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万发专利>正文

改良的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97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包含一系列并排的左带或右带端身,端身与端身之间平行排列,上方为连结各端身的连结片,该连结片与端身的连接处设有L型端脚,相邻两端脚的位置是前后错开的,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在每隔一预定较长长度两端位置的连结片的预定位置上即冲掉两支端身和端脚而各设置第一和第二缺口,并在该两口间的一预定较短长度的连接片预定位置上再设置第三缺口,依此关系,在连续长端子料带上设置一一预定较长长度和较短长度相间配置的第一至第三缺口,使在塑胶插座体长度内可越过塑胶的隔板的间距而便于以自动装配机同时插入塑胶插座体的两排格孔中。(*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的连接器端子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尤指一种电脑连接器使用的端子的料带构造的改良。如所周知,电脑连接器的构造,主要是由长条形的塑胶插座体和设于座体内的端子所组成,本技术所涉及的主题是其中可以自动装配机自动装配的端子的构造,与塑胶插座体无关。如图1所示,是习用连接器的端子1和塑胶插座体2的立体图,该端子1是由导电的金属如铜片等,是以冲床冲压成一定形状,然后插入塑胶座体2的格孔22、23中,而形成连接器。一般而言,电脑端子是以冲床连续冲压成连续长带状,再卷绕成卷,以利于包装运送。组装时,据依据塑胶插座体2的规格将端子1裁切成所需的长度,再插入塑胶座体2中。由于塑胶插座体2的格孔上设有一格板21,格板21将塑胶插座体2左右分开,使得端子1在插接时必需先越过隔板21才能完全插入插座体2中。因此,习用的端子在每隔一段预定长度或端脚数字(例如每隔58或62支)即相当于塑胶插座体的端部与其隔板位置之间的预定长度必须冲掉两支端脚和端身方式产生一缺15或15a,且为端子装配方便,又必须在连续成卷的长端子上每隔一定长度上(即与缺口相错开而与塑胶插座体2等长距离处)的两端分别设有预断线14,才能完成连接器的手工组装作业。亦即,每一连接器需要靠手工插接二次端子的作业工程,造成端子的插接作业非常耗费时间与人力,使连接器生产效率无法大幅度提高。又由于端子是由快速连续裁切成形,各端子成卷包装时是混杂在一起的,致使端子在取用时需先将端子逐一分开,其结果也常导致预断线14的断裂或断开,而造成无法顺利插入塑胶插座体的缺点。-->此外,因插于同一塑胶座体两排格孔上的端子是呈对称的,即其端身18的弯部17是相互对正,以便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弹性插入口,使易于插入界面卡,并使弯部能与界面卡上的接点紧密接触,以达到连接的目的。在此情况下,从同一带状的端子裁切下来的一段端子只能固定插接在塑胶插座体的一排格孔上,若插在另一排格孔中,虽然一样可以插入,但会造成方向错误。因此,操作人员往往会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将端子误插位置,而成为不良品。由于习知手工装配的前述具有预断线14的料带,在冲制时,预断线14的预定深浅与预断线的作业方便性关系甚为密切,换言之,如果料带厚度略大,同一深度模具的预断线的冲制便不易折断,反的,若料带的厚度略小,同一深度模具的预断线的冲制便容易使端子在进行电镀、搬运甚至在操作尚未完成前即先行断开,造成不良品,故为求精确冲制预断线,经常要控管料带的进料厚度于非常严谨的差范围之内,否则便要经常准备好几套冲制预断线的模具,以应付各种料带货源的厚度的公差变化,故习用的具有预断线的料带不论在冲制作业、包装作业、电镀作业或装配塑胶插座的作业上,往往发现不少不良品出现,若欲克服此一缺陷,则于料带冲制时需经常更换冲制预断线所需的模具,因冲制预断线的模具通常是与冲制端子的模具整体为之,故在更换模具和调整模具的过程极为费时费事。又由于料带的铜质纯度影响料带的软硬度,不同硬度以相同模具冲制时,往往容易使端子在冲制预断线处两旁的端子易于歪料而不易装配于塑胶插座体内,对料带品质影响很大。由此可知,料带冲制预断线在装配上固有其优点存在,但无可否认的是,为了料带上成形的预料线确实在制程上衍生不少繁琐作业和不良品。本技术的目的即在解决习用物品先前所称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可使用自动装配机一次的插入即可完成一个连接器的组装,较习用端子节省一倍以上的时间与人力,而能显著的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其允许塑胶插座体所需的端子不必设置预断线,可自动插置完成,使端子的制造可以省略调整模具的麻烦,而变得更方便和更有效率,且能取得均一的品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供自动装配机自动装配的连接器端子的构造,其可自一成卷连续端子上自动送入装配机内自动折取所预设的长度,而以整排完整地插入塑胶插座体的格孔中,装配容易又快速。本技术涉及的改良的连接器端子,包含一系列并排的左带或右带端身,端身与端身之间平行排列,上方为连结各端身的连结片,该连结片与端身的连接处设有L型端脚,相邻两端脚的位置是前后错开的,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在每隔一预定较长长度两端位置的连结片的预定位置上藉冲掉两支端身和端脚而各设置第一和第二缺口,并在该两口间的一预定较短长度的连接片预定位置上再设置第三缺口,依此关系,在连续长端子料带上设置一一预定较长长度和较短长度相间配置的第一至第三缺口,使在塑胶插座体长度内可越过塑胶的隔板的间距而便于以自动装配机同时插入塑胶插座体的两排格孔中。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功效及特点将参见如下图式的实施例的说明而更加明了。图式的简单说明:图1为塑胶座体与习用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料带装入插座体的立体说明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料带的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料带的平面图。请参阅图2和图4,依据本技术而完成的连接器端子料带30是由铜片将右带31和左带32以冲床连续冲制为连续带状,现卷绕成卷,-->以利于电镀处理和包装运送,该端子具有一系列并排的端本体311-321,端本体311与端本体311之间系平行排列,上方则以连结片313-323将各端本体连接在一起,当左、右带的端子31-32以自动装配机一次自动插妥于塑胶插座体100后,再以自动装配机中的刀具将该连结片313-323冲断,使左、右带31-32端子上端露出端脚312-322在塑胶插座体100外。前述端脚312-322是供插入电路板的孔洞中,再以焊锡焊接,使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供周边设备或界面卡与电脑连接用。端脚312-322是形成于端本体311-321与连接片313-323之间,其侧视的形状大体上为L型,而相邻的两端脚313-322位置是相互错开的,亦即,端脚312-322的排列配置是以一前一后的交互次序形成于端本体311-321上方。本技术改良而成的连接器端子31-32,其特征是于端子31、31冲压成型时,每隔一较长段预定的长度(此长度相当塑胶插座体两端的距离)和在该较长段预定长度中的较短预定长度(此长度相当于每一塑胶插座体的隔板121与塑胶插座体两端的距离,亦即隔板121的位置处)以冲模将其中的二支端本体连同端脚同时冲掉,以形成一缺口35和35a,使端子31、32可利用相同间连续成型的该缺口35和35a达成越过塑行座体的隔板21,由自动装配机一次完成端子与塑胶插座体的组合作业,不必像习用端子为了隔板21存在,必须将端子裁切成二至四片(一排格孔需要一至二段端子,一个塑胶插座体有两排隔孔,共需要二至四段端子),再分别插入塑胶插座体2中,故就端子插接于塑胶插座体的组装效率而言,本技术只需一段端子由自动装配机即可插妥于塑胶插座体上,完成一个连接器的生产足足较习用端子的插接减少一倍的时间与人力,对于降低连接器的生产成本极有助益。由上述说明可知,本技术的端子构造每一段预设长度依序具有一缺口(15、15a)可配合自动装配机一次达成,取用方便容易,没有习用端子组装时须先裁切成所需的长度,造成端子相互纠缠,分开不易,取用又困难,以及端本体弯曲,无法插入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包含一系列并排的左带或右带端身,端身与端身之间平行排列,上方为连结各端身的连结片,该连结片与端身的连接处设有L型端脚,相邻两端脚的位置是前后错开的,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在每隔一预定较长长度两端位置的连结片的预定 位置上藉冲掉两支端身和端脚而各设置第一和第二缺口,并在该两口间的一预定较短长度的连接片预定位置上再设置第三缺口,依此关系,在连续长端子料带上设置一预定较长长度和较短长度相间配置的第一至第三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包含一系列并排的左带或右带端身,端身与端身之间平行排列,上方为连结各端身的连结片,该连结片与端身的连接处设有L型端脚,相邻两端脚的位置是前后错开的,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在每隔一预定较长长度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万发
申请(专利权)人:应万发庄正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