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04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包括支撑箱体、进料口、出料口、出料箱和传输带,支撑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支撑箱体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内壁设有导料板,导料板的上方设有过滤板,过滤板的底部设有滑动架,过滤板的一侧设有振动机构,导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箱,出料箱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料部,下料部的底部设有料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动架、过滤板和振动机构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振动机构启动可带动过滤板在滑动架上进行快速的往复运动,从而可将掉落至过滤板上的茶叶进行晃动,在晃动的过程中可将茶叶中的碎渣通过过滤板进行过滤,这样可有效的提高包装茶叶的品质,在泡茶时也不会因碎渣影响口感。在泡茶时也不会因碎渣影响口感。在泡茶时也不会因碎渣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具体为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0003]茶叶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掺杂少量的茶叶碎渣,在包装茶叶时会和碎渣同时装填到容器内部,很容易降低茶叶的口感,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包括支撑箱体、进料口、出料口、出料箱和传输带,所述支撑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撑箱体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壁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上方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底部设有滑动架,所述过滤板的一侧设有振动机构,所述导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料部,所述下料部的底部设有料罐,所述料罐的底部设有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的下方设有传输带。
[0006]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连接杆和联动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过滤板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支撑框架、连接板、计料称、掉落口、电动推杆和落料斗,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与料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计料称,所述计料称的一侧开设有掉落口,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出料箱的内壁之间设有电动推杆,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有落料斗,所述落料斗与出料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箱体正面的下部开设有洞口,所述洞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接料抽屉,所述接料抽屉的表面设有拉手。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出料箱的顶部开设有倾斜槽,所述倾斜槽内底壁的中部与下料部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滑动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动架均与支撑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滚珠。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滑动架、过滤板和振动机构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振动机构启动可带动过滤板在滑动架上进行快速的往复运动,从而可将掉落至过滤板上的茶叶进行晃动,在晃动的过程中可将茶叶中的碎渣通过过滤板进行过滤,这样可有效的提高包装茶叶的品质,在泡茶时也不会因碎渣影响口感。
[0014]2、本技术通过排料机构和料罐的设置,当茶叶碎渣过滤完成后,成品茶叶通过出料口排入至料罐内,当落入料罐内后,排料机构可对落入的茶叶进行称重,而后排放至传输带上茶叶罐内,从而可代替人工对茶叶进行称重和罐装,从而可有效的代替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支撑箱体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出料箱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排料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撑箱体;2、进料口;3、出料口;4、出料箱;5、传输带;6、导料板;7、过滤板;8、滑动架;9、振动机构;901、驱动电机;902、连接杆;903、联动杆;10、下料部;11、料罐;12、排料机构;1201、支撑框架;1202、连接板;1203、计料称;1204、掉落口;1205、电动推杆;1206、落料斗;13、接料抽屉;1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包括支撑箱体1、进料口2、出料口3、出料箱4和传输带5,支撑箱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支撑箱体1正面的下部开设有洞口,洞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接料抽屉13,接料抽屉13的表面设有拉手,支撑箱体1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3的内壁设有导料板6,导料板6的上方设有过滤板7,过滤板7的底部设有滑动架8,滑动架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滑动架8均与支撑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动架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滚珠,过滤板7的一侧设有振动机构9,振动机构9包括驱动电机901、连接杆902和联动杆903,驱动电机9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902,连接杆90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联动杆903,联动杆903远离驱动电机901的一端与过滤板7转动连接,通过滑动架8、过滤板7和振动机构9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振动机构9启动可带动过滤板7在滑动架8上进行快速的往复运动,从而可将掉落至过滤板7上的茶叶进行晃动,在晃动的过程中可将茶叶中的碎渣通过过滤板7进行过滤,这样可有效的提高包装茶叶的品质,在泡
茶时也不会因碎渣影响口感,导料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箱4,出料箱4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料部10,下料部10的底部设有料罐11,料罐11的底部设有排料机构12,排料机构12包括支撑框架1201、连接板1202、计料称1203、掉落口1204、电动推杆1205和落料斗1206,支撑框架1201的顶部与料罐1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框架120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202,支撑框架120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连接板1202上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与滑槽相适配,连接板1202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计料称1203,计料称1203的一侧开设有掉落口1204,连接板1202的一端与出料箱4的内壁之间设有电动推杆1205,连接板1202的下方设有落料斗1206,落料斗1206与出料箱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出料箱4的顶部开设有倾斜槽,倾斜槽内底壁的中部与下料部10的顶端固定连接,排料机构12的下方设有传输带5,通过排料机构12和料罐11的设置,当茶叶碎渣过滤完成后,成品茶叶通过出料口3排入至料罐11内,当落入料罐11内后,排料机构12可对落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包括支撑箱体(1)、进料口(2)、出料口(3)、出料箱(4)和传输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支撑箱体(1)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的内壁设有导料板(6),所述导料板(6)的上方设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的底部设有滑动架(8),所述过滤板(7)的一侧设有振动机构(9),所述导料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箱(4),所述出料箱(4)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料部(10),所述下料部(10)的底部设有料罐(11),所述料罐(11)的底部设有排料机构(12),所述排料机构(12)的下方设有传输带(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9)包括驱动电机(901)、连接杆(902)和联动杆(903),所述驱动电机(9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902),所述连接杆(90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联动杆(903),所述联动杆(903)远离驱动电机(901)的一端与过滤板(7)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12)包括支撑框架(1201)、连接板(1202)、计料称(1203)、掉落口(1204)、电动推杆(1205)和落料斗(1206),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明洪惠程桃英孙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得雨活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