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固碳吸收量的算法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碳
,具体为植物固碳吸收量的算法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固碳,是指增加除大气之外的碳库碳含量的措施。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是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里。生物固碳是将无机碳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即碳水化合物,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
[0003]传统的植物固碳吸收量算法运行方法针对于单种植物的固碳吸收量,不便于对两种植物共同生存时的固碳吸收量进行检测,导致实验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传统的植物固碳吸收量检测装置不便于在一次检测单植物固碳吸收量后,通过联动结构实现两种植物共同生存且拉进距离的效果,传统的植物固碳吸收量检测装置不便于控制变量,来检测两种植物共同生存时对于各自固碳吸收量的影响。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植物固碳吸收量的算法运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植物固碳吸收量的算法运行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传统的植物固碳吸收量算法运行方法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固碳吸收量的算法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识别,通过第一检测箱(1)和第二检测箱(2)对其内部植物进行图像识别,从而查调出该种植物的固碳吸收量数据;S200:对比,通过对第一检测箱(1)和第二检测箱(2)内部的植物进行固碳吸收量的检测,与以往数据进行对比;S300:连通,通过可视化操作箱(3),使得第一检测箱(1)和第二检测箱(2)内部连通,再测量两种植物一起放置后固碳吸收量的数据;S400:控制,控制实验的变量,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供给量及两种植物间的位置关系等,对第一检测箱(1)和第二检测箱(2)中植物的固碳吸收量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固碳吸收量的算法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S100步骤中,图像识别的结构为第一图像识别模块(5)和第二图像识别模块(6),第一图像识别模块(5)和第二图像识别模块(6)均设置在第一检测箱(1)和第二检测箱(2)内部,第一图像识别模块(5)和第二图像识别模块(6)均电性连接有中心处理模块(7),中心处理模块(7)电性连接有信息对比模块(71)、光源控制模块(72)、二氧化碳检测模块(73)、二氧化碳供给模块(74)和数据转换模块(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固碳吸收量的算法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图像识别模块(5)用于识别植物枝叶来判断植物种类,第二图像识别模块(6)通过摄像头识别植物种类,中心处理模块(7)用于处理各种指令,保证装置运行,信息对比模块(71)用于将被检测植物的固碳吸收量数据与系统中该种植物的固碳吸收量数据进行对比,二氧化碳检测模块(73)用于检测第一检测箱(1)和第二检测箱(2)内部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供给模块(74)用于对第一检测箱(1)和第二检测箱(2)内部进行二氧化碳的供给,光源控制模块(72)用于对第一检测箱(1)和第二检测箱(2)内部提供光照,且控制光照强度,数据转换模块(4)接收检测后的植物单位时间内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数据,与该种植物固碳转化系数进行配合,得出该种植物固碳吸收量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固碳吸收量的算法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箱(1)包括设置在第一检测箱(1)两侧的第一可视化玻璃(13)和设置在第一检测箱(1)内部的检测内腔(11),第一检测箱(1)还包括开设在检测内腔(11)内部的嵌合槽(12),且嵌合槽(12)设置四组,第一检测箱(1)上端设置有扫描玻璃板(14),扫描玻璃板(14)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5),检测内腔(11)内部嵌合设置有嵌合组件(16),第一检测箱(1)和第二检测箱(2)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固碳吸收量的算法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嵌合组件(16)包括嵌合板(161)和设置在嵌合板(161)一侧的连接条(162),且嵌合板(161)和连接条(162)均嵌合在检测内腔(11)内部,连接条(162)侧面设置有第一嵌合条(163),嵌合板(161)底部设置有第二嵌合条(168),第一嵌合条(163)和第二嵌合条(168)与嵌合槽(12)相匹配,两组所述的连接条(162)间距处设置有传动皮带(165),嵌合板(161)内部设置有充气囊(166),充气囊(166)一侧设置有充气组件(167),且充气组件(167)设置在第一检测箱(1)内部,连接条(162)一侧设置有伸缩轴(164)。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劼昕,王新晨,孙晶皞,陈昊,宣晧岚,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益泓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