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装置及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380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9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装置及显示设备,折叠装置包括支撑座、传动组件和拉伸组件,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一屏和第二屏折叠或展开,以使可弯折部弯折或展开;拉伸组件用于在可弯折部弯折时,使传动组件相对于支撑座远离第一屏运动,或者使传动组件相对于支撑座朝向第二屏运动,且用于在可弯折部展开时,使传动组件相对于支撑座朝向第一屏运动,或者使传动组件相对于支撑座远离第二屏运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拉伸组件控制传动组件相对第一屏和第二屏移动,实现传动组件的自移动补偿功能,使得折叠装置在内折或外折时能够错开因折叠在可弯折部产生的弯折顶点,从而降低可弯折部的弧顶出现裂纹导致可弯折部的结构出现脱落的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装置及显示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折叠屏在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折叠屏的显示设备的已经实现360
°
折叠的功能,这种能够360
°
折叠的显示设备,通常利用在折叠屏下贴附图形化钢片的方式实现“柔中带刚”,保持显示设备的转轴区域具有良好钢性的同时,使转轴区域还能具备拉伸性能;或者,在转轴区域采用“伸缩自如”的新型液态硅胶材料,以确保其拉伸性。
[0003]但是,诸如前文所述的针对提升转轴区域拉伸性能的设计方案,对折叠屏的弯折形态难以有效保证,折叠屏的弯折顶点基本为固定的同一位置,这就导致了在将折叠屏正反弯折时,易发生折叠屏的结构脱落的问题。此外,折叠屏在正反弯折时,折叠半径的差异较大,也会折损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装置及显示设备。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折叠装置,应用于折叠屏,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屏、第二屏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屏和所述第二屏的可弯折部,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0006]支撑座;
[0007]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屏和所述第二屏折叠或展开,以使所述可弯折部弯折或展开;
[0008]拉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屏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屏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用于在所述可弯折部弯折时,使所述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第一屏运动,或者使所述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二屏运动,且用于在所述可弯折部展开时,使所述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一屏运动,或者使所述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第二屏运动。
[0009]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折叠装置。
[0010]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折叠装置及显示设备,能够通过拉伸组件控制传动组件相对第一屏和第二屏移动,实现传动组件的自移动补偿功能,使得折叠装置在内折或外折时能够错开因折叠在可弯折部产生的弯折顶点,从而降低可弯折部的弧顶出现裂纹导致可弯折部的结构出现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的一种正视图;
[001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的一种侧视图;
[001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的可弯折部正弯时的一种侧视图;
[001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的可弯折部反弯时的一种侧视图;
[0016]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的可弯折部展开时的一种侧视图;
[0017]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的可弯折部展开时的另一种侧视图;
[0018]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时的另一种侧视图;
[0019]图8是图7中E处的放大图;
[0020]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时的另一种侧视图;
[0021]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时的另一种侧视图;
[0022]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时的另一种侧视图;
[0023]图12是图11中F处的放大图;
[0024]图13是图12中G处的放大图;
[0025]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种背面透视图;
[0026]图15是图14中H

H处剖面图;
[0027]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在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时的另一种侧视图;
[0028]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中弯折机构弯折时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装置中连接构件的示意图;
[0030]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正视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00

折叠屏;101

第一屏;102

第二屏;103

可弯折部;104

滑块;
[0033]200

折叠装置;
[0034]210

支撑座;211

第一齿条;212

第二齿条;213

第一卡台;214

第二卡台;215

拐角部;216

配对齿轮机构;
[0035]220

传动组件;221

第一支撑件;222

第二支撑件;223

第一齿轮;224

第二齿轮;225

伸缩杆;226

第一限位槽;227

第二限位槽;228

齿轮凹槽机构;229

滑槽;240

弯折机构;241

连接构件;242

转轴;243

转动面;244

镶嵌机构;245

轴孔;
[0036]230

拉伸组件;231

第一吸附组件;232

第二吸附组件;233

第一吸附件;234

第二吸附件;
[0037]300

显示设备;
[0038]D1

第一距离;D2

第二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40]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42]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装置,应用于折叠屏,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屏、第二屏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屏和所述第二屏的可弯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支撑座;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屏和所述第二屏折叠或展开,以使所述可弯折部弯折或展开;拉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屏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屏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用于在所述可弯折部弯折时,使所述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第一屏运动,或者使所述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二屏运动,且用于在所述可弯折部展开时,使所述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一屏运动,或者使所述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第二屏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一吸附组件和第二吸附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屏和所述传动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屏和所述传动组件之间;当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同时处于吸附状态或分离状态时,所述可弯折部弯折,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当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组件不同时处于吸附状态或分离状态时,所述可弯折部展开,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均包括第一吸附件和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屏和第二屏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吸附件,所述传动组件上对应所述第一吸附件设置所述第二吸附件;当所述第一吸附组件或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处于吸附状态时,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吸附;当所述第一吸附组件或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时,两个所述第一吸附件之间具有第一距离,两个所述第二吸附件之间具有第二距离;在所述可弯折部弯折时,所述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屏或所述第二屏的相对运动具有运动行程;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差为所述运动行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折叠屏的展平长度,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传动组件的展平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通过齿轮齿条配合带动所述第一屏和所述第二屏折叠或展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支撑座上设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屏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并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以在所述支撑座上移动;所述第二屏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并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在所述支撑座上移动;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向移动时,能够弯折所述可弯折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背向移动时,能够展开所述可弯折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