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口腔检查的扩张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扩张固定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耳鼻喉科口腔检查的扩张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咽喉科,是由耳鼻咽喉科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临床医学,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把耳科、鼻科、喉科、咽喉科等合并,统一命名为耳鼻咽喉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人工耳蜗及鼻内镜等技术发展,耳鼻咽喉科向头颈外科延伸,国际上正式把耳鼻咽喉科学更名为耳鼻咽喉科,现代耳鼻咽喉科包含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及其相关头颈区域外科学的全部内容,而在耳鼻喉科中,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口腔进行检查,往往需要使用扩张固定装置使患者长时间保持口腔最大限度的张开。
[0003]现有的扩张固定装置结构较为简单:
[0004]1)传统装置的扩张幅度是一定的,虽然能够保持患者口腔张开,但对口腔的支撑高度及宽度无法调节,其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实用性较差,同时装置在口腔内无法进一步固定,导致其易在口腔内松脱;
[0005]2)所使用的固定板内侧没有安置照明灯,其无法在患者口腔张开时为医护人员提供明亮的视野,给医护人员的检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耳鼻喉科口腔检查的扩张固定装置。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耳鼻喉科口腔检查的扩张固定装置,包括 >[0008]固定板,用于抵在人体口腔处的所述固定板内侧面中央对称开设有两个安置槽,且所述安置槽内安装有能够转动的正反螺纹杆;以及
[0009]U型板,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外侧面中央处,且其开口朝向左右两侧,同时其侧板外侧中央设置有第二连接耳;以及
[0010]螺纹调节杆,其内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板内的固定板上,且其外端连接有旋钮;以及
[0011]扩张杆,其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U型板的第二连接耳处,且其内侧通过连杆与所述螺纹调节杆上套接的活动环进行连接;以及
[0012]咬合槽,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内侧的安置槽内,其能过辅助患者对装置进行咬紧固定。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环上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连接耳,且活动环与螺纹调节杆呈螺纹转动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张杆呈弯折状,所述扩张杆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扩张杆内侧固定有第三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且扩张杆在U型板外侧通过活动环和连杆呈翻转式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咬合槽呈弧形槽状,且咬合槽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咬合槽外侧中央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正反螺纹杆呈螺纹转动连接,且咬合槽通过连接块和正反螺纹杆在固定板的安置槽内做相向运动。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内侧面中心固定安置有照明灯。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活动环与螺纹调节杆呈螺纹转动连接,能够通过旋钮实现活动环在螺纹调节杆上水平移动,方便医护人员手动调整,扩张杆在U型板外侧通过活动环和连杆呈翻转式连接,便于调节扩张杆支撑幅度,实现对患者口腔左右两侧的支撑,咬合槽呈弧形槽状,咬合槽对称设置有两个,实现对患者口腔上下两端的支撑,且方便患者对装置进行咬合固定,避免装置松脱,咬合槽通过连接块和正反螺纹杆在固定板的安置槽内做相向运动,便于调节咬合槽间距,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0020]2)固定板内侧面中心固定安置有照明灯,能够提供口腔视野,进而方便医护人员观测检查。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扩张固定装置局部侧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内侧面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咬合槽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固定板,2、U型板,3、螺纹调节杆,4、轴承,5、旋钮,6、活动环,7、第一连接耳,8、第二连接耳,9、扩张杆,10、第三连接耳,11、连杆,12、安置槽,13、正反螺纹杆,14、咬合槽,15、连接块和16、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耳鼻喉科口腔检查的扩张固定装置,包括
[0029]固定板1,用于抵在人体口腔处的所述固定板1内侧面中央对称开设有两个安置槽12,且所述安置槽12内安装有能够转动的正反螺纹杆13;以及
[0030]U型板2,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外侧面中央处,且其开口朝向左右两侧,同时其侧
板外侧中央设置有第二连接耳8;以及
[0031]螺纹调节杆3,其内端通过轴承4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板2内的固定板1 上,且其外端连接有旋钮5;以及
[0032]扩张杆9,其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U型板2的第二连接耳8处,且其内侧通过连杆11与所述螺纹调节杆3上套接的活动环6进行连接;以及
[0033]咬合槽14,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内侧的安置槽12内,其能过辅助患者对装置进行咬紧固定。
[003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环6上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连接耳7,且活动环6与螺纹调节杆3呈螺纹转动连接,能够通过旋钮5实现活动环6 在螺纹调节杆3上水平移动,方便医护人员手动调整。
[003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杆9呈弯折状,所述扩张杆9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扩张杆9内侧固定有第三连接耳10,所述第一连接耳7、第二连接耳8和第三连接耳10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连接耳7和第三连接耳 10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11,且扩张杆9在U型板2外侧通过活动环6和连杆 11呈翻转式连接,便于调节扩张杆9支撑幅度,实现对患者口腔左右两侧的支撑。
[00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咬合槽14呈弧形槽状,且咬合槽14对称设置有两个,实现对患者口腔上下两端的支撑,且方便患者对装置进行咬合固定,避免装置松脱。
[003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咬合槽14外侧中央固定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与正反螺纹杆13呈螺纹转动连接,且咬合槽14通过连接块15和正反螺纹杆13在固定板1的安置槽12内做相向运动,便于调节咬合槽14间距,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0038]实施例二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耳鼻喉科口腔检查的扩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用于抵在人体口腔处的所述固定板(1)内侧面中央对称开设有两个安置槽(12),且所述安置槽(12)内安装有能够转动的正反螺纹杆(13);U型板(2),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外侧面中央处,且其开口朝向左右两侧,同时其侧板外侧中央设置有第二连接耳(8);螺纹调节杆(3),其内端通过轴承(4)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板(2)内的固定板(1)上,且其外端连接有旋钮(5);扩张杆(9),其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U型板(2)的第二连接耳(8)处,且其内侧通过连杆(11)与所述螺纹调节杆(3)上套接的活动环(6)进行连接;咬合槽(14),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内侧的安置槽(12)内,其能过辅助患者对装置进行咬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耳鼻喉科口腔检查的扩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6)上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连接耳(7),且活动环(6)与螺纹调节杆(3)呈螺纹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耳鼻喉科口腔检查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