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插座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52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插座的结构,其特点是,第二座体与第一座体相连结,内部分别纳置第一导体片、第二导体片及第三导体片;一控制导轮,连结在第二座体一端,其一端设有一压触部,凸设在第一座体的槽口,以供电气插头插入槽口时压触转动,另端设有一接触面,以与第三导体片呈常态的固定接触,通过控制导轮受电气插头的压触带动,控制第二座体内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体片间的接触或不接触,以形成通路或断路的开关状态。(*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插座的结构,业祺涉及一种用于交、直流电路装置或电气线路中,由插头插入状态控制电气接点连结的开关插座的结构。目前,附开关的插座广泛使用于电气设备、电气装置或电气回路中,作为电气信号、电源启断的控制,由于可节省插座及开关元件占用电路装置或线路的使用体积,故在电气设备的控制上,相当受到欢迎,诸如本申请人前于1991年2月11日向中国台湾地区申请专利核准在案,专利公告编号为152105号「插座开关的改良构造」,即为典型的附开关的插座结构,因此,在于使用在交、直流电源供应的某些电气设备上,如录放音机、手提音响……等等设备中,加设以附开关的插座,则可达到节省线路体积及方便使用操作的效果。然而,现有技术的附开关的插座结构,由于必需通过由插头插接至插座内,以使该内部的常闭(N.C.)接点、常开(N.O.)接点及公共(CMMON)接点受到控制连结,形成开关切换的功能,故需由弹片及滚轮元件的配置及动作控制来达到此一功能。但由于一般现有技术的附开关的插座结构中,该常开接点部份的弹片未端,是悬空设置无任何依靠,基础较不稳固,不但在组装上较为不易组装,并且易由于常开接点弹片在装配的过程中,装配不当,例如装配角度歪斜,抑或是弯曲变形,皆会在组装后产生较大接点问隙误差,使该常开接点弹片与公共接点弹片时有无法拨动接触的缺点,因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及正常的操作功能,为目前附开关插座产而所欲解决的主要课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开关插座的结构,它能在使该常开接点的接触导体元件未端得以固定不致悬空,使其组配更为容易。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开关插座的结构,它能使该常开接点的接触导体元件未端可随时被压触固定,可使该常开接点与公共接点的接触导体元件间,精准地接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关插座的结构,包括一第一座体、一对电气连结插片、一第二座体、第一导体片、第二导体片、第三导体片及控制导轮,其中,第一座体内设有一槽口,槽口下方设有一通道,以供该电气连结插片纳置,该电气连结插片可供以连结电气信号或电源,其特点是所述的第二座体是结合在该第一座体的后端,在下端设有一挡板,挡板两恻各设有一侧板,并分别纳入在该第一座体的通道中;所述的第一导体片、第二导体片及第三导体片,呈弯折状,其一端的基部分别纳入设于第二座体内,并自第二座体的底部穿出,以供连结于电气控制回路或电气装置上,而该第一导体片的另一端设有一接点部依靠固定在第二座体的挡板上,第二导体片的另一端亦设有一接点部,与该第一导体片的接点部相为接触连结,第三导体片的另一端则设有一接触端;所述的控制导轮,其两侧边分别连结在该第二座体的两侧板上,以使该控制导轮呈可旋转状,在一端部设有一压触部,并自第一座体的通道凸入该槽口中,在另一端部,则设有一接触面,以使第三导体片一端的接触端恰可抵紧于该接触面上,使第二导体片接点部不与第三导体片的接触端互相为接触,通过以当电气插头自第一座体的槽口插入压触该压触部使该控制导轮旋转带动第二导体片的接点部脱离第一导体片的接点部,并接触连结至第三导体片的接触端,以形成如多投开关的接点拨切动作。在上述的开关插座的结构中,其中,所述的该第二座体的两侧板上各设有一缺口;所述的控制导轮两侧边各设有一枢轴,以供该控制导轮嵌接在该侧板上。在上述的开关插座的结构中,其中,所述的该第二座体的两侧板及一挡板间形成有一容置口,该容置口则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体片穿过。在上述的开关插座的结构中,其中,所述的该第二座体内部设有若干槽孔,该槽孔呈弯折状,并连通至第二座体底部,以供该第一导体片、第二导体片及第三导体片的基部纳置固定。在上述的开关插座的结构中,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体片是由弹性体构成。在上述的开关插座的结构中,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体片是为常闭(N.C.)接点、公共(COMMON)接点及常开(N.O.)接点。在上述的开关插座的结构中,其中,所述的该第三导体片的接触端是呈“T”形状。在上述的开关插座的结构中,其中,所述的该控制导轮的接触面中央向内凹设有一凹部,以供该第二导体片的接点部纳置,并使第二导体片与第三导体片保持一定的间隙。本技术开关插座的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实用功效及产业利用性归纳如下(一)本技术由于该第三导体片可通过由控制导轮的接触面与其随时保持接触固定,不致悬空,所以使该第三导体片、第二导体片及第一导体片间不会产生组配上的间隙误差。(二)本技术由于该第一导体片、第二导体片及第三导体片间的连擦接触或脱离动作,相当准确确实,因此不致产生无法连接的状态。(三)本技术由于该第一导体片、第二导体片及第三导体片的组配方便,不受组配角度或弯折的影响,由此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组配品质及确保其操作功能正常。通过以下对本技术开关插座的结构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开关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开关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开关插座的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它显示本技术的开关插座在插头未端插入时,该第一导体片匀第二导体片形成接触,及第三导体片压触于控制导轮的接触面的状态;图4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开关插座的结构的剖观结构示意图,它显示本技术的开关插座在插头插入第一座体的槽口,压触拨动该控制导轮,使控制导轮的压触部拨动第二导体片脱离第一导体片,而与第三导体片接触的状态;首先,请参见图1~图3所示,其中,标号100表示本技术的开关插座,该开关插座100包含有一第一座体10,其形状不拘,在底部设有一固定柱11及一对插孔12,以供固定于电气装置或电路板上,在内部设有一槽口13,该槽口13下方则没有一通道131(如图三所示)。一对电气连结插片20,在上端设有插柱21,以自槽口13穿出,下端则设有一连接端22,做由内向外插入该插孔12后穿出,以供连结主要的电气信号或电源。一第二座体30,它结合于该第一座体10的后端,其结合方式不拘,可为嵌组或其他以高周波一体成型方式构成,于下端设有一挡板31,挡板31两侧各设有一侧板32及32′,该侧板32及32′上各设有一缺口321及321′,使该挡板31、测板32及32′间则形成有一容置口322,且该挡板31、侧板32及32′则纳入于该第一座体10的通道131中(如图3所示),以形成紧密的组合结构。该第二座体30内部,则设有若干槽孔33,该槽孔33呈弯折伏(如图3所示),以连通至第二座体30底部。一第一导体片40第二导体片50及第三导体片60,它们由弹性导体构成,可分别代表开关的常闭(N.C.)接点、公共(COMMON)接点及常开(N.O.)接点,但其所代表的接点意义并不拘限固定,以上仅为本技术为便于说明,所列举的实施例,并不因而限制其范畴,先行陈明。该第一导体片40、第二导体片50及第三导体片60是呈弯折状,其一瑞的基部41、51及61分别经第二座体30内的容置口322而纳置于该槽孔33,并自第二座体30的底部穿出,以供连结于电气控制回路或电气装置上,而该第一导体片40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插座的结构,包括:一第一座体、一对电气连结插片、一第二座体、第一导体片、第二导体片、第三导体片及控制导轮,其中,第一座体内设有一槽口,槽口下方设有一通道,以供该电气连结插片纳置,该电气连结插片可供以连结电气信号或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座体是结合在该第一座体的后端,在下端设有一挡板,挡板两恻各设有一侧板,并分别纳入在该第一座体的通道中;所述的第一导体片、第二导体片及第三导体片,呈弯折状,其一端的基部分别纳入设于第二座体内,并自第二座体的底部穿出,以供连 结于电气控制回路或电气装置上,而该第一导体片的另一端设有一接点部依靠固定在第二座体的挡板上,第二导体片的另一端亦设有一接点部,与该第一导体片的接点部相为接触连结,第三导体片的另一端则设有一接触端;所述的控制导轮,其两侧边分别连结在该第二 座体的两侧板上,以使该控制导轮呈可旋转状,在一端部设有一压触部,并自第一座体的通道凸入该槽口中,在另一端部,则设有一接触面,以使第三导体片一端的接触端恰可抵紧于该接触面上,使第二导体片接点部不与第三导体片的接触端互相为接触,通过以当电气插头自第一座体的槽口插入压触该压触部使该控制导轮旋转带动第二导体片的接点部脱离第一导体片的接点部,并接触连结至第三导体片的接触端,以形成如多投开关的接点拨切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显雄
申请(专利权)人:富意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