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139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容器和毁形机构,毁形机构设置于放置容器内;放置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放入口和盖体,放入口设置于容器本体的顶部,盖体盖置于容器本体顶层上;自动感应系统,自动感应系统包括感应元件和控制器,感应元件和控制器耦合连接,感应元件设置于盖体上,控制器设置于容器本体内,控制器与毁形机构连通;开合机构,开合机构设置于放置容器上,开合机构与控制器连通控制放入口的打开或者关闭。解决了医疗废物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医疗废物被非法转移、非法倒卖,以及被随意丢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医疗废物就地毁形、消毒,有效地避免了传染源扩散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废物又称为医疗垃圾,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分类方法,医疗废物主要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等。医疗废物不但含、有大量的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而且其本身还极易腐败变质,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对水、土、空气造成污染,甚至会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和爆发。
[0003]特别是目前新冠肺炎尚未完全控制的形势下,如何科学、合理的处理医疗废物,尤为重要。
[0004]目前各类医疗废物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医疗废物的处置存在以下问题:医院自身管理力度不够,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源头分类、包装、贴标、登记、暂存等不规范;对医疗废物监管不当,导致部分医疗废物(输液管、输液瓶、针筒等)被非法转移,非法倒卖;医疗废物布点不均匀(例如各市、县、区、乡、镇),给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工作造成不便;缺少运输过程监管,同时运输工具不规范、运送人员不固定,易出现随意丢弃的现象。
[0005]因此,开发设计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以解决医疗废物处理不及时、医疗废物被非法转移、倒卖或者缺少运输过程监管而导致高风险的传染源扩散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医疗废物需统一运输到医疗废物处理点,收集医疗废物或者运输过程容易被非法转移、非法倒卖、随意丢弃而导致的传染源扩散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包括:放置容器和毁形机构,所述毁形机构设置于所述放置容器内;
[0009]所述放置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放入口和盖体,所述放入口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盖体盖置于所述容器本体顶层上;
[0010]自动感应系统,所述自动感应系统包括感应元件和控制器,所述感应元件和所述控制器耦合连接,所述感应元件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毁形机构连通;
[0011]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放置容器上,所述开合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通控制所述放入口的打开或者关闭。
[0012]进一步地,所述毁形机构,包括第一毁形单元和第二毁形单元,所述第一毁形单元和所述第二毁形单元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内,且所述第一毁形单元和所述第二毁形单元咬
合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对开门、伸缩气缸、主动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滑动组件,所述对开门的两个门扇分别设置于所述放入口的内侧缘,且所述对开门的两个门扇分别与所述容器本体顶部内面铰接;所述主动轮设置于所述伸缩气缸伸缩杆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对开门中的一个门扇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形成弯角支架,所述弯角支架角部与所述容器本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内侧端与所述伸缩气缸伸缩杆铰接;
[0014]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滑槽(和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且所述滑块卡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对开门的内面,所述滑槽沿所述对开门的外侧缘向内延伸;
[0015]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滑动组件均对称地设置2个。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消毒机构连通;
[0017]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消毒液储存容器、抽液泵、液体传送管和消毒液喷枪,所述消毒液储存容器、抽液泵和液体传送管依次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内,所述消毒液喷枪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所述消毒液喷枪穿入所述容器本体内且与所述液体传送管连通;所述消毒液喷枪设置喷头,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消毒液喷枪的底端。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内,所述负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通;
[0019]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负压泵和负压送风系统,所述负压泵和所述负压送风系统连接。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中部,所述观察窗口上设置玻璃或塑料透明层。
[0021]进一步地,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上。
[0022]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液喷枪的喷头朝向所述容器本体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消毒机构设置4组,4组所述消毒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顶层的角部。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毁形废物储存盒,所述毁形废物储存盒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内部底层;
[0024]所述毁形废物储存盒与所述容器本体滑动连接;
[0025]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毁形废物储存盒内部的外侧端。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和所述毁形废物储存盒外侧面连接端,所述卡扣机构打开,所述毁形废物储存盒沿所述容器本体向内或者向外滑动;所述卡扣机构锁定,所述毁形废物储存盒卡固于所述容器本体上。
[0027]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28]一、在处理医疗废物的过程中,通过自动感应系统,设置在盖体上的感应元件感应到医疗废物后,将盖体打开,同时启动控制器,开合机构开启,设置在容器本体顶部的对开门打开,将医疗废物投入至容器本体内后,毁形机构将其毁形,有效地杜绝了医疗废物的非法转移或者非法倒卖,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病原体的广泛传播,整个处理过程实现无接触的处理方式,避免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造成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0029]二、设置消毒机构,在对医疗废物进行毁形的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进一步的防止病原体的广泛传播。
[0030]三、设置负压机构,防止医疗废物所携带的病原体扩散至室内环境中。
[0031]四、设置观察窗口,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观察医疗废物处理情况。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33]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容器(1)和毁形机构(2),所述毁形机构(2)设置于所述放置容器(1)内;所述放置容器(1)包括容器本体(11)、放入口(12)和盖体(13),所述放入口(12)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1)的顶部,所述盖体(13)盖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1)顶层上;自动感应系统(3),所述自动感应系统(3)包括感应元件(31)和控制器(32),所述感应元件(31)和所述控制器(32)耦合连接,所述感应元件(31)设置于所述盖体(13)上,所述控制器(32)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1)内,所述控制器(32)与所述毁形机构(2)连通;开合机构(5),所述开合机构(5)设置于所述放置容器(1)上,所述开合机构(5)与所述控制器(32)连通控制所述放入口(12)的打开或者关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毁形机构(2),包括第一毁形单元(21)和第二毁形单元(22),所述第一毁形单元(21)和所述第二毁形单元(22)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1)内,且所述第一毁形单元(21)和所述第二毁形单元(22)咬合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染科消毒物品毁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5)包括对开门(51)、伸缩气缸(52)、主动轮(53)、第一连接杆(54)、第二连接杆(55)和第一滑动组件(56),所述对开门(51)的两个门扇分别设置于所述放入口(12)的内侧缘,且所述对开门(51)的两个门扇分别与所述容器本体(11)顶部内面铰接;所述主动轮(53)设置于所述伸缩气缸(52)伸缩杆(521)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54)的上端与所述对开门(51)中的一个门扇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5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5)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形成弯角支架(57),所述弯角支架(57)角部与所述容器本体(11)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5)内侧端与所述伸缩气缸(52)伸缩杆(521)铰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56)包括滑槽(561)和滑块(562),所述滑块(562) 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4)的上端,且所述滑块(562)卡置于所述滑槽(561)内,所述滑槽(561)设置于所述对开门(51)的内面,所述滑槽(561)沿所述对开门(51)的外侧缘向内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杆(54)、第二连接杆(55)和第一滑动组件(56)均对称地设置2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消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婧李睿麻晓利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儿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