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滑块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66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滑块控制阀,其包括有:阀体组件,活塞和两个滑块。阀体组件内具有容纳腔,阀体组件上开有第一控制口、第二控制口、出气口A、出气口B、回气口C、回气口D和气源口。活塞位于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为相互密封的第一控制腔、第二控制腔和连通腔,第一控制口与第一控制腔相连通,第二控制口与第二控制腔相连通,出气口A、出气口B、回气口C、回气口D和气源口与连通腔相连通。活塞沿轴线方向具有两个凹槽。每一滑块的顶部分别卡设于一个凹槽内,滑块的底部具有与连通腔相隔离的弧形槽,一滑块正对出气口A和回气口C,另一滑块正对出气口B和回气口D。利用双滑块结构能够实现磨损自动补偿,从而避免控制阀产生泄漏。从而避免控制阀产生泄漏。从而避免控制阀产生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滑块控制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滑块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能够控制雨刮器控制换向和摆频,气动控制阀被广泛地应用于机车系统。现有的气动控制阀采用滑柱形式,容易产生泄漏,效果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雨刮器的控制阀容易产生泄漏、使用寿命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双滑块控制阀。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双滑块控制阀,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
[0006]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内具有容纳腔,所述阀体组件上开有第一控制口、第二控制口、出气口A、出气口B、回气口C、回气口D和气源口;
[0007]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相互密封的第一控制腔、第二控制腔和连通腔,所述第一控制口与所述第一控制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口与所述第二控制腔相连通,所述出气口A、所述出气口B、所述回气口C、所述回气口D和所述气源口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活塞沿轴线方向具有两个凹槽;
[0008]两个滑块,每一所述滑块的顶部分别卡设于一个所述凹槽内,所述滑块的底部具有与所述连通腔相隔离的弧形槽,一块所述滑块正对所述出气口A和所述回气口C,另一块所述滑块正对所述出气口B和所述回气口D;
[0009]所述第一控制口通气时,所述出气口A和所述回气口C与所述弧形槽相连通,所述出气口B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回气口D断开;所述第二控制口通气时,所述出气口B和所述回气口D与所述弧形槽相连通,所述出气口A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回气口C断开。
[0010]较佳地,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和两个分配板,所述阀体上开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分配板分别密封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一个所述分配板上开有所述出气口A和所述回气口C,另一个所述分配板上开有所述出气口B和所述回气口D。
[0011]较佳地,所述分配板与所述安装孔的连接位置设有密封圈。
[0012]较佳地,所述阀体的端部开有端口,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连接于所述端口,所述端盖组件上分别有同轴设置的控制口和配合口,所述双滑块控制阀还包括控制活塞与弹簧,所述控制活塞包括杆部与帽部,所述杆部位于所述配合口内,所述杆部能够抵接于所述活塞的端部,所述帽部与所述端盖组件的侧壁密封连接并正对所述控制口,所述弹簧套于所述杆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按压于所述帽部与所述端盖组件。
[0013]较佳地,所述帽部开有环形槽,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环形槽内。
[0014]较佳地,所述端盖组件包括密封连接的端盖和控制活塞套,所述控制口位于所述端盖上,所述配合口位于所述控制活塞套上,所述活塞与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端盖和所述控
制活塞套形成的空腔内。
[0015]较佳地,所述配合口的内侧具有环形台阶,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环形台阶内。
[0016]较佳地,所述活塞的两端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Y型密封圈,所述Y型密封圈按压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
[0017]较佳地,所述活塞的两端安装有缓冲垫。
[0018]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
[0019]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利用双滑块结构能够实现磨损自动补偿,从而避免控制阀产生泄漏,提高了控制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双滑块控制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双滑块控制阀的局部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阀体组件100
[0024]阀体110
[0025]容纳腔111
[0026]第一控制腔112
[0027]第二控制腔113
[0028]连通腔114
[0029]第一控制口115
[0030]第二控制口116
[0031]安装孔117
[0032]端口118
[0033]分配板120
[0034]出气口A121
[0035]出气口B122
[0036]回气口C123
[0037]回气口D124
[0038]气源口125
[0039]密封圈126
[0040]端盖组件130
[0041]控制口131
[0042]配合口132
[0043]端盖133
[0044]控制活塞套134
[0045]环形台阶135
[0046]活塞200
[0047]凹槽210
[0048]密封槽220
[0049]Y型密封圈230
[0050]缓冲垫240
[0051]滑块300
[0052]弧形槽310
[0053]控制活塞400
[0054]杆部410
[0055]帽部420
[0056]环形槽421
[0057]弹簧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
[0059]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双滑块控制阀,其包括有:阀体组件100,活塞200和两个滑块300。阀体组件100内具有容纳腔111,阀体组件100上开有第一控制口115、第二控制口116、出气口A121、出气口B122、回气口C123、回气口D124和气源口125。活塞200位于容纳腔111内并将容纳腔111分隔为相互密封的第一控制腔112、第二控制腔113和连通腔114,第一控制口115与第一控制腔112相连通,第二控制口116与第二控制腔113相连通,出气口A121、出气口B122、回气口C123、回气口D124和气源口125与连通腔114相连通。活塞200沿轴线方向具有两个凹槽210。每一滑块300的顶部分别卡设于一个凹槽210内,滑块300的底部具有与连通腔114相隔离的弧形槽310,一块滑块300正对出气口A121和回气口C123,另一块滑块300正对出气口B122和回气口D124。第一控制口115通气时,出气口A121和回气口C123与弧形槽310相连通,出气口B122与连通腔114相连通,回气口D124断开;第二控制口116通气时,出气口B122和回气口D124与弧形槽310相连通,出气口A121与连通腔114相连通,回气口C123断开。
[0060]在本方案中,双滑块控制阀的出气口A121和出气口B122分别连接于执行气缸的两端,回气口C123和回气口D124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第一控制口115有控制信号时,第一控制口115的气压将推动活塞200带着两个滑块300向右移动,此时出气口A121和回气口C123与弧形槽310相连通,即,连接于出气口A121和回气口C123的执行气缸的一端气压与外部空气一致;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滑块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内具有容纳腔,所述阀体组件上开有第一控制口、第二控制口、出气口A、出气口B、回气口C、回气口D和气源口;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相互密封的第一控制腔、第二控制腔和连通腔,所述第一控制口与所述第一控制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口与所述第二控制腔相连通,所述出气口A、所述出气口B、所述回气口C、所述回气口D和所述气源口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活塞沿轴线方向具有两个凹槽;两个滑块,每一所述滑块的顶部分别卡设于一个所述凹槽内,所述滑块的底部具有与所述连通腔相隔离的弧形槽,一块所述滑块正对所述出气口A和所述回气口C,另一块所述滑块正对所述出气口B和所述回气口D;所述第一控制口通气时,所述出气口A和所述回气口C与所述弧形槽相连通,所述出气口B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回气口D断开;所述第二控制口通气时,所述出气口B和所述回气口D与所述弧形槽相连通,所述出气口A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回气口C断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块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和两个分配板,所述阀体上开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分配板分别密封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一个所述分配板上开有所述出气口A和所述回气口C,另一个所述分配板上开有所述出气口B和所述回气口D。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锦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气动成套公司三分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