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引诱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85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火蚁引诱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呈上、下独立布置的储液腔和引诱腔,引诱腔顶侧侧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引诱孔,引诱腔内固定设置有位于引诱孔下方的导向漏斗;所述隔板中部开有导液孔,导液孔的出液端贴设有对其密封的密封罩,密封罩顶部连接有从盒体顶壁穿出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以按压方式来使密封罩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按压调节组件来使密封罩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来方便、快捷的将储液腔内的冲刷液均匀洒落在导向漏斗上,将导向漏斗上的红火蚁冲入引诱腔内,且冲刷液在引诱腔内对红火蚁淹没,限制了红火蚁的爬行,避免红火蚁从盒体内爬出。体内爬出。体内爬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火蚁引诱盒


[0001]本技术涉及捕虫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红火蚁引诱盒。

技术介绍

[0002]红火蚁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红火蚁分布广泛,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
[0003]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它影响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损坏公共设施电子仪器,导致通讯、医疗和害虫控制上的财力损失。蚁巢一旦受到干扰,红火蚁迅速出巢发出强烈攻击行为。红火蚁以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如水泡或脓包破掉,不注意清洁卫生时易引起细菌二次感染。
[0004]红火蚁给被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为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它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畜,造成农业上的损失。红火蚁对野生动植物也有严重的影响。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有负面的影响。
[0005]现在一般采用红火蚁引诱盒来对红火蚁进行捕捉,通过红火蚁引诱盒中的引诱剂来引诱红火蚁进入红火蚁引诱盒中,以方便进行灭杀;但是在对红火蚁引诱盒中的红火蚁进行灭杀过程中,红火蚁还容易从盒体上的引诱孔排出,增加了灭杀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火蚁引诱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红火蚁引诱盒中的红火蚁进行灭杀过程中,红火蚁还容易从盒体上的引诱孔排出,增加了灭杀难度这一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红火蚁引诱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呈上、下独立布置的储液腔和引诱腔,引诱腔顶侧侧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引诱孔,引诱腔内固定设置有位于引诱孔下方的导向漏斗;
[0008]所述隔板中部开有导液孔,导液孔的出液端贴设有对其密封的密封罩,密封罩顶部连接有从盒体顶壁穿出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以按压方式来使密封罩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
[0009]工作原理:在引诱腔内加入一定量的引诱剂,在储液腔内加满冲刷液;后将本红火蚁引诱盒安装在红火蚁巢穴处,在引诱剂的诱导下使红火蚁穿过引诱孔在导向漏斗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到引诱腔中,当引诱腔内的红火蚁积累至一定量时,按压调节组件来使密封罩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导液孔导通,储液腔内的冲刷液穿过导液孔均匀的洒落在导向漏斗上,将导向漏斗上的红火蚁冲入引诱腔内,且冲刷液在引诱腔内对红火蚁淹没,限
制了红火蚁的爬行。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通过导向漏斗来快速的将红火蚁导入引诱腔中进行收集,且在引诱腔中的红火蚁因导向漏斗的结构布置增加了从盒体内爬出的难度;
[0012]2、使用者通过按压调节组件来使密封罩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来方便、快捷的将储液腔内的冲刷液均匀洒落在导向漏斗上,将导向漏斗上的红火蚁冲入引诱腔内,且冲刷液在引诱腔内对红火蚁淹没,限制了红火蚁的爬行,避免红火蚁从盒体内爬出,同时还能够对红火蚁起到灭杀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盒体1、储液腔2、引诱腔3、引诱孔4、导向漏斗5、密封罩6、驱动杆7、传动杆8、螺旋槽9、抵杆10、支撑块11、弹簧12、引诱剂存放器皿13、遮挡罩14、上半盒体101、下半盒体10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红火蚁引诱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呈上、下独立布置的储液腔2和引诱腔3,引诱腔3顶侧侧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引诱孔4,引诱腔3内固定设置有位于引诱孔4下方的导向漏斗5;
[0018]所述隔板中部开有导液孔,导液孔的出液端贴设有对其密封的密封罩6,密封罩6顶部连接有从盒体1顶壁穿出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以按压方式来使密封罩6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
[0019]在本实施例中,向引诱腔3内加入一定量的引诱剂,储液腔2内加满冲刷液;后将本红火蚁引诱盒安装在红火蚁巢穴处,在引诱剂的诱导下使红火蚁穿过引诱孔4在导向漏斗5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到引诱腔3中,当引诱腔3内的红火蚁积累至一定量时,按压调节组件来使密封罩6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导液孔导通,储液腔2内的冲刷液穿过导液孔均匀的洒落在导向漏斗5上,将导向漏斗5上的红火蚁冲入引诱腔3内,且冲刷液在引诱腔3内对红火蚁淹没,限制了红火蚁的爬行。
[0020]通过导向漏斗5来快速的将红火蚁导入引诱腔3中进行收集,且在引诱腔3中的红火蚁因导向漏斗5的结构布置增加了从盒体1内爬出的难度;使用者通过按压调节组件来使密封罩6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来方便、快捷的将储液腔2内的冲刷液均匀洒落在导向漏斗5上,将导向漏斗5上的红火蚁冲入引诱腔3内,且冲刷液在引诱腔3内对红火蚁淹没,限制了红火蚁的爬行,避免红火蚁从盒体1内爬出,同时还能够对红火蚁起到灭杀的作用。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红火蚁引诱盒,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端从盒体1顶部外侧自由穿入储液腔2内的驱动杆7以及连接在驱动杆7与密封罩6之间的传动杆8,传动杆8与驱动杆7转动相连,且传动杆8外壁沿其轴向方向开有
螺旋槽9,螺旋槽9内滑动相抵有固定布置在储液腔2内的抵杆10,驱动杆7与储液腔2内壁之间连接有锁止复位结构,锁止复位结构用于对驱动杆7进行复位。
[002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杆7置于盒体1顶部外侧的端部作为手柄,使用者按压驱动杆7的手柄,来使驱动杆7向盒体1内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杆8向靠近隔板的方向移动,且在螺旋槽9与抵杆10的配合作用下,传动杆8在移动过程中还发生转动,则带动密封罩6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导液孔导通,储液腔2内的冲刷液在密封罩6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均匀的在盒体1内向四周洒下,则冲刷液能够洒落在导向漏斗5顶部边缘,能够较完全的将导向漏斗5内粘附的红火蚁冲洗被导入引诱腔3中;使用者放开驱动杆7后,在锁止复位结构的复位作用下,使驱动杆7复位,则传动杆8和密封罩6均反向运动进行复位,密封罩6再次对导液孔密封。
[0023]具体,抵杆10的呈“L”型,其一端是与隔板固定相连的。
[0024]其中,采用的锁止复位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驱动杆7上的支撑块11以及连接在支撑块11与储液腔2内壁之间的若干弹簧12,弹簧12均沿驱动杆7的移动方向伸缩调节。
[0025]支撑块11随驱动杆7同步移动,来便于对弹簧12进行连接;若干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引诱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呈上、下独立布置的储液腔和引诱腔,引诱腔顶侧侧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引诱孔,引诱腔内固定设置有位于引诱孔下方的导向漏斗;所述隔板中部开有导液孔,导液孔的出液端贴设有对其密封的密封罩,密封罩顶部连接有从盒体顶壁穿出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以按压方式来使密封罩向远离导液孔方向移动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火蚁引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端从盒体顶部外侧自由穿入储液腔内的驱动杆以及连接在驱动杆与密封罩之间的传动杆,传动杆与驱动杆转动相连,且传动杆外壁沿其轴向方向开有螺旋槽,螺旋槽内滑动相抵有固定布置在储液腔内的抵杆,驱动杆与储液腔内壁之间连接有锁止复位结构,锁止复位结构用于对驱动杆进行复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火蚁引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复位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驱动杆上的支撑块以及连接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解明雷善齐林欢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金通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