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尾矿干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321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尾矿干排系统,包括罐体,在转轴的延伸上设有耙臂,在罐体底部设有外排管,在操作台底部设有套筒,套筒套设在转轴上段,在操作台上设有注液管,在转轴外壁上设有锥台,在锥台的母线在其外壁上设有多个滑槽;沿罐体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置有多个隔板,锥台的下端面所处的水平高度大于隔板下端面所处的水平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正常使用或是停机检修后重启时,均能确保在罐体内矿浆的沉淀能正常进行,通过对罐体底部且位于耙臂上方的沉泥层的上浮运动进行限制,降低已絮凝的大颗粒的上浮位移量,以减小在停机检修后重启电机时矿浆重新回复至分层状态的工时。机时矿浆重新回复至分层状态的工时。机时矿浆重新回复至分层状态的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尾矿干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尾矿处理
,具体提供一种重金属尾矿干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尾矿干排是经由选矿工艺把矿石中的有价物质提取之后的废渣(既尾矿)通过浓缩脱水工艺,制备成含水率(质量百分比)10%
±
2的物料后输送至尾矿库和排土场堆存或再循环它用的一种工艺方式。其主要工艺方式为:浓缩设备+脱水设备+输送设备;工艺设备的选择和输送方式通过尾矿浆料的物料性质、比重、粒度分布、处理量等等指标参数以及现场地理环境条件确定。其主要意义在于缓解尾矿库库容压力,减少尾矿库安全隐患,增加尾矿再利用手段,获得绿色环保型矿山体系。
[0003]在对尾矿进行浓缩时,浓密机的给矿与絮凝剂混合之后,在浓密机中部向其四周扩散,然后进入预先形成的沉泥层,与矿浆同时进入的絮凝剂一起形成泥层,并沉淀至浓密机的底层,而液体透过沉淀层上升,沉淀层起到过滤作用,使得细颗粒无法上升,矿浆在沉泥层中产生运动,使颗粒与絮凝剂接触,继续产生絮凝,耙臂将浓密的矿浆推向浓密机底部,然后被外排出;现有的浓密机在处理矿浆时,容易在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尾矿干排系统,包括底部呈锥形的罐体(8),在罐体(8)上方架设有操作台(1),电机(2)倒置在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中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活动贯穿操作台(1)后向罐体(8)底部延伸,且在转轴的延伸上设有耙臂(12),在罐体(8)底部设有外排管(1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台(1)底部设有套筒(4),套筒(4)套设在转轴上段,旋流器(9)的出液端通过注浆管(6)与套筒(4)内部上段连通,在操作台(1)上还设有与套筒(4)内部上段连通的注液管(3),在所述转轴外壁上设有锥台(13),且锥台(13)正对套筒(4)的下端面,锥台(13)的外径由上至下递减,在锥台(13)的母线在其外壁上设有多个滑槽;沿罐体(8)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11),每个隔板(11)均与套筒(4)的轴线平行,且锥台(13)的下端面所处的水平高度大于隔板(11)下端面所处的水平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干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纵向截面呈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干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13)的底面直径为D,套筒(4)的内径为d,且满足D≥2.5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干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述隔板(11)上均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晰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