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及云平台技术

技术编号:329318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及云平台,包括:设置多个监测点;建立流动通道的三维分布网格、地面反射率分布、风速场和温度场;获取污染物的扩散参数和沉降参数,建立三维烟团轨迹模型,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利用拟合历史污染物浓度及风速监测数据,纠正错误数据,并预测未来某一固定地点的污染物浓度,计算空气污染指数;利用所述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和风速监测数据,通过烟团轨迹模型进行三维流场模拟,以得到污染物浓度平面分布精确追踪污染源;定期向用户终端发布空气质量检测报告、预测报告、污染物分布图及预测污染源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智能处理污染物浓度监测,还能够精确追踪污染源,预测未来某一固定地点污染物浓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及云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名称为“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及云平台”的分案申请,其中,母案的申请号为201710322237.5,申请日为2017.05.09。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物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及云平台。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然而环境污染问题却逐渐突出。可吸入颗粒物、有毒气体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监测标准,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等。成熟的检测技术、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实现空气污染的实时监测、无线传输、智能分析、准确预警和及时发布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
[0004]然而,现在的空气污染预测机构和应用软件琳琅满目,但它们发布的结果只有固定地点污染物浓度监测结果的列表信息,预测结果为未来某一固定地区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及云平台,能够实时检测空气质量,对检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追踪污染源和预测空气质量,进而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发布预告。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一种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包括:
[0008]设置多个监测点;所述监测点用于采集污染物浓度、气温、风向及风速的历史参数;
>[0009]根据城市地形和建筑物的分布建立流动通道的三维分布网格;
[0010]测量不同区域的地面反射率,并赋值给各个网格,得到地面反射率分布;
[0011]建立风速场;
[0012]将所述监测点采集得到温度数据赋值给各个网格中,对其中没有设置监测点的网格通过线性插值得到温度场;
[0013]根据三维分布网格、所述地面反射率分布、所述风速场、所述温度场和污染物的扩散参数、沉降参数,建立三维烟团轨迹模型;
[0014]基于Hadoop平台,采用所述三维烟团轨迹模型进行三维流场模拟,利用拟合历史污染物浓度及风速监测数据,纠正错误数据,并预测未来某一固定地点的污染物浓度,计算空气污染指数;
[0015]利用所述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和风速监测数据,通过烟团轨迹模型进行三维流场模
拟,以得到污染物浓度平面分布精确追踪污染源;
[0016]定期向用户终端发布空气质量检测报告、预测报告、污染物分布图及预测污染源位置。
[0017]可选地,所述根据三维分布网格、所述地面反射率分布、所述风速场、所述温度场和污染物的扩散参数、沉降参数,建立三维烟团轨迹模型,具体包括:
[0018]根据公式
[0019][0020]确定污染物扩散的积分烟团模型;
[0021]式中,C
p(x,y,z,T)
表示T时刻第p个源在(x,y,z)处的浓度,σ
x
、σ
y
、σ
z
表示不同稳定度下的扩散系数,u表示流场在x方向的分量,v表示流场在y方向的分量,ω表示流场在z方向的分量,H
e
表示第p个源的有效高度,V
S
表示污染物颗粒沉降速度,T表示污染物排放时间,Q
p
表示第p个点源的强度,α1表示地面反射率。
[0022]可选地,所述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还包括:
[0023]将所述空气污染指数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0024]可选地,所述建立风速场,具体包括:
[0025]风场连续方程:
[0026][0027]u*=u
·
ΔH(x
·
y),
[0028]v*=v
·
ΔH(x
·
y),
[0029][0030]ΔH(x,y)=H(x,y)

h'
[0031]其中,u*、v*、w*表示坐标调整后的风场,σ表示调整后的垂向坐标;
[0032][0033]h
s
'=h
s
(x,y)+10
[0034]H(x,y)=2000+h
s
(x,y)/2
[0035]其中,z表示坐标铅直高度,h
s
(x,y)表示地形高度,H(x,y)表示模式上边界;
[0036]为了便于在x,y,σ坐标上插值风场满足风场连续方程,同时使得风场改变值最小,问题归结为求泛函的最小值:
[0037][0038]其中:E(U*,V*,ω*,λ)表示任一点的泛函值,表示初始风场,λ表示拉格朗日乘值,a1表示水平方向观测误差,a2表示垂直方向观测误差,表示观测误差方差;
[0039]地面风场初始化:
[0040]用加权插值法将地面各观测点的风速实测值按其u,v分量分别插到模式的各地面格点上,得到地面初始场;
[0041][0042][0043]其中,U表示u,v的分量,i,j表示(i,j)网格点,r表示第K各观测点至(i,j)网格点的平均距离,n表示检测点数量,R
E
表示影响半径;
[0044]上层风场初始化:
[0045]上层风场利用风速幂次律的外推及地转风资料获得,具体包括:从地面至200m的各层风速改变而风向不变,风速改变遵循:
[0046][0047]其中:U表示风速,U
10
表示地面10米风标观测风速;200m以上各高度风场由上层地转风和地面外推的200m层风场线内插而得。
[0048]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49]一种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云平台,包括:
[0050]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污染物浓度、气温、风向及风速的历史参数;
[0051]数据处理平台,用于获取各污染物的扩散参数、沉降参数;
[0052]建立三维烟团轨迹模型:在不均匀流畅中,污染物扩散采用积分烟团模型:
[0053][0054]其中,C
p(x,y,z,T)
表示T时刻第p个源在(x,y,z)处的浓度,σ
x
、σ
y
、σ
z
表示不同稳定度下的扩散系数,u表示流场在x方向的分量,v表示流场在y方向的分量,ω表示流场在z方向
的分量,H
e
表示第p个源的有效高度,V
S
表示污染物颗粒沉降速度,T表示污染物排放时间,Q
p
表示第p个点源的强度,α1表示地面反射率;
[0055]预测污染源,调整污染源位置、强度排放时间,拟合获取的各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数据,拟合精度达到80%以上,将偏离计算结果的检测数据纳入存疑数据库,并对监测点进行检查维修,达到拟合精度的污染源位置、强度和排放时间作为污染源的预测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包括:设置多个监测点;所述监测点用于采集污染物浓度、气温、风向及风速的历史参数;根据城市地形和建筑物的分布建立流动通道的三维分布网格;测量不同区域的地面反射率,并赋值给各个网格,得到地面反射率分布;建立风速场;将所述监测点采集得到温度数据赋值给各个网格中,对其中没有设置监测点的网格通过线性插值得到温度场;根据三维分布网格、所述地面反射率分布、所述风速场、所述温度场和污染物的扩散参数、沉降参数,建立三维烟团轨迹模型;基于Hadoop平台,采用所述三维烟团轨迹模型进行三维流场模拟,利用拟合历史污染物浓度及风速监测数据,纠正错误数据,并预测未来某一固定地点的污染物浓度,计算空气污染指数;利用所述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和风速监测数据,通过烟团轨迹模型进行三维流场模拟,以得到污染物浓度平面分布精确追踪污染源;定期向用户终端发布空气质量检测报告、预测报告、污染物分布图及预测污染源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三维分布网格、所述地面反射率分布、所述风速场、所述温度场和污染物的扩散参数、沉降参数,建立三维烟团轨迹模型,具体包括:根据公式确定污染物扩散的积分烟团模型;式中,C
p(x,y,z,T)
表示T时刻第p个源在(x,y,z)处的浓度,σ
x
、σ
y
、σ
z
表示不同稳定度下的扩散系数,u表示流场在x方向的分量,v表示流场在y方向的分量,ω表示流场在z方向的分量,H
e
表示第p个源的有效高度,V
S
表示污染物颗粒沉降速度,T表示污染物排放时间,Q
p
表示第p个点源的强度,α1表示地面反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空气污染指数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风速场,具体包括:风场连续方程:
u*=u
·
ΔH(x
·
y),v*=v
·
ΔH(x
·
y),ΔH(x,y)=H(x,y)

h'其中,u*、v*、w*表示坐标调整后的风场,σ表示调整后的垂向坐标;h'
s
=h
s
(x,y)+10H(x,y)=2000+h
s
(x,y)/2其中,z表示坐标铅直高度,h
s
(x,y)表示地形高度,H(x,y)表示模式上边界;为了便于在x,y,σ坐标上插值风场满足风场连续方程,同时使得风场改变值最小,问题归结为求泛函的最小值:其中:E(U*,V*,ω*,λ)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平刘东晨杜志敏陈小凡李壮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