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进成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的插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77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改良的插头结构,是在一体成型的插头内部设有一预置装置,其预置装置可事先将电极固定于其中,以利整体成型时,可直接将预置装置与插头一体成型,不致有电极偏位或与电极连接的接线有脱落的缺点,以确保插头成型的品质,更可避免在成型插头时,废料进入电极内部,可相对降低使用上的危险性,而达到高安全性及制作方便性等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插头结构本技术是一种改良的插头结构,属于电器插接用具领域,是由插头内部预设有一预置装置以事先容置电极,以使插头一体成型时,其电极的位置可保持在最佳处不致有不当的位移,更可防止成型时的废料进入其电极内,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并可防止脱模时其电极的接线有脱落的缺点,而达到高安全性制作品质佳等目的。目前插头的结构,最传统结构是两对合的壳体配合螺栓螺母而成的结构,如此结构,由于两壳体会有松脱发生,而且,结构的稳定度强度不高,故于使用时,其壳体极易被破坏,因此有业者推出一体成型的插头结构,如图7所示,其插头10内设有电极11,而其电极11末端以接线12接合,电极11与接线12接合处以一体成型方式灌胶成插头10的壳体13,而其壳体13成型时,有以下之缺点:1、壳体13需多次灌胶成型,过程复杂而不便:由于壳体13灌胶之过程必须考虑电极11与接线12的定位性。故至少需分两次以上的灌胶程序,第一次仅对电极11部份作灌胶成型,待电极11部份定位后,再行灌制电极11与接线12连接部份以及整体外壳部份,此方式属二次成型方式,其过程复杂,而且时间耗费多,导致成本增加。2、多次灌胶施工,影响电极11与接线12连接性:由于电极11部份必须先灌胶成型,而其脱模时,施工者多半用拉扯接线12之方式,使电极11部份由模具中脱出,如此,其接线12与电极11间之连接即极易被破坏。3、第一次灌胶的电极11极易失去定位准确度:由于电极11的定位是以灌胶一体成型方式完成的,而其电极11体积小定位不易,再加以灌胶时,是在模具内进行,故其定位更加不易,且灌胶时的压力大,其电极11易被推移原位,一旦电极11被推离原位时,该产品即为不良品,而且,-->若于制作时未查觉而交由消费者使用时,小则无法使用,大者极易造成短路,伤及家中或室内的电路系统,甚至会引起火灾酿成巨祸,极大地影响安全性。4、制作过程造成电极11使用上的不安全性;由于电极11是以灌胶定位的,故于灌胶时,其胶质废料100部份,会进入电极11内部,如图7所示,如此于整体成型后,使用时,由于电极11通电后,会有发热现象,渗于电极11内部的胶质废料100会有引燃的可能,而造成不必要的危险。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插头结构,它可使一体成型的插头不但具有施工上的方便性,而且,更可提高施工成品的品质,并能确保使用上的安全。本技术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插头结构为:插头内部设有电极,而电极末端接设有接线,其特征是:插头内之电极预先设于一预置装置内,再成型出壳体。预置装置包括有预置壳体,预置壳体上配合装有盖体以相互盖设,并将电极放置于其中。预置装置的预置壳体在相对于电极处设有凹陷的电极槽,以供电极之放置及定位,而于预置壳体中央处另设有凹陷的结合部,另于盖体相对处伸出凸出结合部,以供相互卡装定位成一体。其预置装置可配合三相插头于盖体的另伸出座部,以供第三相电极的设置。插头中之电极与预置装置可视需要设成多组配合的结构。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系统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三相实施例立体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三相实施例正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多插头示意图。图7为现有插头的剖面示意图。图中代号-->10插头、100胶质废料、11电极、12接线、13壳体、20预置装置、21预置壳体、210电极槽、211结合部、22盖体、220结合部。请配合参阅第1、2、3图所示,本技术的插头10内部设有电极11,而电极11末端接设有接线12,而本技术特征在于:插头10与电极11间的结构能提高电极11的固定性及整体安全性。即本技术另设有一预置装置20,此预置装置20具有预置壳体21,预置壳体21另配合一盖体22以相互盖设并将电极11放置于其中,以使插头10的壳体13在一体成型时,可一次即将预置装置20成型于壳体13内,接线12无需受到不必要的脱模拉力。而其预置装置20的预置壳体21相对于电极11处设有凹陷的电极槽210,以供电极11的放置及定位,而于预置壳体21中央处另设有凹陷的结合部211,另于盖体22相对处伸出凸出的结合部220,以供相互卡装定位成一体。而预置装置20与电极11可事先卡装成一体后,再行作插头10壳体13的灌胶成型作业,如此结构,即可获得以下优点:1、壳体13单次灌胶成型过程简化:由于壳体13灌胶过程无须考虑电极11与接线12的定位性,灌胶程序快速而方便,符合经济上的效益及成本。2、施工制造不致影响电极11与接线12连接性:由于电极11系先固定于预置装置20内,再行灌胶成型出壳体13,故电极11与接线12不致受到脱模拉扯接线12之可能,可确保接线12与电极11间的连接。3、电极11定位准确:由于电极11的定位为预先固定于预置装置20内部,故于壳体13灌胶成型时,其电极11位于预置装置20内部,不受任何的灌胶压力,故电极11的定位性不致受到影响,不但可相对降低不良品之产生率,更可相对减少使用时危险性,可有效的提高整体的安全性。4、电极11内部不致有引燃物质之存在安全性高;电极11于灌胶成型形成壳体13时,电极11是在预置装置20内部,灌胶之胶质废料100-->不可能进入电极11内部,自然可将电极11保持在极佳的使用状态下,故当电极11有通电发热之现象时亦不致因发热而产生胶质废料100引燃的缺点,可相对减少不必要的危险,成为一高安全性的结构体。如此结构另可有其他的实施形态;如图4、5所示为三相插头10的结构,从盖体22另伸出一座部23,以安放第三相电极11,以固定该电极11,使各电极11于壳体13成型前,可准确的固定。如图6所示,可以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制作成三叉形态,成为一多插头10的结构而达到多功能的设计。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在插头内部预设一预置装置,将电极事先装入并定位一次成型,既保证了电极定位准确又避免了在模压时电极内部渗入废胶料,且可免去了二次成型时发生的拉扯接线导致的电极位置不准及接线牢固受影响的缺点。故本技术能确保一次一体成型的插头不但具有施工上的方便性,省时省事,且更可提高施工成品的质量,并能确保使用上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插头结构,其中,插头内部设有电极,而电极末端接设有接线,其特征是:插头内之电极预先设于一预置装置内,再成型出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插头结构,其中,插头内部设有电极,而电极末端接设有接线,其特征是:插头内之电极预先设于一预置装置内,再成型出壳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插头结构,其特征是:预置装置包括有预置壳体,预置壳体上配合装有盖体以相互盖设,并将电极放置于其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插头结构,其特征是:预置装置的预置壳体在相对于电极处设有凹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进成
申请(专利权)人:邓进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