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003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敷贴制备的工序较为分散,且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其结构包括:外壳、传热条、调节仓,所述外壳是多层环状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熬煮层、煎煮层、浸药层,熬煮层需要更高的热量,因此在其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热量向外扩散,煎煮层利用传热条以及隔板的热传导,吸收熬煮层的热量,对煎煮层中的药锅进行煎煮,煎煮的时间往往长于熬煮的时间,且煎煮层的面积更大,熬煮后的药锅可以转移到煎煮层中继续加热,最外层的浸药层,接收煎煮层散发的预热,保证其中的药材能够充分泡发,更好的发挥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将熬煮、煎煮、浸药集成到一个设备中,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捷性。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中医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关节炎在中医属于“痹证”范畴,而外治法是历史上治疗痹证最早的有效方法之一,《黄帝内经》就曾记载过“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的外治法;也提及过膏、丹、酒等外治剂型;徐灵胎《洄溪医案》中说:“大凡营卫脏腑之病,服药可至病所,经络筋节,俱属有形。煎丸之力,如太轻则不能攻邪,太重则恐伤其正,必用气厚力重之药,敷、拓、熏、蒸之法,深入病所,祛邪外出”,近年来人在中医领域主要有敷贴、涂抹、熏洗、针灸等治疗方法,其中中药敷贴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中医治疗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病人,敷贴的计量是不相同的,因此单独配置才能充分发挥药效。
[0003]中药敷贴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打粉、熬制两种,打粉就是直接将中药打成粉末,然后与赋形剂混合后,进行使用,另一种熬煮就是将中药先进行浸药10小时左右,将药材充分泡发,然后进行高温熬煮,随后撇去药渣后进行煎煮,知道水分充分蒸发形成膏状,由于制备流程相对复杂,而且需要频繁的火力大小,加上浸药时间比较长,因此现有技术很难进行快速的制备,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敷贴的生产效率低下,要实现多个敷贴同时进行制作,就需要多个加热装置分别进行熬煮,这就大大增加了设备体积,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不仅能够同时进行多份膏方的制备,而且浸药、煎煮、熬煮全部都集成到同一个设备当中,体积更加合理,更加适合家庭或是医院等场所的使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包括:外壳、传热条;
[0007]所述外壳包括:隔环、隔板、底板,所述隔环不止一个,隔环的轴线重合,底面半径各不相同,在隔环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层,所述底板位于隔环下方,对其进行支撑,所述隔板位于隔环的底部,将多个隔环的底部封闭,所述隔板位于底板上方,隔板与底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中设置有加热装置;
[0008]所述传热条穿过隔板,其两端分别位于隔板两侧,传热条的两侧均可放置药锅,高温侧的药锅通过传热条将热量传递给低温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层从内到外依次是:熬煮层、煎煮层、浸药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煎煮层在隔板上投影的区域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仓,所述调节仓中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底板、隔板之间的空间连通,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隔板上的通气孔向外排出。
[0012]进一步地,所述隔环与隔板均是中空结构,二者的中空部分连通成一个整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仓中还设置有油仓、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将调节仓分成互不连通的两个部分,朝上的部分为油仓,所述油仓中填充有导热油,且穿过隔环外壁与隔环的中空部分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隔环中还设置有环形推板,所述环形推板是与隔环中空部分在底板投影形状相同的环形,将隔环的中空部分分成两个部分,环形推板以上的部分与外界连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推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散热环,所述散热环是不设置端面的圆柱,散热环的底面连接在环形推板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位于熬煮层在底板上投影的位置,所述隔板留出开口供加热装置伸入熬煮层中。
[0017]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同时集成了浸药、煎煮、熬煮工步,也就大大节省了产品的体积,能够使用更多的使用场景。
[0019](2)通过位于中间的熬煮部分产生的热量,配合隔板中导热油的流动,实现热量的传导,利用余热进行煎煮以及浸药,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
[0020](3)隔板中还设置有能够运动的环形推板,在调节仓抽吸导热油的时候能够运动,隔板中充满导热油时,隔板上的散热环向外伸出,增加了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反之,则会收到隔板中,减少热量的散失。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附图中:
[0023]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侧视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8]1‑
外壳,11

隔环,12

隔板,13

底板,14

通气孔,2

传热条,3

加热装置;
[0029]4‑
药锅,5

调节仓,51

油仓,52

驱动装置,53

风机;
[0030]6‑
环形推板,61

限位块,62

散热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
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3]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4]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实施例
[0035]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敷贴制备的工序较为分散,且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其结构包括:外壳1、传热条2、调节仓5,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传热条;所述外壳包括:隔环、隔板、底板,所述隔环不止一个,隔环的轴线重合,底面半径各不相同,在隔环之间形成了不同的隔层,所述隔板位于隔环的底部,将多个隔环的底部封闭,所述底板位于隔板下方,对其进行支撑,隔板与底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传热条穿过隔板,其两端分别位于隔板两侧,传热条的两侧均可放置药锅,高温侧的药锅通过传热条将热量传递给低温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熬煮层、煎煮层、浸药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层在隔板上投影的区域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关节炎敷贴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仓,所述调节仓中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底板、隔板之间的空间连通,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隔板上的通气孔向外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琳琳鲁业东唐剑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强直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