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430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包括地埋管换热机构、热泵机构和引水机构,地埋管换热机构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下端与出水管下端固定连通,热泵机构包括循环水泵和水源热泵主机,进水管固定连通在水源热泵主机输入端上,循环水泵设置在进水管上,出水管固定连通在水源热泵主机输出端上,引水机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连接管、第三阀门、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本方案,可以在进行装置的维修或者更换前,将进水管和出水管中的循环水抽入第一水箱,避免了水到处漫溢的情况。避免了水到处漫溢的情况。避免了水到处漫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地热能利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北方地区,一般地面之下0.4至1.5米为冻土层,冻土层2米以下为恒温层,恒温层常年保持在12摄氏度至16摄氏度左右,正是利用恒温层常年相对恒定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冬季提取大地的热量向建筑物内供暖,这就是所谓的地热能吸收。
[0003]在进行地热能吸收时,首先将地埋管换热器垂直埋藏在地下,通过水在管道中循环来实现冬季从地下岩土体中吸收热量,然后地埋管的上端接入热泵机房,形成一个封闭的水系统,通过水泵,使水在水源热泵主机与地埋管换热器之间循环,最后,通过空调系统向建筑物内供热。
[0004]现有的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系统和管路等都是固定安装,一旦安装完成后,如果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更换,拆卸就显得格外费力,尤其是热泵系统管路的水,在更换维修时无法进行引流,在拆卸管路时,只能任由其漫溢,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热泵装置、系统和管路维修更换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以改善相关技术中,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系统和管路需要更换维修时,用水无法引流,容易造成漫溢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包括地埋管换热机构、热泵机构和引水机构;
[0007]所述地埋管换热机构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固定连通;
[0008]所述热泵机构包括循环水泵和水源热泵主机,所述进水管固定连通在所述水源热泵主机的输入端上,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出水管固定连通在所述水源热泵主机的输出端上;
[0009]所述引水机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连接管、第三阀门、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箱固定连通,所述第三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
[001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平行设置,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设置为PE塑料管。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所述水源热泵主机的输入端固定连通。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箱固定连通。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所述出水管上。
[001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第一阀门之间的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第六阀门。
[0015]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水箱。
[001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设计的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使用时,首先,安装在热泵机房中的热泵机构开始工作,然后,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进水管和出水管中的水开始流动,并且在水源热泵主机的作用下形成水循环,进行地热能的吸收,最后,当装置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先关闭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停止水循环,再开启第三阀门,启动第一水泵,通过第一连接管将进水管和出水管中的水抽入第一水箱,从而可以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中无水的状态下进行装置的维修或者更换,避免了水到处漫溢的情况,改善了工作人员维修或者更换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的进水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的出水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地埋管换热机构;2、热泵机构;3、引水机构;11、进水管;12、出水管;21、循环水泵;22、水源热泵主机;31、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3、第一连接管;34、第三阀门;35、第一水箱;36、第一水泵;311、第五阀门;321、第四阀门;331、第二连接管;341、第六阀门;351、第二水箱;361、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4]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

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2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阅图1

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包括地埋管换热机构1、热泵机构2和引水机构3,地埋管换热机构1和热泵机构2共同组成地热能吸收系统,引水机构3用于在地埋管换热机构1或者热泵机构2需要维修更换时,对循环用水进行引流,避免水漫溢情况的发生。
[0030]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地埋管换热机构1包括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埋管换热机构(1),所述地埋管换热机构(1)包括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12)的下端固定连通;热泵机构(2),所述热泵机构(2)包括循环水泵(21)和水源热泵主机(22),所述进水管(11)固定连通在所述水源热泵主机(22)的输入端上,所述循环水泵(21)设置在所述进水管(11)上,所述出水管(12)固定连通在所述水源热泵主机(22)的输出端上;引水机构(3),所述引水机构(3)包括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第一连接管(33)、第三阀门(34)、第一水箱(35)和第一水泵(36),所述第一阀门(31)安装在所述进水管(11)上,所述第二阀门(32)安装在所述出水管(12)上,所述第一连接管(33)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12)固定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箱(35)固定连通,所述第三阀门(34)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3)上,所述第一水泵(36)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1)与所述出水管(12)平行设置,所述进水管(11)和所述出水管(12)均设置为PE塑料管。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魏余迎春罗卫艳白军刘志林佘权威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农牧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