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住宅放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67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民用住宅放线车,属于建筑布线领域,目的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劳动力。包括车架、滚筒、中心轴和万向轮;滚筒的底端套装有底部挡板,滚筒的中部套装有中部挡板,滚筒的顶部套装有顶部挡板;底部挡板与滚筒固定连接,中部挡板沿滚筒轴向与滚筒活动连接,顶部挡板沿滚筒轴向与滚筒活动连接;由滚筒、底部挡板和中部挡板包围形成底部线圈放置区;由滚筒、中部挡板和顶部挡板包围形成顶部线圈放置区;滚筒套装于中心轴,并与中心轴活动连接,中心轴安装于车架顶部。滚筒绕中心轴转动退线,节约了劳动力。通过设置底部线圈放置区和顶部线圈放置区,使得一个滚筒能够放置上下两个线圈,能同时进行两种不同规格电线的施工,提高了穿线效率。了穿线效率。了穿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民用住宅放线车


[0001]本技术属于民用建筑布线工具领域,具体的是民用住宅放线车。

技术介绍

[0002]民用住宅电气工程中的现场穿线施工时,传统方式为:3人一组,从材料堆放点领料后,用两个斗车将电线及穿线辅助工具搬运至现场施工地点,将电线拆除包装放置在放线架上,一人负责拆装电线,一人负责挂线、送线,另外一人负责管内打牵引钢丝、拉线,施工完后将剩余电线搬至下一个施工点。由于每个房间通常有不同规格多根电线的敷设,用简易放线架更换不同规格电线,容易造成电线混乱,增加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民用住宅放线车,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劳动力。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民用住宅放线车,包括车架、滚筒装置和万向轮;所述滚筒装置包括中心轴和滚筒;所述滚筒的底端套装有底部挡板,滚筒的中部套装有中部挡板,滚筒的顶部套装有顶部挡板;所述底部挡板与滚筒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挡板沿滚筒轴向与滚筒活动连接,所述顶部挡板沿滚筒轴向与滚筒活动连接;由滚筒、底部挡板和中部挡板包围形成底部线圈放置区;由滚筒、中部挡板和顶部挡板包围形成顶部线圈放置区;所述滚筒套装于中心轴,并绕中心轴轴向与中心轴活动连接;所述中心轴沿竖向设置,其底端固定于车架顶部;所述万向轮安装于车架的底部。
[0005]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挡板与滚筒为一体成型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两端设置有外螺栓以及与中心轴螺纹配合连接的螺帽;
[0007]所述中心轴的底端穿过车架并与底端的螺帽螺纹连接;所述中心轴顶端的螺帽沿中心轴轴向位于顶部挡板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滚筒为尼龙滚筒。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呈中空的立方体状,包括方形的顶部框架、方形的底部框架和连接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四个角的立柱,由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和立柱包围形成用于放置线圈的中空区域,并设置有将取放线圈的与中空区域贯通的窗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框架呈方形,沿底部框架纵向,底部框架包括位于两端的底板和位于两块底板之间的一组连接杆,一组连接杆沿着底部框架横向等间距排成一排,各根连接杆一端与其中一块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底板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框架包括相互平行的前主横杆和后主横杆、两根相互平行的主纵杆和用于支撑滚筒装置的支撑台板;前主横杆、后主横杆和两根主纵杆顺次连接围成方框结构;在方框内设置有平行于后主横杆的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主纵杆固定连接;
[0012]两根主支撑杆偏向后主横杆设置,且两根主支撑杆以及后主横杆之间等间距设置;前主横杆、远离后主横杆的主支撑杆与两根主纵杆包围形成落空区;所述窗口包括所述
落空区;所述支撑台板设置于主支撑杆与后主横杆之间。
[0013]进一步的,一个支撑台板配置一套滚筒装置;在两根主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台板,后主横杆与临近后主横杆的主支撑杆之间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台板;所述滚筒装置的中心轴安装于支撑台板。
[0014]进一步的,各根主纵杆、底部框架以及两者之间的立柱包围形成方框区,在方框区内等间距分布有一列纵档杆,所述纵档杆平行于主纵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立柱固定连接;
[0015]后主横杆、底部框架以及两者之间的立柱包围形成方框区,在方框区内等间距分布有一列横档杆,所述横档杆平行于前主横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立柱固定连接;
[0016]前主横杆、底部框架以及两者之间的立柱包围形成方框区,在方框区内分布有数根横档杆,所述横档杆平行于前主横杆设置于立柱底部,两端分别与对应立柱固定连接;最上方的横档杆、前主横杆以及立柱之间包围形成空洞区,所述窗口包括空洞区。
[0017]进一步的,在车架的后侧设置有扶手。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民用住宅放线车,车架用于支撑滚筒装置,车架下面设置有万向轮,从而方便移动车架。
[0019]滚筒装置的滚筒用于套装电线线圈,中心轴安装于车架顶部,滚筒套装于中心轴上,滚筒两端的内壁与中心轴外壁之间设置有轴承,使得滚筒可绕中心轴转动,从而使得在牵引套装于滚筒上的电线时,滚筒绕中心轴转动,自动退线,从而顺利牵引电线,无需单独分配一名人员负责拆装电线,节约了劳动力。
[0020]滚筒上底部挡板、中部挡板和顶部挡板的设置,形成底部线圈放置区和顶部线圈放置区,使得一个滚筒能够放置上下两个线圈,能同时进行两种不同规格电线的施工,提高了穿线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中,车架1、底部框架1A、底板1A1、连接杆1A2、顶部框架1B、前主横杆1B1、后主横杆1B2、主纵杆1B3、支撑台板1B4、主支撑杆1B5、落空区1B6、立柱1C、纵档杆1C1、横档杆1C2、空洞区1C3、滚筒装置2、中心轴2A、滚筒2B、底部挡板2B1、中部挡板2B2、顶部挡板2B3、底部线圈放置区2B4、顶部线圈放置区2B5、万向轮3、扶手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0025]民用住宅放线车,如图1或图2所示,包括车架1、滚筒装置2和万向轮3;所述滚筒装置2包括中心轴2A和滚筒2B;所述滚筒2B的底端套装有底部挡板2B1,滚筒2B的中部套装有中部挡板2B2,滚筒2B的顶部套装有顶部挡板2B3;所述底部挡板2B1与滚筒2B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挡板2B2沿滚筒2B轴向与滚筒2B活动连接,所述顶部挡板2B3沿滚筒2B轴向与滚筒2B活动连接;由滚筒2B、底部挡板2B1和中部挡板2B2包围形成底部线圈放置区2B4;由滚筒2B、中部挡板2B2和顶部挡板2B3包围形成顶部线圈放置区2B5;所述滚筒2B套装于中心轴2A,并绕中心轴2A轴向与中心轴2A活动连接;所述中心轴2A沿竖向设置,其底端固定于车架1顶
部;所述万向轮3安装于车架1的底部。
[0026]本技术公开的民用住宅放线车,车架1用于支撑滚筒装置2,车架1下面设置有万向轮3,从而方便移动车架1。
[0027]滚筒装置2的滚筒2B用于套装电线线圈,中心轴2A安装于车架1顶部,滚筒2B套装于中心轴2A上,滚筒2B两端的内壁与中心轴2A外壁之间设置有轴承,使得滚筒2B可绕中心轴2A转动,从而使得在牵引套装于滚筒2B上的电线时,滚筒2B绕中心轴2A转动,自动退线,从而顺利牵引电线,无需单独分配一名人员负责拆装电线,节约了劳动力。
[0028]滚筒2B上底部挡板2B1、中部挡板2B2和顶部挡板2B3的设置,形成底部线圈放置区2B4和顶部线圈放置区2B5,使得一个滚筒2B能够放置上下两个线圈,能同时进行两种不同规格电线的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9]其中,中部挡板2B2沿滚筒2B轴向与滚筒2B活动连接,是指中部挡板2B2可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民用住宅放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滚筒装置(2)和万向轮(3);所述滚筒装置(2)包括中心轴(2A)和滚筒(2B);所述滚筒(2B)的底端套装有底部挡板(2B1),滚筒(2B)的中部套装有中部挡板(2B2),滚筒(2B)的顶部套装有顶部挡板(2B3);所述底部挡板(2B1)与滚筒(2B)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挡板(2B2)沿滚筒(2B)轴向与滚筒(2B)活动连接,所述顶部挡板(2B3)沿滚筒(2B)轴向与滚筒(2B)活动连接;由滚筒(2B)、底部挡板(2B1)和中部挡板(2B2)包围形成底部线圈放置区(2B4);由滚筒(2B)、中部挡板(2B2)和顶部挡板(2B3)包围形成顶部线圈放置区(2B5);所述滚筒(2B)套装于中心轴(2A),并绕中心轴(2A)轴向与中心轴(2A)活动连接;所述中心轴(2A)沿竖向设置,其底端固定于车架(1)顶部;所述万向轮(3)安装于车架(1)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住宅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挡板(2B1)与滚筒(2B)为一体成型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住宅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2A)两端设置有外螺栓以及与中心轴(2A)螺纹配合连接的螺帽;所述中心轴(2A)的底端穿过车架(1)并与底端的螺帽螺纹连接;所述中心轴(2A)顶端的螺帽沿中心轴(2A)轴向位于顶部挡板(2B3)上方。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民用住宅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B)为尼龙滚筒。5.如权利要求1或2或2所述的民用住宅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呈中空的立方体状,包括方形的顶部框架(1B)、方形的底部框架(1A)和连接顶部框架(1B)和底部框架(1A)四个角的立柱(1C),由顶部框架(1B)、底部框架(1A)和立柱(1C)包围形成用于放置线圈的中空区域,并设置有将取放线圈的与中空区域贯通的窗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民用住宅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1A)呈方形,沿底部框架(1A)纵向,底部框架(1A)包括位于两端的底板(1A1)和位于两块底板(1A1)之间的一组连接杆(1A2),一组连接杆(1A2)沿着底部框架(1A)横向等间距排成一排,各根连接杆(1A2)一端与其中一块底板(1A1)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底板(1A1)相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民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李勇辜文浩余浚平王洪建李其生王安平曹正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西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