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06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包括管体以及插接在管体上的空心抽油杆,管体的一侧装配有产出水口,管体的另一侧装配有回注水口,管体的下端且位于空心抽油杆外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固定安装有与回注水口固定连接的回注水管,管体和空心抽油杆之间通过设置有密封机构插接,管体的内侧设置有煤灰过滤机构,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管体下端中间的密封盘根,密封盘根的一端延伸进管体内部且螺纹安装有压帽,它可以实现通过产出水口、回注水口和回注水管分隔油液与水流,减少回注水管的部分水流入产出水口造成矿井注水压力下降的情况发生。矿井注水压力下降的情况发生。矿井注水压力下降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气开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

技术介绍

[0002]授权公告号为CN113006729A所公开的一种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热补偿四通,包括油田现场上部连接的设备、热补偿四通上部、油田现场下部连接的设备、热补偿四通下部、柔性石磨密封圈、耐高温全氟橡胶密封圈、连接螺栓和热补偿垫片,其虽然在现场注采时,在热蒸汽的作用下,四通其在轴向上有一个自由运动的距离,由于油田现场的上部管线已经铺设并嫁接完毕,此移动距离为一个自下而上的移动距离,同时热蒸汽的热量传递给热补偿垫片,当热补偿垫片完全溶解,热补偿四通的上部与下部相接触,并挤压柔性石墨密封圈,通过柔性石墨密封圈密封四通;
[0003]但现有四通在用于支撑空心抽油杆时,油管和空心抽油杆之间的缝隙形成环空,使得四通出水和回注水都经过环空,不方便分隔出水和回注水的管路,回注水中部分水流入出水口,造成回注水压力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它可以实现通过产出水口、回注水口和回注水管分隔油液与水流,减少回注水管的部分水流入产出水口造成矿井注水压力下降的情况发生。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包括管体以及插接在管体上的空心抽油杆,所述管体的一侧装配有产出水口,所述管体的另一侧装配有回注水口,所述管体的下端且位于空心抽油杆外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固定安装有与回注水口固定连接的回注水管,所述管体和空心抽油杆之间通过设置有密封机构插接,所述管体的内侧设置有煤灰过滤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管体下端中间的密封盘根,所述密封盘根的一端延伸进管体内部且螺纹安装有压帽,所述密封盘根外侧套接有用于支撑压帽的推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抽油杆的一端延伸进管体内部且固定安装有筛管,所述筛管远离空心抽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管体远离回注水口的一端沿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锁紧螺栓,所述管体通过锁紧螺栓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靠近管体的一侧设置有压力缓冲机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压力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盖板一侧的套筒,所述套筒远离盖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环,所述套筒的内侧插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和盖板之间通过设置有多个弹簧连接,所述活动环远离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分层机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分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动环一侧的多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活动环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中心轴和管体的中心轴错开,所述安装环的外侧沿着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扇叶。
[0014]进一步的,所述煤灰过滤机构包括过插接在管体内侧的弧形网,所述产出水口靠近空心抽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网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压杆,所述管体的内侧还开设有用于压杆滑动的滑槽,所述压杆远离盖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块。
[0016]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警示灯,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用于管体内部测压的压力传感器。
[0017]3.有益效果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1)本方案通过回注水口向回注水管中输入水,水流沿着通孔进入矿井中,通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特性作用,使得水流挤出矿井中的油,油液沿着空心抽油杆上升,直至进入管体中,通过产出水口引流油液,方便收集产出的油液,同时通过产出水口、回注水口和回注水管分隔油液与水流,减少回注水管的部分水流入产出水口造成矿井注水压力下降的情况发生。
[0020](2)本方案当空心抽油杆出油时,油液携带煤粉和煤块颗粒进入空心抽油杆的内部,通过筛管过滤油液中的煤粉和煤块颗粒,减少煤粉和煤块颗粒进入管体内部造成卡泵的情况发生,然后通过空心抽油杆油液的升力推动煤粉和煤块颗粒沿着连接管上升,随后收集连接管排出的煤粉和煤块颗粒。
[0021](3)本方案当空心抽油杆工作时,管体和空心抽油杆之间的缝隙形成空腔,通过密封盘根、推环和压帽密封空腔,使得密封盘根、推环和压帽阻挡进入空腔的煤粉和煤块颗粒,减少煤粉和煤块颗粒堵塞空腔引起管体压力增大的情况发生。
[0022](4)本方案当弧形网需要更换时,通过旋开锁紧螺栓,来分离管体和盖板,通过拉动滑槽中的压杆上升,使得压杆带动弧形网离开管体,然后将新的弧形网和压杆沿着滑槽放入管体内部,通过锁紧螺栓固定管体和盖板,从而盖板压紧弧形网和压杆,同时压杆和滑槽施加多个方向的支撑力给弧形网来锁紧弧形网,方便将弧形网固定在管体的内部,并且通过压杆挤压弹性块形变,来缓解压杆所受的挤压力,减少压杆因受到挤压引起形变的情况发生。
[0023](5)本方案当弧形网工作时,管体中的液体施加推力给扇叶,通过安装环中心轴和管体中心轴错开的结构特性作用,不同区域的液体施加给扇叶的推力出现差异,同时通过安装环支撑扇叶,使得扇叶围绕安装环旋转,带动管体中的液体旋转,从而液体中的煤粉在离心作用下上升到液体的上层,方便液体和煤粉分层,随之上层的煤粉进入弧形网中,便于弧形网收集煤粉。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盘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心抽油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环结的俯视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弧形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套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说明:
[0033]1、管体;2、空心抽油杆;3、产出水口;4、回注水口;5、通孔;6、回注水管;7、密封盘根;8、推环;9、压帽;10、筛管;11、连接管;12、盖板;13、锁紧螺栓;14、安装杆;15、安装环;16、扇叶;17、过滤网;18、弧形网;19、压杆;20、滑槽;21、弹性块;22、活动环;23、套筒;24、挡环;25、弹簧;26、压力传感器;27、控制器;28、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1:
[0036]请参阅图1

8,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包括管体1以及插接在管体1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包括管体(1)以及插接在管体(1)上的空心抽油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一侧装配有产出水口(3),所述管体(1)的另一侧装配有回注水口(4),所述管体(1)的下端且位于空心抽油杆(2)外侧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固定安装有与回注水口(4)固定连接的回注水管(6),所述管体(1)和空心抽油杆(2)之间通过设置有密封机构插接,所述管体(1)的内侧设置有煤灰过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管体(1)下端中间的密封盘根(7),所述密封盘根(7)的一端延伸进管体(1)内部且螺纹安装有压帽(9),所述密封盘根(7)外侧套接有用于支撑压帽(9)的推环(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抽油杆(2)的一端延伸进管体(1)内部且固定安装有筛管(10),所述筛管(10)远离空心抽油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远离回注水口(4)的一端沿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锁紧螺栓(13),所述管体(1)通过锁紧螺栓(13)连接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靠近管体(1)的一侧设置有压力缓冲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层气开采用井口大四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盖板(12)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凡董文奎刘利德宁守芳陈宇李自超郭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安联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