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147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模块、转动柱、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过滤模块内具有第一通道、回转空间、第二通道、排污通道,以及阀体;回转空间具有回转轴线;第一通道、回转空间以及第二通道依次连通,排污通道连接在第二通道上,阀体设于排污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交汇处;转动柱转动设置在回转空间内;第一过滤网设于转动柱的侧面上;第二过滤网设于转动柱的侧面上并与第一过滤网间隔设置;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将回转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冲洗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避免杂物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处堆积,提高本实施例的装置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园林景观内的植被浇灌用水多为城市再生水,即采用工业处理手段初步净化后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城市废水。
[0003]此类城市再生水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某种程度上并不适宜直接浇灌园林景观内的植被。
[0004]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设置过滤器对城市废水进行过滤后,才可用于灌溉。
[0005]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中的滤网在长时间的使用下,滤网的入流面会堆积大量的废弃物,导致滤网的过滤效果变差,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模块、转动柱、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过滤模块内具有第一通道、回转空间、第二通道、排污通道,以及阀体;所述回转空间具有回转轴线,所述回转空间为绕所述回转轴线设置的回转结构;所述第一通道、回转空间以及第二通道依次连通,排污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二通道上,所述阀体设于所述排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交汇处;转动柱转动设置在所述回转空间内;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回转轴线同轴设置;第一过滤网内设有用于吸附有机物的第一吸附层;所述第一过滤网设于所述转动柱的侧面上;第二过滤网内设有用于吸附有机物的第二吸附层;所述第二过滤网设于所述转动柱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过滤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将所述回转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转动柱的侧面上的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所述第三过滤网内设有用于吸附有机物的第三吸附层,所述第四过滤网内设有用于吸附有机物的第四吸附层;所述第三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并将所述第一区域分割为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四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并将所述第一区域分割为第三子区域和第四子区域。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中心对称,所述第三过滤网和所述第四过滤网中心对称。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第一前段和第一后段,所述第一后段连接在所述转动柱上,所述第一前段与第一后段形成夹角;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第二前段和第二后段,所述第二后段连接在所述转动柱上,所述第二前段与第二后段形成夹角;所述第三过滤网包括第三前段和第三后段,所述第三后段连接在所述转动柱上,所述第三前段与第三后段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前段和第三前段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四过滤网包括第四前段和第四后段,所述第四后段连接在所述转动柱上,所述第四前段与第四后段形成夹角;所述
第二前段和第四前段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入流段,所述入流段连通至所述回转空间内;所述第二通道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出流段,所述出流段连通至所述回转空间内;所述第一前段和所述第三前段之间的直线距离等于所述入流段的宽度,所述第二前段和所述第四前段之间的直线距离等于所述出流段的宽度。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柱转动。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具有用于将水输送至园林景观处并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供水通道。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层和所述第二吸附层内分别填充有生物碳。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间隔150
°
至200
°
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间隔180
°
设置。
[001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转动柱等结构,使得城市废水能够分别从不同表面流入至第一过滤网内,也可以从不同表面流入至第二过滤网内,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起到冲洗的效果,从而避免杂物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处堆积,造成过滤效果不好,以提高本实施例的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的过滤时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以及转动柱的放大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的排污时的示意图。
[0022]图中,1、过滤模块;11、第一通道;111、入流段;12、回转空间;13、第二通道;131、出流段;14、排污通道;15、阀体;2、转动柱;3、第一过滤网;31、第一前表面;32、第一后表面;33、第一前段;34、第一后段;4、第二过滤网;41、第二前表面;42、第二后表面;43、第二前段;44、第二后段;5、第三过滤网;6、第四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模块,内具有第一通道、回转空间、第二通道、排污通道,以及阀体;所述回转空间具有回转轴线,所述回转空间为绕所述回转轴线设置的回转结构;所述第一通道、回转空间以及第二通道依次连通,排污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二通道上,所述阀体设于所述排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交汇处;转动柱,转动设置在所述回转空间内;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回转轴线同轴设置;第一过滤网,内设有用于吸附有机物的第一吸附层;所述第一过滤网设于所述转动柱的侧面上;以及第二过滤网,内设有用于吸附有机物的第二吸附层;所述第二过滤网设于所述转动柱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过滤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将所述回转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转动柱的侧面上的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所述第三过滤网内设有用于吸附有机物的第三吸附层,所述第四过滤网内设有用于吸附有机物的第四吸附层;所述第三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并将所述第一区域分割为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四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并将所述第一区域分割为第三子区域和第四子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中心对称,所述第三过滤网和所述第四过滤网中心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林景观用水清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第一前段和第一后段,所述第一后段连接在所述转动柱上,所述第一前段与第一后段形成夹角;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第二前段和第二后段,所述第二后段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兵朱淑珍徐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