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鸿韬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05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舱主体,所述隔离舱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隔离舱底板,所述隔离舱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隔离舱底板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和轴承组件、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冠状齿轮、第二冠状齿轮和限位座,通过设置轴承座、第一连杆、第一冠状齿轮、丝杆、第二冠状齿轮、第二连杆、弯杆和手柄,有利于通过丝杆升降隔离舱主体,通过设置第二连杆、弯杆、手柄、连接件和通孔,有利于通过连接件对弯杆及手柄进行折叠收纳。行折叠收纳。行折叠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是从母体分娩出来后满28天的婴儿,身体十分脆弱,抵抗力不足,容易由于外界因素或母体因素感染上不同的疾病,而在感染疾病后,往往需要将新生儿送至隔离舱中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外界细菌对新生儿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0003]现有的隔离舱在使用过程中,高度不可以调节,不便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对隔离舱内的新生儿进行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舱主体,所述隔离舱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隔离舱底板,所述隔离舱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隔离舱底板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和轴承组件、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冠状齿轮、第二冠状齿轮和限位座,所述第一冠状齿轮的下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冠状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置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丝杆与底座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孔。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轴承组件与隔离舱底板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轴承组件分别与隔离舱底板和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冠状齿轮分别与第一连杆和丝杆固定焊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丝杆与连接座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丝杆的连接方式为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冠状齿轮与第一冠状齿轮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所述限位座与连接座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连接座和限位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第二冠状齿轮和第二限位块固定焊接,所述连接件与第二连杆和弯杆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弯杆通过连接件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连接座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丝杆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底座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活动槽与底座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轴承座、第一连杆、第一冠状齿轮、丝杆、第二冠状齿轮、第二连杆、弯杆和手柄,有利于通过旋转手柄带动第二冠状齿轮旋转,第二冠状齿轮驱动第一冠状齿轮带动丝杆旋转,丝杆与底座螺纹连接,从而有利于通过丝杆升降隔离舱主体,便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对隔离舱主体内的幼儿进行护理。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连杆、弯杆、手柄、连接件和通孔,连接件通过通孔分别与第二连杆和弯杆活动连接,弯杆通过连接件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有利于通过连接件对弯杆及手柄进行折叠收纳,防止医护人员磕碰到手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局部侧剖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底座及第二套筒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连接座及底座内部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9]图中:1、隔离舱主体;2、隔离舱底板;3、控制器;4、连接座;5、轴承组件;6、第一连杆;7、第一冠状齿轮;8、丝杆;9、第一限位块;10、第二冠状齿轮;11、第二连杆;12、限位座;13、第二限位块;14、弯杆; 15、手柄;16、连接件;17、通孔;18、第一套筒;19、第二套筒;20、底座;21、螺纹孔;22、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舱主体1,隔离舱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离舱底板2,隔离舱底板2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3,隔离舱底板2的下端设置
有连接座4和轴承组件5、控制器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6、第一冠状齿轮7、第二冠状齿轮10和限位座12,第一冠状齿轮7 的下端设置有丝杆8,丝杆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9,第二冠状齿轮10 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11,第二连杆11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3 和连接件16,第二连杆11的一端设置有弯杆14,弯杆14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15,连接座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套筒18,第一套筒18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套筒19,第二套筒19的下端设置有底座20,丝杆8与底座20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孔21。
[0026]实施例,参考图1、图2、图4,轴承组件5与隔离舱底板2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第一连杆6通过轴承组件5分别与隔离舱底板2和连接座4转动连接,第一冠状齿轮7分别与第一连杆6和丝杆8固定焊接,丝杆8便于升降隔离舱主体1;丝杆8与连接座4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第一限位块9 与丝杆8的连接方式为固定焊接,第二冠状齿轮10与第一冠状齿轮7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限位座12与连接座4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限位座12 和第二限位块13便于对第二冠状齿轮10进行限位。
[0027]在第二连杆11分别与第二冠状齿轮10和第二限位块13固定焊接的条件下,使用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舱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离舱底板(2),所述隔离舱底板(2)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隔离舱底板(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4)和轴承组件(5)、所述控制器(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6)、第一冠状齿轮(7)、第二冠状齿轮(10)和限位座(12),所述第一冠状齿轮(7)的下端设置有丝杆(8),所述丝杆(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9),所述第二冠状齿轮(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1)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3)和连接件(16),所述第二连杆(11)的一端设置有弯杆(14),所述弯杆(14)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5),所述连接座(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套筒(18),所述第一套筒(18)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套筒(19),所述第二套筒(19)的下端设置有底座(20),所述丝杆(8)与底座(20)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5)与隔离舱底板(2)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通过轴承组件(5)分别与隔离舱底板(2)和连接座(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冠状齿轮(7)分别与第一连杆(6)和丝杆(8)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韬
申请(专利权)人:刘鸿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