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店医院用高速床单布草折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60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酒店医院用高速床单布草折叠机,属于纺织品折叠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折叠方式结构复杂、效率较低、速度较慢和空间没有得到完全利用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酒店医院用高速床单布草折叠机,包括机架、长度方向折叠装置、宽度方向折叠装置和控制系统;长度方向折叠装置和宽度方向折叠装置依次完成不同方向上的折叠,长度方向折叠装置上通过不同的气吹装置实现折叠,宽度方向折叠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输送带装置的输送方向俩实现折叠。本发明专利技术没有使用刀闸等其余设备,节省设备,降低成本,避免对床单造成损伤,并且整个输送带装置均是从上至下排布的,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了高速折叠,也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酒店医院用高速床单布草折叠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折叠机械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酒店医院用高速床单布草折叠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服装、纺织工厂和大型旅馆需要更多的床单来满足客人的需求,医院对于病床上床单需求量也很大,为了方便运输和送取,必须对床单进行折叠。人工操作是满足不了大量床单的折叠要求,阶段有多种针对床单的折叠机,一部分折叠机只能进行简单的对称折叠,适用性比较不佳,还有一部分是可以针对床单进行折叠的大型折叠机,这部分折叠机现存在以下缺陷:
[0003]1、结构比较复杂,设备所需零件较多,例如使用刀闸等产生的机械力部件对床单进行折叠,会对床单的棉纤维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损伤;
[0004]2、传统折叠机折叠速度慢,其折叠过程是通过刀闸和光电开关及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和配合进行动作,光电开关传输信号的过程及刀闸的反应过程均限制了速度的提升;并且在折叠过程中难免为折叠不均,折叠后的尺寸大于理论折叠后的尺寸,这样导致光电开关的感应时间加长,使得整个过程更加缓慢,降低了折叠效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店医院用高速床单布草折叠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折叠装置还包括长度方向折叠装置(2)、宽度方向折叠装置(3)和控制系统;所述机架(1)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上支架(1

1)和设于上支架(1

1)下方且沿前后方向设置的下支架(1

2),所述长度方向折叠装置(2)安装于上支架(1

1)侧壁,所述宽度方向折叠装置(3)安装于下支架(1

2)侧壁;所述长度方向折叠装置(2)包括向左上倾斜设置的第一输送带装置(2

1)、向左上倾斜设置且设于第一输送带装置(2

1)下方的第二输送带装置(2

2)和设于第二输送带装置(2

2)下方且水平设置的两组第三输送带装置(2

3),所述第一输送带装置(2

1)和第二输送带装置(2

2)之间成锐角设置,两组第三输送带装置(2

3)前后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装置(2

1)首端设置有进料辊(2
‑1‑
1),尾端设置有第一折叠上辊(2
‑1‑
2),所述第二输送带装置(2

2)首端设置有第一折叠下辊(2
‑2‑
1),尾端设置有第二折叠上辊(2
‑2‑
2),所述第三输送带装置(2

3)首端设置有第二折叠下辊(2
‑3‑
1),尾端设置有第一辅助辊(2
‑3‑
2),所述第一折叠下辊(2
‑2‑
1)设于第一折叠上辊(2
‑1‑
2)下方,所述第二折叠下辊(2
‑3‑
1)设于第二折叠上辊(2
‑2‑
2)下方,所述第一辅助辊(2
‑3‑
2)设于第一折叠下辊(2
‑2‑
1)下方;所述第一折叠下辊(2
‑2‑
1)和第一折叠上辊(2
‑1‑
2)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间隙(2

4),所述第一折叠间隙(2

4)一侧设置有长度方向第一气吹装置(2

5),所述第二折叠下辊(2
‑3‑
1)和第二折叠上辊(2
‑2‑
2)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间隙(2

6),所述第二折叠间隙(2

6)一侧设置有长度方向第二气吹装置(2

7),两组所述第三输送带装置(2

3)相邻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叠间隙(2

8),所述第三折叠间隙(2

8)上方中部设置有宽度方向第一气吹装置(2

9);所述宽度方向折叠装置(3)包括前后方向平行设置的两组第四输送带装置(3

1)、设于第四输送带装置(3

1)下方的第五输送带装置(3

2)、设于第五输送带装置(3

2)下方的第六输送带装置(3

3)、设于第六输送带装置(3

3)后侧且输送面与第六输送带装置(3

3)输送面齐平的第七输送带装置(3

4)、设于第七输送带装置(3

4)下方的第八输送带装置(3

5)和设于第八输送带装置(3

5)下方的第九输送带装置(3

6),两组所述第四输送带装置(3

1)相邻输送面之间设置有折叠过渡间隙(3

7),所述折叠过渡间隙(3

7)顶端设于第三折叠间隙(2

8)下方;所述第四输送带装置(3

1)下端向后侧倾斜,所述第五输送带装置(3

2)的后端设于折叠过渡间隙(3

7)下方且所述第五输送带装置(3

2)前端向前下方倾斜,所述第六输送带装置(3

3)中部靠后位置设于第五输送带装置(3

2)前端下方且其后端向后下方倾斜,所述第八输送带装置(3

5)中部靠前位置设于第七输送带装置(3

4)后端下方且其前端向前下方倾斜,所述第九输送带装置(3

6)后端设于第八输送带装置(3

5)前端下方,且所述第九输送带装置(3

6)前端向前上方倾斜伸出下支架(1

2);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输送带装置(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卫峰孟宏君李韬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科达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