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液冷散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液冷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服务器散热量越来越大,对数据中心散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散热新技术,而采用电子冷媒技术的直接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的产生,无疑是数据中心服务器散热的一大突破,其具有高可用性、高密度、超低PUE等优点。传统的液冷技术包含有浸没散热系统。
[0003]该浸没结散系统包含有冷却散热的腔体和电子元器件,腔体内有导热液,电子元器件浸没在导热液内,腔体的外面配置有动力循环机构和热交换机构,通过动力循环机构控制导热液的循环流动。该结构有一个缺陷:腔体内部的液体流动性很差,冷却后的导热液无法与腔体内部的导热液充分融合,因此降低了导热液对电子元器件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解决传统技术中因导热液流动性差而导致对电子元器件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6]解决问题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包括腔体(100)、动力循环机构(31)和热交换设备(32);所述腔体(10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浸没待降温电子元器件的导热液(6);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射流机构(4),所述腔体内的导热液(6)通过动力循环机构(31)经过热交换设备(32)和射流机构(4)再回流到腔体内,其中热交换设备(32)用于对输送过来的导热液(6)进行换热冷却,射流机构(4)用于将换热冷却后的导热液(6)对腔体(100)内的导热液(6)进行喷射使其加快液体的流动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4)浸入在腔体(100)的导热液(6)内或者设置在该导热液(6)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4)的结构为喷头,所述喷头包含有多个用于对导热液(6)增压的喷孔(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为垂直或者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00)包含有一个循环出液孔(21),当喷头(6)的喷射方向为倾斜时,所述循环出液孔(21)位于喷头(6)喷射方向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冷却后的导热液(6)通过射流机构(4)喷射对腔体(100)内的导热液(6)产生液体湍流现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4)能实现间断式喷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4)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容导热液流过的流道(460),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若干分别与两所述流道连通的出液孔(461),所述壳体内设有使所述流道实现间断式连通以使所述出液孔(461)实现间断式喷液的阻断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机构包括柔性导管(62b)、压块(54)和凸轮(52),所述柔性导管(62b)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压块(54)滑配在所述壳体内、且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柔性导管(62b)的方向运动,所述壳体内设有使所述压块(54)有背向所述柔性导管的运动趋势的弹性部件;所述凸轮(52)与一动力机构连接,且能推动所述压块(54)向所述柔性导管(62b)靠近并阻断所述柔性导管(62b)。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第一工作腔(4410),所述第一工作腔的侧壁设有进液口(4420)及出液口(4431),所述进液孔(4420)作为输入口与循环管路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液孔(4431)通过至少两个管路分别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柔性导管设置在所述管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瑞晨,林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