上端面倾斜设置,且导水板9较低一端与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衔接,导水板9可以对卧式罐体1底部积累的水体导向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避免水体在卧式罐体1内滞留。
[0029]卧式罐体1内安装有上挡水板5和下挡水板6,上挡水板5和下挡水板6均朝向进气
口3方向倾斜相同角度设置,上挡水板5与下挡水板6上下错位分布,上挡水板5的最低端低于下挡水板6的最高端,上下错位分布可以增加含水气体上升的难度,使得含水气体与挡水板面接触时间更长,从而提高水汽在挡板表面凝结的时长,提高气水分离的效果。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31]使用时,含水气体从进气口3进入卧式罐体1内,然后通过上挡水板5进行阻挡,部分水汽会在上挡水板5表面凝结,并在重力作用下落至卧式罐体1的底部,气体则通过上挡水板5顶部和底部向后流动,从上挡水板5上部流动的气体会再次被后方的上挡水板5阻挡,进行水气分离,从上挡水板5下部流动的气体会被下挡水板6阻挡进行水气分离,如此连续向后流动至通过所有的上挡水板5和下挡水板6,最后气体通过过滤斗7过滤后从出气口4排出,水体通过导水板9汇流至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处,通过透水盘803时,水体直接从排水管801排出,水中含有的杂质则进入排渣管802排出,实现水渣分离。
[003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卧式罐体(1)、上挡水板(5)、下挡水板(6)、过滤斗(7)和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罐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卧式罐体(1)的上部开设有出气口(4),所述卧式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所述卧式罐体(1)的内部正对出气口(4)的位置设置有过滤斗(7),所述过滤斗(7)的上端口与出气口(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水渣排出口(8)包括排水管(801)、排渣管(802)和透水盘(803),所述排渣管(802)设置在排水管(801)的正中间位置,所述透水盘(803)设置在排水管(801)和排渣管(80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盘(803)呈漏斗型,所述透水盘(803)的上边沿与排水管(801)的上端外沿相接,所述透水盘(803)的下边沿与排渣管(802)的上端外沿相接,所述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霞贾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普霖斯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