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成像数码消费产品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功能各异的镜头被不断挖掘迭代,以此来提升客户信赖和满意度。在这之中TOF(Time
‑
of
‑
Flight)镜头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在市场份额中有序增长,表现出卓越潜力。
[0003]TOF镜头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信号脉冲,利用获取的时间差或相位差进行反演,重现环境深度信息。相比结构光技术,TOF镜头具有更出色的虚化能力,在计算时间和有效深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若该技术与大光圈相结合,将在同等光照条件下,拥有更快的拍照速度,并在深度扫描中突出成像主体,协同提升像质,在无人驾驶、AR建模、医疗监控和手势识别等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其次,小头部镜头设计便于隐藏,更加美观,顺应行业发展规律,可有效提升相关产品市场竞争力。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光圈的镜头难以实现小型化。
[0004]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镜头存在难以小型化的问题。
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之间满足:0.3mm<DT11/fno<0.5mm;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SD之间满足:DT11/SD<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的最大有效半径SR满足:SR<0.7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DT11/ImgH<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2<DT41/DT1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之间满足0.8<TTL/(f*fno)<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123之间满足:1<f/f123<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0.6<(f3
‑
f4)/(f1
‑
f4)<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之间设置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的带通波段大于等于900nm且小于等于1000n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之间满足:0.9<|R5/R7|<1.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1<|R6/R8|<1.3。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4<(R7+R8)/(R7
‑
R8)<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被摄物之间设置有光阑。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第四透镜的
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之间满足:0.5<(CT1+CT2+T12)/TD<0.6。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BFL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0.3<BFL/TTL<0.5。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中任意相邻两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之间在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AT、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之间满足:T34/∑AT<0.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之间满足:0.4<(CT3+CT4)/∑CT<0.6。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ET2之间满足:0.8<CT2/ET2<1.1。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劲柏,宋立通,金银芳,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