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凝相粒子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
,具体涉及一种收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凝相粒子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广泛采用含铝推进剂,发动机工作过程生成的燃气中含有大量的Al2O3凝相粒子(以下简称“凝相粒子”),燃烧室内的流动是典型的两相流。凝相粒子的形态和粒度分布会对发动机能量特性、绝热材料的烧蚀特性以及发动机燃烧不稳定性等产生很大影响。如导弹在高速机动过程中,较大的侧向过载会严重影响凝相粒子在燃烧室内的运动规律,导致不同粒度的凝相粒子在局部聚集形成大粒径颗粒,而大颗粒对绝热层的烧蚀和机械冲刷作用较为突出,严重时导致热防护失效。另外,凝相粒子的直径对发动机比冲效率有很大影响,粒子直径每变化1μm,约使比冲效率变化1%。由于上述问题均与燃烧室中凝相粒子的粒径分布有很大关系,因此有必要开展燃烧室凝相粒子粒径分布的试验研究。
[0003]国内外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凝相粒子的粒径分布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大多采用与真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凝相粒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固体燃气发生器(a)和粒子收集系统(b),其中:所述固体燃气发生器(a)包括:筒体段(2),为筒状腔体结构,水平放置,其前端封闭,后端为敞口状;药柱(4),为长条状,截面为环形,水平放置于所述筒体段(2)内,且前端固定于所述筒体段(2)的前端,其燃面端位于所述筒体段(2)的后端,在燃面燃烧时,产生含凝相粒子的燃气,且燃气充满腔体及药柱(4)内环,在所述筒体段(2)前端封闭时,燃气由筒体段(2)的后端排出;所述粒子收集系统(b)包括:粒子收集装置(12),为一腔体结构,竖直设置,腔体内盛装有液氮,液氮用于冷却燃气和收集凝相粒子;第二转接管(11),为一弯管,其一端与所述粒子收集装置(12)的上端连接,且与腔体相连通;第一转接管(9),一端所述筒体段(2)的前端相连接,且连通,且其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药柱(4)的内环的空间;电磁阀(10),连接于所述第二转接管(11)和第一转接管(9)间;所述电磁阀(10)用于:连通或者封闭所述第二转接管(11)和第一转接管(9);且在所述药柱(4)燃烧后,所述电磁阀(10)打开一时间段后关闭,在打开时,所述药柱(4)产生的燃气流入所述第一转接管(9),并流入液氮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凝相粒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粒子收集装置(12)内,液氮的装填量在竖直方向上不超过粒子收集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哲明,赵志博,丁月林,苗磊,张胜敏,陈朋飞,张冬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一零四九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