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隧道掌子面的玻璃纤维筋加固参数获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266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软土隧道掌子面的玻璃纤维筋加固参数获取方法,包括:构建隧道及其围岩在自然状态下的三维模型;进行模拟开挖,计算掌子面安全系数达到设定值时所需玻璃纤维筋的加固参数Ⅰ;进行现场试验,监测开挖每循环引起的隧道掌子面中心位置处的最大挤出变形量及变形影响深度;将试验段中每开挖循环测出的掌子面最大挤出变形量反演围岩的力学参数Ⅱ,保持玻璃纤维筋的长度不变,重新计算掌子面安全系数达到设定值时所需玻璃纤维筋的加固参数Ⅱ;进行模拟开挖,计算开挖过程中每个开挖循中环掌子面不同残留长度的玻璃纤维筋对应的掌子面最大挤出位移及安全系数;确定施工过程中玻璃纤维筋的最优搭接长度,固加参数设计考虑安全性的同时,兼顾经济性。兼顾经济性。兼顾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隧道掌子面的玻璃纤维筋加固参数获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土隧道施工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土隧道掌子面的玻璃纤维筋加固参数获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的隧道多采用新奥法进行施工,以锚杆喷射混凝土的柔性支护体系为主,强调开挖后及时支护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但新奥法忽视了隧道超前核心土对隧道变形的控制作用,因此在软土地层中新奥法往往施工困难。而岩土体变形控制法(新意法)强调通过对隧道掌子面的超前核心土进行改良加固来维持掌子面的稳定,进而进行大断面开挖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0003]但对掌子面进行加固时,若使用的玻璃纤维筋数量较多,则会增加投资成本,降低施工效率。若使用的玻璃纤维长度较短,数量较少,则不利于施工安全。目前行业内对掌子面预加固所花费的成本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用于掌子面加固所花费的时间较多,施工效率相对低下,也不利于资源节约及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土隧道掌子面的加固玻璃纤维筋参数获取方法,旨在改善上述问题。/>[0005]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隧道掌子面的玻璃纤维筋加固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隧道及其围岩在自然状态下的三维模型;S2、进行模拟开挖,计算掌子面安全系数达到设定值时所需玻璃纤维筋的加固参数Ⅰ;S3、基于玻璃纤维筋的加固参数Ⅰ进行现场试验,监测开挖每循环引起的隧道掌子面中心位置处的最大挤出变形量及变形影响深度;S4、将试验段中每开挖循环测出的掌子面最大挤出变形量反演围岩的力学参数Ⅱ,保持玻璃纤维筋的长度不变、基于围岩力学参数Ⅱ重新计算掌子面安全系数达到设定值时所需玻璃纤维筋的加固参数Ⅱ;S5、基于玻璃纤维筋的加固参数Ⅱ进行模拟开挖,基于围岩力学参数Ⅱ计算开挖过程中每个开挖循中环掌子面不同残留长度的玻璃纤维筋对应的掌子面最大挤出位移及安全系数;S6、基于不同残留长度对应的掌子面最大挤出变形量及安全系数的关系曲线来确定施工过程中玻璃纤维筋的最优搭接长度,确定玻璃纤维筋的最终长度L2。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隧道掌子面的玻璃纤维筋加固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筋的加固参数Ⅰ获取方法具体如下:S21、设定隧道掌子面玻璃纤维筋的初始加固参数,初始加固参数的长度为L0,环向间距为R0;S22、基于玻璃纤维筋的初始加固参数计算掌子面安全系数F1;S23、若掌子面安全系数F1大于设定值,则增大玻璃纤维筋的环向间距R2,执行步骤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存娄西慧张明张国浩郭佳嘉夏欢唐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