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175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提升通话效果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端,第一端连接互联网,用于接收和输出RTMP格式音频数据流,特定时长内的音频数据流形成数据块;第二端,第二端连接通信终端,用于接收和输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数据缓存区,用于缓存输入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并用于缓存待输出的由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转换为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对RTMP格式音频数据和RTP格式音频数据进行转换。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能够打通互联网数据和电话网络数据的互通,解决播放听觉延时问题并提升用户听觉效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提升通话效果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老年人普遍存在听力下降问题,在运用智能技术存在听力障碍的困难。且同时存在有需要关爱的非老年听障人士。在运用智能技术、实用通信终端或互联网通话时,普通的通话音频不能满足听障人士的需求。
[0004]为此,亟需一种开发出一种“AI助听”应用,辅助老年人及聋哑人的“无障碍通话”服务,解决听障人士因听力不佳导致“难以接电话,难以打电话”的通话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开发一种“AI助听”的听障应用,解决从电话大网采集的音频流和互联网(微信小程序)采集音频流互相兼容及提升播放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升通话效果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其包括:第一端,第一端连接互联网,用于接收和输出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实时消息传输协议)格式音频数据流,特定时长内的音频数据流形成数据块;第二端,第二端连接通信终端,用于接收和输出RTP(Real

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格式音频数据流;数据缓存区,用于缓存输入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并用于缓存待输出的由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转换为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对RTMP格式音频数据和RTP格式音频数据进行转换,其中,数据转换模块将由第一端输入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转换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由第二端输出,且数据转换模块将由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转换为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放入数据缓存区,再由第一端输出。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数据转换模块将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转换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时,两相邻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相差20毫秒时,RTP 格式音频数据的时间戳可增加320毫秒。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信终端向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的音频采样率为8Khz,音频数据流输入数据转换模块后,可由数据转换模块转换成44.1khz,再由第一端输出到互联网端。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互联网端采集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噪音大,数据转换模块可采用维纳滤波降噪算法进行降噪。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信终端向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为单声道,由数据转换模块可转换成双声道音频数据流。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信终端向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采样位数为
16bit,数据转换模块可转换成32bit。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互联网端可接入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通过 RTMP协议从数据缓存区里加载数据并使用,使用方式包括:播放、控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升通话效果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方法,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方法基于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实现,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包括:第一端,第一端连接互联网,用于接收和输出RTMP格式音频数据流,特定时长内的音频数据流形成数据块;第二端,第二端连接通信终端,用于接收和输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数据缓存区,用于缓存输入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并用于缓存待输出的由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转换为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对RTMP格式音频数据和RTP格式音频数据进行转换;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数据转换模块将由第一端输入的 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转换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由第二端输出;数据转换模块将由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转换为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放入数据缓存区,再由第一端输出。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数据转换模块将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转换为 RTP格式音频数据流时,两相邻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相差20毫秒时,RTP 格式音频数据的时间戳可增加320毫秒。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信终端向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的音频采样率为8Khz,音频数据流输入数据转换模块后,可由数据转换模块转换成44.1khz,再由第一端输出到互联网端。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互联网端采集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噪音大,数据转换模块可采用维纳滤波降噪算法进行降噪。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信终端向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为单声道,可由数据转换模块转换成双声道音频数据流。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信终端向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采样位数为16bit,数据转换模块可转换成32bit。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互联网端可接入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通过 RTMP协议从数据缓存区里加载数据并使用,使用方式包括:播放、控制。
[0020]因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提升通话效果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其包括:第一端,第一端连接互联网,用于接收和输出RTMP格式音频数据流,特定时长内的音频数据流形成数据块;第二端,第二端连接通信终端,用于接收和输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数据缓存区,用于缓存输入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并用于缓存待输出的由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转换为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对RTMP格式音频数据和RTP格式音频数据进行转换,其中,数据转换模块将由第一端输入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转换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由第二端输出,且数据转换模块将由第二端输入的 RTP格式音频数据流转换为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放入数据缓存区,再由第一端输出,所以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21]1.对来自通信终端(如:手机)的RTP数据和网络端(如:微信小程序)的RTMP数据做了转换处理,打通互联网数据和电话网络数据的互通。
[0022]2.RTP的数据包进行时间戳修复,解决播放听觉延时问题。
[0023]3.对微信小程序的音频流进行降噪处理,提升语音识别效果以及通话体验。
[0024]4.把手机终端的音频流由单声道转换成双声道,提升听觉效果。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图1是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和方法示意图。
[0027]图2是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升通话效果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互联网,用于接收和输出RTMP格式音频数据流,特定时长内的音频数据流形成数据块;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连接通信终端,用于接收和输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数据缓存区,用于缓存输入所述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并用于缓存待输出的由所述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转换为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对RTMP格式音频数据和RTP格式音频数据进行转换,其中,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将由所述第一端输入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转换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由所述第二端输出,且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将由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转换为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放入所述数据缓存区,再由所述第一端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将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转换为RTP格式音频数据流时,两相邻RTMP格式音频数据块相差20毫秒时,RTP格式音频数据的时间戳增加320毫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终端向所述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的音频采样率为8Khz,所述音频数据流输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后,由所述数据转换模块转换成44.1khz,再由第一端输出到所述互联网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其中,由互联网端采集的RTMP格式音频数据噪音大,所述数据转换模块采用维纳滤波降噪算法进行降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终端向所述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为单声道,由所述数据转换模块转换成双声道音频数据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终端向所述第二端输入的RTP格式音频数据流采样位数为16bit,所述数据转换模块转换成32bit。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系统,其中,互联网端接入微信小程序,所述微信小程序通过RTMP协议从所述数据缓存区里加载数据并使用,所述使用方式包括:播放、控制。8.一种用于提升通话效果的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方法,所述通信终端与互联网音频格式重塑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清源宋惕林马钰璐曹思佳周颜云陈家俊李井峰张品品李瑁赵峻毅段巍巍潘琳吴曾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