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风道部件上的冷凝水会流到机器内部及底盘上,水量较多时还会流出到地面上,存在漏水风险。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加引水筋、引水槽的方式把冷凝水引到接水盘,再通过排水管排出。同时,柜式空调风道内部通常设有电机,用于带动运动部件运动。并且,通常采用电机盖,来保证电机密封,避免冷凝水流入。
[0003]例如:在现有技术的一种空调室内机中,风道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接水槽和挡水结构,接水槽位于风道安装板的前侧且具有排水通孔,挡水结构位于风道安装板的后侧且具有导水口,排水通孔连通所述接水槽与挡水结构。该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利用接水槽和挡水结构收集风道安装板前后两侧的冷凝水,并能够将收集的冷凝水引流到导水口,从而快速排掉冷凝水,避免风道部件底部积水,降低了空调漏水风险。
[0004]在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中,该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安装板的相对两侧为进风侧和出风侧,风道安装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盖本体(10),所述电机盖本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面(11)和外侧面(12),所述内侧面(11)用于与电机相对;接水部(20),所述接水部(20)设置在所述电机盖本体(10)的外侧面(12)上,以与所述外侧面(12)围成槽口朝上的接水槽(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20)包括第一接水板(21)和第二接水板(22),所述第一接水板(21)与所述电机盖本体(1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接水板(22)与所述电机盖本体(10)和所述第一接水板(21)均连接,以围成所述接水槽(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盖本体(10)的外侧面(12)上设置有凸起部(120),所述凸起部(120)与所述接水部(20)连接,所述凸起部(120)朝向所述接水槽(100)的侧面形成导流面(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100)的槽底面为平面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100)的槽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
°
至5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盖结构还包括:导流部(30),所述导流部(30)设置在所述电机盖本体(10)的内侧面(11)上,所述导流部(30)具有导流槽(300),所述电机盖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接水槽(100)和所述导流槽(300)的避让开口(3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100)具有第一接水端(101)和第二接水端(102),沿所述第一接水端(101)至所述第二接水端(102)的方向,所述接水槽(100)的槽底面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导流槽(300)与所述第二接水端(102)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流板(31)、第二导流板(32)和第三导流板(33),所述第一导流板(31)与所述第三导流板(33)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31)、所述第二导流板(32)和所述第三导流板(33)围成所述导流槽(300)。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300)的槽底面为平面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300)的槽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
°
至3
°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盖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供紧固件(200)穿设的紧固孔(201);和/或所述电机盖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电机的电源线(2021)穿过的出线口(20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凯格,杨登明,陈荣华,熊瑞亮,张帆,沙泳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