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是从母体分娩出来后满28天的婴儿,身体十分脆弱,抵抗力不足,容易由于外界因素或母体因素感染上不同的疾病,而在感染疾病后,往往需要将新生儿送至隔离舱中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外界细菌对新生儿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0003]现有的隔离舱在使用过程中,高度不可以调节,不便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对隔离舱内的新生儿进行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舱主体,所述隔离舱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隔离舱底板,所述隔离舱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隔离舱底板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和轴承组件、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冠状齿轮、第二冠状齿轮和限位座,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舱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离舱底板(2),所述隔离舱底板(2)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隔离舱底板(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4)和轴承组件(5)、所述控制器(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6)、第一冠状齿轮(7)、第二冠状齿轮(10)和限位座(12),所述第一冠状齿轮(7)的下端设置有丝杆(8),所述丝杆(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9),所述第二冠状齿轮(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1)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3)和连接件(16),所述第二连杆(11)的一端设置有弯杆(14),所述弯杆(14)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5),所述连接座(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套筒(18),所述第一套筒(18)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套筒(19),所述第二套筒(19)的下端设置有底座(20),所述丝杆(8)与底座(20)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5)与隔离舱底板(2)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通过轴承组件(5)分别与隔离舱底板(2)和连接座(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冠状齿轮(7)分别与第一连杆(6)和丝杆(8)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