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及拆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编带机
,具体为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及拆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编带机是一种应用于IC芯片、半导体芯片、传感器电子器件等前端包装工艺的设备,把散料元器件产品,通过检测、换向、测试等工位后,放入载带中。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细化与高度集成,电子元件也从过去的插件式转化成贴片式来节省电路板的安装空间,扩展产品的功能。是电子行业的一次大型革命。
[0003]现有的编带机生产出的载带出现异常返工时,需要人工把芯片从编带拆散出来重新上机编带,由于人工拆带的作业方式在手法及速度上动作不一,容易造成产品散落遗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及拆带方法,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提出的:现有的编带机生产出的载带出现异常返工时,需要人工把芯片从编带拆散出来重新上机编带,由于人工拆带的作业方式在手法及速度上动作不一,造成产品散落遗失的问题。
[0005]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包括:背板,所述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包括: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上设置有第一卷轴(5)、第二卷轴(9)、第三卷轴(15)、分隔壳(7),所述第二卷轴(9)设置于所述分隔壳(7)内,所述第一卷轴(5)、第三卷轴(15)设置于所述分隔壳(7)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轴(5)连接于第一动力件(4),所述第一动力件(4)固定于所述背板(1),所述第二卷轴(9)连接于第二动力件(8),所述第二动力件(8)固定于所述背板(1)、且位于所述分隔壳(7)内,所述第三卷轴(15)连接于第三动力件(14),所述第三动力件(14)固定于所述背板(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壳(7)上设置有第一分离口(6)、第二分离口(12),所述分隔壳(7)内设置有第一压轮组(10)、第二压轮组(11),所述第一压轮组(10)、第二压轮组(11)均连接于所述背板(1),且所述第一压轮组(10)、第二压轮组(11)位于所述第二卷轴(9)下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下边缘固定于底板(2)侧边缘,且所述底板(2)与所述分隔壳(7)下边缘固定,所述底板(2)下侧固定于支撑腿(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壳(7)与所述底板(2)连接处设置有出口(13),所述出口(13)下方设置有收集箱(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3)处设置有开合装置,且所述开合装置固定于所述出口(13)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速编带自动拆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包括:固定杆(101)、第一转轴(102)、限位槽(103)、限位杆(104)、扇形齿轮(105)、第二转轴(106)、第三转轴(107)、齿条(108)、拦截板(109)、第一齿轮(110)、第二齿轮(111)、第四转轴(112)、蜗杆(113)、电机(114)、蜗轮(115)、第三齿轮(116)、转动固定件(117);所述固定杆(101)一端与所述出口(13)一侧固定,所述固定杆(101)另一端与所述扇形齿轮(105)一侧边缘固定,所述转动固定件(117)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02)转动连接于所述扇形齿轮(105);所述扇形齿轮(105)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槽(103),所述转动固定件(117)上固定有所述限位杆(104),所述限位杆(104)位于所述限位槽(103)内滑动;所述转动固定件(117)上固定有所述电机(114),所述电机(114)输出端固定有所述蜗杆(113),所述蜗杆(113)与所述蜗轮(115)啮合;所述蜗轮(115)通过所述第四转轴(112)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固定件(117),所述蜗轮(115)与所述第三齿轮(116)固定,且所述蜗轮(115)与所述第三齿轮(116)圆心相同;所述第一齿轮(110)通过所述第三转轴(107)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固定件(117);所述第二齿轮(111)通过所述第二转轴(106)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固定件(117),所述扇形齿轮(105)、第三齿轮(116)、第一齿轮(110)均与所述第二齿轮(111)啮合;所述齿条(108)与所述第一齿轮(110)啮合,所述齿条(108)一端与所述拦截板(109)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林,陆建学,饶锡林,易炳川,黄乙为,冯建柏,梅俊杰,赵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