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信卫专利>正文

扣合式灯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70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扣合式灯泡组结构,在灯蒂的一侧设有一弹性卡合柱,供有效卡扣于灯座底部侧方的扣合槽,使二者形有稳固的嵌合状,而卡合柱尾端的倾斜部稍微外向凸出,可供施力按压,产生向上的推力,更利于使灯蒂与灯座分离,获致方便更换的实用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灯蒂与灯座分离的扣合式灯泡组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扣合式灯泡组为了使灯蒂1与灯座2之间可以有效的稳固嵌合,不会脱落,在灯蒂1的侧方设以一垂直向下延伸的卡合柱11,如图1、图2所示,并在灯座2的底侧设以一卡合槽21,使灯蒂1与灯座2组合后,卡合柱11的侧卡缘111可卡扣于卡合槽21处,形成有效的嵌合,如图3所示。当灯泡损坏而欲更换时,此传统构造必须先用手指按压卡合柱11的下端,如图4所示,然后以另一手用力将灯蒂1从灯座2内拔出(如图5所示),由于二者之间仍具有迫合性,故此取出灯蒂1的非常麻烦且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灯蒂与灯座分离的扣合式灯泡组结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扣合式灯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灯蒂及一灯座,灯蒂侧方设有一弹性卡合柱,其下端设为倾斜部,其中在组合于灯座内的情况下,倾斜部从灯座下部侧方的扣合槽向外凸出;在按压倾斜部向内的情况下,倾斜部下缘抵顶扣合槽的底缘,使弹性卡合柱连动灯蒂向上并与灯座分离。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扣合式灯泡组分解立体图;图2为习知扣合式灯泡组组合立体图;图3为习知扣合式灯泡组组合剖视图;图4、图5为习知结构分离灯蒂的动作图;图6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9、图10为本技术分离灯蒂的动作图附图标记说明1灯蒂;11习知卡合柱;111卡缘;12弹性卡合柱;13钩部;14倾斜部;2灯座;21卡合槽;22扣合槽;23底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灯蒂1及一灯座2,其中灯蒂1的侧方设有一弹性卡合柱12,其下端形成一倾斜部14,并具有一向外的钩部13,而灯座2的侧方下部设有扣合槽22,扣合槽22的下端为底缘23。灯蒂1组合于灯座2内部时,弹性卡合柱12向下延伸,而其倾斜部14从扣合槽22处向外凸出,并使钩部13卡于扣合槽22的上缘,形成稳固的嵌合状态。当取出灯蒂1时,使用者只要用手指按压倾斜部14,如图9所示,在倾斜部14向内缩的同时,其下端会被扣合槽22的底缘23所抵顶,因反作用关系,产生向上的力量,故可弹性卡合柱12亦随之往上带动灯蒂1位移一小段距离,如图10所示,可使灯蒂1与灯座2得以轻松分离,获得便利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弹性卡合柱抵顶灯座下缘,以反作用力的关系,使得灯蒂可以与灯座轻易的分离,便于拆装更换。权利要求1.一种扣合式灯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灯蒂及一灯座,其中灯蒂侧方设有一弹性卡合柱,其下端设为倾斜部,其中在灯蒂组合于灯座内的情况下,倾斜部从灯座下部侧方的扣合槽向外凸出;在按压倾斜部向内的情况下,倾斜部下缘抵顶扣合槽的底缘,使弹性卡合柱连动灯蒂向上并与灯座分离。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扣合式灯泡组结构,在灯蒂的一侧设有一弹性卡合柱,供有效卡扣于灯座底部侧方的扣合槽,使二者形有稳固的嵌合状,而卡合柱尾端的倾斜部稍微外向凸出,可供施力按压,产生向上的推力,更利于使灯蒂与灯座分离,获致方便更换的实用效果。文档编号H01R33/46GK2713697SQ200420050530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信卫 申请人:吴信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合式灯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灯蒂及一灯座,其中灯蒂侧方设有一弹性卡合柱,其下端设为倾斜部,其中:在灯蒂组合于灯座内的情况下,倾斜部从灯座下部侧方的扣合槽向外凸出;在按压倾斜部向内的情况下,倾斜部下缘抵顶扣合槽的底缘,使弹性卡合柱连动灯蒂向上并与灯座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信卫
申请(专利权)人:吴信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