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建筑单元、模块化建筑的连接体系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模块化建筑的连接体系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中央及各地政府持续出台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支持下,国内装配式建筑迅猛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建筑领域的工业化进程,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我国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0003]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工厂制造组装成整体的建筑模块,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建筑模块的整体吊装和拼接,大幅提升了建造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其中,装配式建筑中的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具有标准化程度高、施工效率快的优势,同时装配率可达到90%以上。
[0004]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模块化建筑之间连接困难,致使后续吊装和拼接时效率较低,降低了建造效率,不利于模块化建造的快速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模块化建筑的连接体系及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模块化建筑之间连接困难,建造效率较低的缺陷,实现模块化混凝土建筑的快速施工。 />[0006]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本体;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至少包括一个朝外开口的第一插腔和/或一个第一钢筋插件,所述第一插腔形成于所述单元本体的侧边,所述第一钢筋插件设于所述单元本体的侧边,所述第一插腔用于供其他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第一钢筋插件插接,所述第一钢筋插件用于插接于其他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第一插腔,所述第一插腔用于填充混凝土;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二插腔和第二钢筋插件,所述第二插腔形成于所述单元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钢筋插件设于所述单元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插腔用于供其他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第二钢筋插件插接,所述第二钢筋插件用于插接其他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第二插腔,所述第二插腔用于填充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本体至少包括多个支撑柱和顶板,所述顶板设于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多个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顶板的边角处,所述第一插腔形成于支撑柱的侧壁,所述第一钢筋插件设于支撑柱的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插腔的第一灌浆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插件包括多个沿所述支撑柱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第一植筋。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侧板,所述侧板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柱,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底部的边部,且所述侧板的外表面与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柱的表面以及所述顶板的侧面平齐,所述第二插腔形成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所述第二钢筋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雷,杨飞华,王肇嘉,段中剑,王铁柱,张佳阳,高志杰,赵炜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