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式深井潜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32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式深井潜水泵,包括泵体,泵体外壁下侧设置有防堵装置,防堵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圆筒下端设置有滤孔罩,圆筒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每个支撑架远离圆筒内壁一端均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上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柔性清洁条,紧贴每个柔性清洁条前端设置有过滤网板,过滤网板卡接有环形定位槽,环形定位槽外壁与圆筒内壁相互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可以确保潜水泵在抽水的过程中,进水口不会出现堵塞现象,避免了对抽取液体速度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较强。性较强。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式深井潜水泵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潜水泵的
,具体为一种防堵塞式深井潜水泵。

技术介绍

[0002]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热水潜水泵用于温泉洗浴,还可适用于从深井中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山区人畜用水,亦可供中央空调冷却、热泵机组、冷泵机组、城市、工厂、铁路、矿山、工地排水使用,一般流量可以达到5~650m3/h、扬程可达到10

550米。
[0003]在如今现有的深井潜水泵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1580970.9申请文案的技术结构中,包括深井潜水泵本体、固定外壳、抽水进口、喷水孔、长输水管、短输水管、潜水管、潜水电机和转动轴,所述深井潜水泵本体的外侧设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设有抽水进口,所述固定外壳的外侧分布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的中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中间的滑动轨道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设有橡胶垫板;所述深井潜水泵本体由长输水管、短输水管、潜水管、潜水电机和吸水口组成,所述深井潜水泵本体的顶部设有长输水管,所述长输水管的底部设有短输水管,该装置虽然实现了深井提水的功能,但是抽水进口容易堵塞,影响液体的流动速度,降低取水的工作效率。
[0004]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防堵装置,从而可以确保潜水泵在抽水的过程中,进水口不会出现堵塞现象,避免了对抽取液体速度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式深井潜水泵,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防堵塞式深井潜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外壁下侧设置有防堵装置,所述防堵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上端与泵体外壁下侧相互连接,所述圆筒下端设置有滤孔罩,所述圆筒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远离圆筒内壁一端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上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柔性清洁条,紧贴每个所述柔性清洁条前端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卡接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槽外壁与圆筒内壁相互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外壁下侧与圆筒上端之间呈啮合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外壁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
[0010]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出水口两侧均设置有绳索拉环,每个所述绳索拉环下端均与泵体外壁上侧相互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泵体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把手。
[0012]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外壁一侧设置有出线盒,所述出线盒的接口位置设置有电缆线。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滤孔罩上的孔径大于过滤网板上的孔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通过防堵装置,实现了可以确保潜水泵在抽水的过程中,进水口不会出现堵塞现象,避免了对抽取液体速度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较强,通过绳索拉环,实现了与绳索绑定,通过泵体与圆筒之间的啮合连接,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直接将防堵装置从泵体上拆卸下来,通过滤孔罩和过滤网板,实现了对深井中的液体进行两次过滤。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泵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防堵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圆筒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0021]图中:1、泵体;11、出线盒;12、电缆线;13、把手;14、出水口;15、绳索拉环;16、进水口;2、防堵装置;21、圆筒;22、滤孔罩;23、支撑架;24、电机;25、转动支架;26、柔性清洁条;27、环形定位槽;28、过滤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着重参照附图1

4,一种防堵塞式深井潜水泵,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外壁下侧设置有防堵装置2,所述防堵装置2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21,所述圆筒21上端与泵体1外壁下侧相互连接,所述圆筒21下端设置有滤孔罩22,所述圆筒21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23,每个所述支撑架23远离圆筒21内壁一端均设置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支架25,所述转动支架25上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柔性清洁条26,紧贴每个所述柔性
清洁条26前端设置有过滤网板28,所述过滤网板28卡接有环形定位槽27,所述环形定位槽27外壁与圆筒21内壁相互连接。
[0026]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述泵体1外壁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出水口14和进水口16,通过进水口16和出水口14,实现了对液体的导入和导出,靠近所述出水口14两侧均设置有绳索拉环15,每个所述绳索拉环15下端均与泵体1外壁上侧相互连接,通过绳索拉环15,实现了与绳索绑定,所述泵体1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把手13,通过把手13,实现了为工作人员提供着力点,方便了泵体1的移动,所述泵体1外壁一侧设置有出线盒11,所述出线盒11的接口位置设置有电缆线12,通过电缆线12,实现了对电流的导入。
[0027]请着重参照附图2和附图3,所述泵体1外壁下侧与圆筒21上端之间呈啮合连接,通过泵体1与圆筒21之间的啮合连接,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直接将防堵装置2从泵体1上拆卸下来,所述滤孔罩22上的孔径大于过滤网板28上的孔径,通过滤孔罩22和过滤网板28,实现了对深井中的液体进行两次过滤。
[0028]本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0029]首先将装置整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然后检查装置整体内的各个器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式深井潜水泵,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外壁下侧设置有防堵装置(2),所述防堵装置(2)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21),所述圆筒(21)上端与泵体(1)外壁下侧相互连接,所述圆筒(21)下端设置有滤孔罩(22),所述圆筒(21)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23),每个所述支撑架(23)远离圆筒(21)内壁一端均设置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支架(25),所述转动支架(25)上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柔性清洁条(26),紧贴每个所述柔性清洁条(26)前端设置有过滤网板(28),所述过滤网板(28)卡接有环形定位槽(27),所述环形定位槽(27)外壁与圆筒(21)内壁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式深井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外壁下侧与圆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同文张帮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一泵水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