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俊专利>正文

一种木工压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17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刨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工压刨床,包括刨床本体、加工组件,加工组件上端开设有圆形通孔,加工组件上通过圆形通孔可拆卸连接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旋转手柄和壳体,旋转手柄的底壁上安装有第一螺纹杆,壳体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螺纹杆贯穿贴板并螺旋插接在第一滑块上,且螺纹杆转动安装在贴板上,壳体的底端活动插设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在加工组件上设置有压紧机构,解决了木板在进行面刨加工时后端会翘起的问题,被压紧的压筒上安装有刀具,压筒内开设有贯通孔,通过调整转动轴嵌入的贯通孔来达到替换刀具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备的安全性。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工压刨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刨床设备
,具体为一种木工压刨床。

技术介绍

[0002]压刨床是一种对木板的表面刨削的设备,使木板的表面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通常刨刀由刀轴和设置在刀轴表面的刀片组成,刀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刨床的机架上,其一端通过电机驱动,刀轴带动刀片转动,刀片对木板的表面刨削。
[0003]在压刨床进行工作时,刀轴带动刨刀进行转动,木板通过送料机构与刨刀进行面刨加工,当木板前端首次与刨刀进行接触时,木板后端会翘起,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大多数木工压刨床缺少对木板进行压紧的措施,都是通过人工按压木板进行面刨加工,木板极容易产生晃动,严重影响了木料的面刨加工质量,更换刀具时,人员需要手动装卸刀具,直接接触刀具有被划伤的风险。
[0004]为此,现提出一种木工压刨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工压刨床,用于解决木工压刨床缺少对木板进行压紧的措施,人工进行按压的情况,并且使使用者避免直接接触拆卸刀具,提高安全系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工压刨床,包括包括刨床本体、加工组件,加工组件上端开设有圆形通孔,加工组件上通过圆形通孔可拆卸连接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旋转手柄和壳体,壳体的顶端设有贴板,旋转手柄的底壁上安装有螺纹杆,壳体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螺纹杆贯穿贴板并螺旋插接在第一滑块上,且螺纹杆转动安装在贴板上,壳体的底端活动插设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二滑块可拆卸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压筒。在加工组件上设置有压紧机构,解决了木板在进行面刨加工时后端会翘起的问题,不再需要人工按压木板,其次,压紧机构可通过调节旋转手柄对不同厚度的木板压紧进行面刨加工,提高了木材的面刨加工质量,压紧机构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装置内部的弹簧在使用过久后松弛以及在元件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或者维修,压筒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贯穿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用于带动压筒进行偏心转动,转动轴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关于压筒对称设置,连接环上螺纹连接有配重装置,配重装置用于在压筒偏心运动时提供反向的平衡力,使整体机构更加稳定。
[0007]具体的,加工组件的顶壁上设有位于圆形通孔外侧的垫圈和多个弧形口,弧形口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口一端开设有插孔,贴板的底端设有多个圆形卡柱,圆形卡柱通过插孔进入弧形口内壁与弧形槽相配合。
[0008]具体的,圆形卡柱进入弧形口与弧形槽的配合,使得压紧机构和之间的拆卸更加方便,加工组件顶端设置垫圈,垫圈使得圆形卡柱与弧形槽之间抵住,让圆形卡柱与弧形槽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使得圆形卡柱和弧形槽之间的配合更加牢固。
[0009]具体的,第一滑块的底端安装有活动插设在第二滑块顶端的限位杆,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设置限位杆,不会使第一滑块发生晃动,可保持第一滑块在壳体内稳定滑动,进一步使弹簧的产生的压紧力始终保持竖直方向,不会使弹簧发生扭曲。
[0010]具体的,第一滑块上设有限位块,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螺纹杆螺旋插接在第一滑块上,因此螺纹杆转动会给第一滑块施加螺旋驱动力,由于受限位块的限制,第一滑块只能在壳体的内壁上下活动,提高第一滑块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能够顺利调节。
[0011]具体的,压筒为偏心轮,压筒上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中心在以压筒轴心为圆心的圆环上,且贯穿孔与转动轴尺寸相匹配,转动轴用于带动压筒进行偏心转动。
[0012]具体的,压筒侧壁开设有若干刀具槽,刀具槽上安装有刨刀,刀具槽数量与贯穿孔的数量对应相等,每条刨刀与一个贯穿孔相对应,刀具槽与压筒底面垂直,刀具槽所在直线和对应距离最远贯穿孔圆心与压筒圆心的连线在同一平面上,需要更换刀具时,将转动轴拆卸下来,重新嵌入与所需刨刀对应距离最远的贯穿孔。
[0013]具体的,转动轴的两端均贯穿压筒并活动插设在压板的两侧,转动轴的两端均设有螺纹,转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螺母,转动轴贯穿压筒,使得压筒可进行旋转,转动轴两端的安装有螺母,可对压筒进行拆卸,在刨削不同种类的木板时,可根据木板的材质,更换转动轴嵌入的贯穿孔,如当转动轴嵌入压筒一侧的贯穿孔时,转动轴转动时压筒整体重心向另一侧偏移,压筒另一侧贯穿孔所对应的刨刀转动时转动半径变大,原本的刨刀转动半径变小,压筒另一侧贯穿孔所对应的刨刀从而能够接触木板进行加工,以达到调整刨削刀具的目的。以达到调整刨削刀具的目的。
[0014]具体的,配重装置包括第二螺纹杆和配重块,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连接环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配重块螺纹连接,配重块可叠加安装,方便调整配重质量,使用时,根据使用刨刀更换配重装置螺纹连接的位置,将配重装置安装在与刨刀所在刀具槽相反的方向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在加工组件上设置有压紧机构,解决了木板在进行面刨加工时后端会翘起的问题,不再需要人工按压木板,其次,压紧机构可通过调节旋转手柄对不同厚度的木板压紧进行面刨加工,提高了木材的面刨加工质量,并且更换需要更换刀具时,不需要使用者将刀具卸下,只需将转动轴嵌入与刀具相对的贯穿孔中,再调整配重装置即可,避免人员直接接触划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紧机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工组件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动轴与压筒配合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压筒侧视图。
[0022]图中:1、刨床本体;2、加工组件;3、进料组件;4、压紧机构;401、旋转手柄;402、第一滑块;403、弹簧;404、第二滑块;405、压板;406、转动轴;407、圆形卡柱;408、限位块;409、
壳体;4010、贴板;4011、压筒;4012、第一螺杆;4013、贯穿孔;4014、连接环;4015、刀具槽;4016、刨刀;5、弧形口;6、弧形槽;7、垫圈;8、配重装置;801、第二螺纹杆;802、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工压刨床,包括刨床本体(1)、加工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2)上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加工组件(2)上通过圆形通孔可拆卸连接有压紧机构(4),所述压紧机构(4)包括旋转手柄(401)和壳体(409),壳体(409)的顶端设有贴板(4010),所述旋转手柄(401)的底壁上安装有第一螺纹杆(4012),所述壳体(40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402),所述第一螺纹杆(4012)贯穿所述贴板(4010)并螺旋插接在第一滑块(402)上,且所述第一螺纹杆(4012)转动安装在贴板(4010)上,所述壳体(409)的底端活动插设有第二滑块(404),所述第一滑块(402)和第二滑块(404)之间连接有弹簧(403),所述第二滑块(404)可拆卸连接有压板(405),所述压板(405)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压筒(4011),所述压筒(4011)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4013),所述贯穿孔(4013)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06),所述转动轴(406)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014),所述连接环(4014)关于压筒(4011)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环(4014)上螺纹连接有配重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工压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2)的顶壁上设有位于圆形通孔外侧的垫圈(7)和多个弧形口(5),所述弧形口(5)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口(5)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贴板(4010)的底端设有多个圆形卡柱(407),所述圆形卡柱(407)通过插孔进入弧形口(5)内壁与弧形槽(6)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工压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05)上端设有圆形槽(4012),所述圆形槽(4012)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4013),两个侧槽(4013)的底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406),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钟尚军
申请(专利权)人:罗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