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4674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消防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包括箱体、连接管和固定套筒,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壁,所述固定套筒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前侧壁自左向右等距插接有三个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该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本装置具备自动排烟的功能,避免对人员疏散造成影响,提高其实际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并且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本装置对烟雾排放的净化程度,同时通过限位槽、导向槽和活动杆的配合使用,使其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代替传动的螺丝连接,大大缩减了对第一过滤网的更换步骤。缩减了对第一过滤网的更换步骤。缩减了对第一过滤网的更换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具体为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防工程通常是指对火灾现场进行救援以及调查等,并且对工业企业防火防爆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及改造,而消防工程用的排烟装置是指对火灾现场所产生的烟雾进行排出的设备,有效防止人员在疏散过程因烟雾吸入过多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0003]但现有的排烟装置基本为人工式,即人员在疏散过程中手动对其进行启动,自动化程度低,导致人员疏散错过了最佳的逃离时间,无法对产生的烟雾进行有效排出,降低了其实际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由于烟雾中含有有害颗粒,而现有排烟装置往往只能对烟雾进行简单的过滤处理,无法对烟雾内所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完全排出,导致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装置的吸入端通常采用螺丝固定,增加了其后续更换的操作步骤,降低了其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的排烟装置基本为人工式,即人员在疏散过程中手动对其进行启动,自动化程度低,另一方面,由于烟雾中含有有害颗粒,而现有排烟装置往往只能对烟雾进行简单的过滤处理,并且装置的吸入端通常采用螺丝固定,增加了其后续更换的操作步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包括箱体、连接管和固定套筒,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壁,所述固定套筒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前侧壁自左向右等距插接有三个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架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风扇叶片,且所述风扇叶片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所述进烟管的连接端套接有连接座,所述箱体的底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箱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控制器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箱体的顶部右侧插接有出烟管,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百叶窗,所述连接管的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卡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的外形尺寸与所述限位槽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过滤网。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前侧壁一周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左侧设置有无线收发器,且所述无线收发器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的输出端电性双向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控制器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声光报警
器,且所述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壁均焊接有两个侧板,且所述侧板的连接端螺纹连接有紧固件。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所述进烟管和所述出烟管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在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电动百叶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通过控制器和烟雾传感器的配合使用,利用烟雾传感器对现场的火灾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当确认现场发生火灾,迅速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内,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与电动百叶窗,利用电机与风扇叶片的配合使用,将箱体下方的烟雾进行吸入并且在箱体进行传输,直至将烟雾通过出烟管进行排出,实现了本装置具备自动排烟的功能,避免对人员疏散造成影响,同时对产生的烟雾进行快速排出,提高其实际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0014]2、该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通过在进烟管和出烟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设置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利用第一过滤网对输入的烟雾进行一次过滤处理,再利用第二过滤网对吸入的烟雾进行二次过滤处理,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本装置对烟雾排放的净化程度,从根本上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通过限位槽、导向槽和活动杆的配合使用,使其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代替传动的螺丝连接,大大缩减了对第一过滤网的更换步骤,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连接座与连接管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进烟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箱体;110、进烟管;111、支架;112、电机;113、风扇叶片;120、连接座;121、安装槽;130、出烟管;140、控制器;150、无线收发器;160、烟雾传感器;170、声光报警器;180、电动百叶窗;190、侧板;191、紧固件;200、连接管;210、限位槽;220、第一过滤网;230、导向槽;240、活动杆;300、固定套筒;310、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实现了本装置具备自动排烟的功能,并且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本装置对烟雾排放的净化程度,请参阅图1

5,包括箱体100、连接管200和固定套筒300;
[0023]请再次参阅图1

5,箱体100的前侧壁自左向右等距插接有三个进烟管110,进烟管1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11,支架111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12,支架111远离电机112的一端设置有风扇叶片113,且风扇叶片113转动连接在电机112的动力输出轴,进烟管110的连接端套接有连接座120,箱体100的底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0,箱体100的底部且位于控制器140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160,箱体100的顶部右侧插接有出烟管130,箱体10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百叶窗180,箱体100用于对吸入的烟雾进行输送,同时对控制器140、烟雾传感器160以及电动百叶窗180进行安装和固定,进烟管110用于对烟雾进行吸入,并且对支架111进行安装和固定,支架111用于对电机112的工作位置进行固定,电机112用于对风扇叶片113进行安装并带动其在进烟管110内进行转动,风扇叶片113用于产生向内吸附的气流,连接座120用于对出烟管130与进烟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连接管(200)和固定套筒(300),所述连接管(200)位于所述箱体(100)的前侧壁,所述固定套筒(300)位于所述箱体(100)的顶部,所述箱体(100)的前侧壁自左向右等距插接有三个进烟管(110),所述进烟管(1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11),所述支架(111)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12),所述支架(111)远离所述电机(112)的一端设置有风扇叶片(113),且所述风扇叶片(113)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机(112)的动力输出轴,所述进烟管(110)的连接端套接有连接座(120),所述箱体(100)的底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0),所述箱体(100)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控制器(140)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160),所述箱体(100)的顶部右侧插接有出烟管(130),所述箱体(10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百叶窗(180),所述连接管(200)的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10),所述连接管(200)的内部卡接有第一过滤网(220),所述第一过滤网(220)的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230),且所述导向槽(230)的外形尺寸与所述限位槽(210)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导向槽(23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240),且所述活动杆(240)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所述限位槽(210)的内部,所述固定套筒(300)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过滤网(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萍卢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泓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