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干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218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音干脚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依次连通的进风筒、第一通风筒及出风筒;所述进风筒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通风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至少有一部分区域置于所述进风筒内的所述风机的进风侧进行散热。如此设置,通过仅将电路板的一部分置于主流空气流路中散热,且将该部分置于所述进风筒内的所述风机的进风侧进行散热,能够大幅度减少气流与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剧烈摩擦,减少噪音。减少噪音。减少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音干脚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音干脚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地,人们在洗澡或洗脚后,尤其是在冬天,会使用擦脚布对脚部的水分进行擦干,通常家庭成员会重复使用同一块擦脚布擦脚,而多人次频繁的使用擦脚布不仅容易在家居环境滋生细菌,还潜存交叉感染脚气、脚臭等风险。此外,擦脚布虽然通过吸附原理能够吸收脚部的水分,但是不能彻底干燥脚部,特别是脚趾根部,也容易让脚部真菌在在滋生环境中存活繁衍,且使用擦脚布后还需要经常对擦脚布进行搓洗晾晒,费时费力。此外,通常吹风式设备的电路板都设置在吹风端,以增大流经电路板空气的流速和扰动,提高散热效率,但是这样会造成气流与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之间摩擦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噪音问题。而干脚机作为家用电器,降低其本身工作时的噪音,营造安静的家居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交叉感染、方便吹干脚部的,且噪音小的静音干脚机。
[0004]一种静音干脚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依次连通的进风筒、第一通风筒及出风筒;所述进风筒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通风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至少有一部分区域置于所述进风筒内的所述风机的进风侧进行散热。如此设置,能够大幅度减少气流与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剧烈摩擦,减少噪音。
[0005]在其中一个事实例中,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区域设置额定功率大于Q1的电子元器件,第二区域设置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Q1的电子元器件;至少第一区域置于所述进风筒内的所述风机进风侧散热。在该实施例中,将电子元器件在电路板的布置格局做出改进,将有必要进行较多对流散热的额定功率大于Q1的电子元器件设置在第一区域,将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Q1的电子元器件,即一般发热量较小的不需要或者仅需要少许对流散热即可正常工作的电子元器件设置在第二区域,然后将第一区域置于所述进风筒内的所述风机进风侧散热,不仅可以减少电子元器件与气流接触,而且在风机的进风侧进行散热可以有效降低流经电子元器件的空气流速,可以进一步减少噪音。
[0006]在其中一个事实例中,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MOS管;所述MOS管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区域。
[0007]在其中一个事实例中,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区域用于设置MOS管。
[0008]在其中一个事实例中,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区域设置有MOS管。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通风筒;所述第一通风筒与所述出风筒通过所述第二通风筒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风筒的出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的深度为第一深度,所述出风筒的进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的深度为第二深度;所述第二通风筒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通风筒的横截面;所述第二通风筒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出风筒
的横截面。如此设置,所述第一通风筒在所述第二通风筒内能够形成突变截面,声波在此受到阻抗,同样的,所述出风筒在所述第二通风筒内也能够形成突变截面,也能够形成声阻抗,因此,将所述第一通风筒与所述出风筒通过所述第二通风筒连通,并使所述第二通风筒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通风筒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出风筒的横截面,能够有效阻挡部分声波从所述第一通风筒进入所述出风筒中传出,能够有效减少噪音。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深度与所述第二深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的长度,即所述第一深度加上所述第二深度的总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的长度。如此设置,能够在有效减少噪音的同时降低流程损失。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筒与所述出风筒的轴线重合。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4,所述第二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2,或者,所述第一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2,所述第二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4。即,所述第一通风筒的出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内,且插入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轴长的1/4,所述出风筒的进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内,且插入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轴长的1/2,或者,所述第一通风筒的出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内,且插入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轴长的1/2,所述出风筒的进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内,且插入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轴长的1/4。由于通过空气流体的噪音频率范围一般比较宽,当所述第一通风筒的出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轴向长度的1/2时,能够很好的消除噪音中奇数倍通过频率的部分,当所述第一通风筒的出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轴向长度的1/4时,能够很好的消除噪音中偶数倍通过频率的部分,同理,当所述出风筒的进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轴向长度的1/2时,能够很好的消除噪音中奇数倍通过频率的部分,当所述出风筒的进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轴向长度的1/4时,能够很好的消除噪音中偶数倍通过频率的部分,因此,将所述第一通风筒的出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内,且插入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轴长的1/4,所述出风筒的进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内,且插入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轴长的1/2,或者,所述第一通风筒的出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内,且插入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轴长的1/2,所述出风筒的进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内,且插入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轴长的1/4,能够有效消除空气流体中整数倍通过频率的噪音。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4至1/2之间,所述第二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4至1/2之间。
[0014]在其中一个事实例中,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防滑脚垫;所述防滑脚垫为弹性脚垫,或者与所述壳体弹性连接。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使干脚机放在地面上时能够更加稳定,防止干脚机因运行时吹风的反作用力而移动,另一方面便于干脚机放置在地面上时更加容易找平、平衡和附着在地面上,从而减少因干脚机运行的自身振动产生的噪音。
[0015]在其中一个事实例中,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防滑脚垫;所述防滑脚垫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阻尼件,用于将干脚机运行时振动的动能转化为内能。该实施例中,阻尼件能够快速吸收干脚机振动时的动能,降低干脚机的振动幅度和频率,进而减少因干脚机运行的自身振动产生的噪音。提高使用寿命。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脚垫为中空的弹性胶垫,或者内部设置有若干气泡的胶垫。
[0017]在其中一个事实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出风筒连通的第一出风嘴和第二出风嘴;所述第一出风嘴和所述第二出风嘴用于将所述出风筒内的空气同时吹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在出风机构主体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同时获得两个不同的出风方向,能够更加比较精准的吹向两只脚,减少无效出风量,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可以在相同配置下提高出风机构的出风速度并降低出风的相对湿度。此外,该出风机构在吹干脚时不需要与脚接触,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和脚部细菌在家居环境中的滋生繁衍。
[0018]在其中一个事实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嘴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嘴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在3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干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依次连通的进风筒、第一通风筒及出风筒;所述进风筒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通风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至少有一部分区域置于所述进风筒内的所述风机的进风侧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干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区域设置额定功率大于Q1的电子元器件,第二区域设置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Q1的电子元器件;至少第一区域置于所述进风筒内的所述风机进风侧散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音干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MOS管;所述MOS管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何一项所述的静音干脚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通风筒;所述第一通风筒与所述出风筒通过所述第二通风筒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风筒的出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的深度为第一深度,所述出风筒的进风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的深度为第二深度;所述第二通风筒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通风筒的横截面;所述第二通风筒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出风筒的横截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音干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4,所述第二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2,或者,所述第一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2,所述第二深度为所述第二通风筒筒体空腔长度的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干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防滑脚垫;所述防滑脚垫为弹性脚垫,或者与所述壳体弹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小题大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