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54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池包括:外壳,电芯组件以及盖帽组件;所述外壳具有开口端和容纳腔;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芯本体与外壳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呈条带状,且所述缓冲结构缠绕在所述电芯本体上至少一圈,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合成树脂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合成树脂基材层上至少局部的金属区域;所述盖帽组件设置于所述开口端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电芯本体与外壳之间设置了缓冲结构,在电池发生振动或者跌落时,可以避免电芯组件在外壳内产生幅度较大的横向和/或纵向移动拉扯极耳,进而可以避免极耳受力而发生断裂或与外壳脱焊的情况。外壳脱焊的情况。外壳脱焊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能量转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池,以较为常用的锂离子电池为例,其通常包括卷芯和外壳等部件,卷芯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在电池组装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卷芯的尺寸要比外壳内腔的尺寸要小很多,组装之后,卷芯与外壳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装配间隙。卷芯负极耳与外壳负极端以电阻焊/激光焊的方式连接,卷芯正极耳与外壳正极端以电阻焊/激光焊的方式连接。
[0003]然而,由于电池内部卷芯与外壳之间存在装配间隙,电池在发生振动或者跌落时,卷芯在外壳的内腔中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横向或者纵向移动而拉扯极耳,这就容易造成极耳受力而产生断裂或与外壳脱焊的情况发生,而这会引起电池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具有开口端(11)和容纳腔(12);电芯组件(2),所述电芯组件(2)包括电芯本体(21),所述电芯本体(21)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内,所述电芯本体(21)与外壳(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结构(22),所述缓冲结构(22)呈条带状,且所述缓冲结构(22)缠绕在所述电芯本体(21)上至少一圈,所述缓冲结构(22)包括合成树脂基材层(221)和设置在所述合成树脂基材层(221)上至少局部的金属区域(222);盖帽组件(3),所述盖帽组件(3)设置于所述开口端(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22)与所述外壳(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0.1mm

0.3mm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区域(222)的材质为铜箔或者铝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区域(222)覆盖在所述合成树脂基材层(221)的外表面上,以在所述合成树脂基材层(221)的外表面上形成金属表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22)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缓冲结构(22)以相同的绕制方式并排缠绕在所述电芯本体(21)的外表面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结构(22)之间设置有缝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21)包括卷绕成型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瑞先陈志勇杨昆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