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89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约束服,约束服包括约束服本体、第一约束组件和防护组件;第一约束组件和防护组件均设置于约束服本体的袖端;第一约束组件能够绕自身围合形成第一束紧环,且第一束紧环将约束服本体围合于第一束紧环内;防护组件能够沿约束服本体袖端的周向方向设置形成第二束紧环,且第二束紧环的宽度方向与约束服本体袖端的延伸方向一致。该约束服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限制患者的双手活动范围,且能够避免限制患者下床活动,易于穿脱,且约束牢固,便于观察患者肢端的血运情况,且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防护,有效避免患者在被第一束紧环束紧过程中,或者在其他环境中,由于挣扎或者意外导致肢体受损的情况。或者意外导致肢体受损的情况。或者意外导致肢体受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约束服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约束服。

技术介绍

[0002]精神科住院患者往往伴有一系列精神症状,比普通住院患者更容易发生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最常见如服用镇静药物步态不稳所致的跌倒、躁动等,非计划性拔管及患者发生自伤或者伤人等。在精神科临床上,会使用保护性约束器来避免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现有的约束器中,往往需要将病人约束在床上,约束时间过长或者病人在挣扎过程中,会增加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或者病人容易存在肢体受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约束服,用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约束器约束病人时间过长或者病人在挣扎过程中,会增加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或者病人容易存在肢体受损的缺点。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约束服,所述约束服包括约束服本体、第一约束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和所述防护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约束服本体的袖端;
[0006]所述第一约束组件能够绕自身围合形成第一束紧环,且所述第一束紧环将所述约束服本体围合于所述第一束紧环内;
[0007]所述防护组件能够沿所述约束服本体袖端的周向方向设置形成第二束紧环,且所述第二束紧环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约束服本体袖端的延伸方向一致。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沿所述约束服本体袖端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一防护带和第二防护带;
[0009]所述第一防护带具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防护带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防护带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与所述第二防护带连接形成所述第二束紧环。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带设置有毛面,所述毛面为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防护带设置有勾面,所述勾面为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防护带通过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配合与所述第二防护带紧密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约束服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约束服本体前端的收纳口袋。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约束服本体前端还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封闭所述开口的拉链。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约束服本体前端还设置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所述开口及所述拉链。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约束服本体包括包括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所述第一
层体部分与第二层体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一层体其余部分与第二层体分体设置;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领口。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包括第一磁扣和两个第一约束带,所述第一约束带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约束孔;
[0016]两个所述第一约束带配合卷绕后通过所述第一磁扣和所述第一约束孔锁紧后形成第一束紧环。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约束服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约束服本体连接的第二约束组件和第三约束组件;
[0018]所述第二约束组件设置于所述约束服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二约束组件能够绕自身环绕形成第三束紧环;
[0019]所述第三约束组件能够沿所述约束服本体周向方向围合形成第四束紧环,且所述第四束紧环将所述约束服本体围合于所述第四束紧环内。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约束组件包括第二磁扣和两个第二约束带;所述第二约束带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约束孔,两个所述第二约束带配合卷绕后通过所述第二磁扣和所述第二约束孔锁紧后形成所述第三束紧环;
[0021]所述第三约束组件均包括第三磁扣和两个第三约束带;所述第三约束带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约束孔,两个所述第三约束带配合卷绕后通过所述第三磁扣和所述第三约束孔锁紧后形成所述第四束紧环。
[0022]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0023]该约束服通过在约束服本体的袖端设置第一约束组件和防护组件,其中第一约束组件形成的第一束紧环能够将患者的手臂束缚于身体侧边,从而能够限制患者的双手活动范围,且能够避免限制患者下床活动,易于穿脱,且约束牢固,便于观察患者肢端的血运情况;防护组件形成的第二束紧环能够包围患者的手臂,以对患者的手臂进行防护,有效避免患者在被第一束紧环束紧过程中,或者在其他环境中,由于挣扎或者意外导致肢体受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4]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0025]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约束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的约束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的约束服的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0、约束服;
[0031]1、约束服本体;11、第一层体;12、第二层体;121、孔道;13、连接部;14、领口;2、第一约束组件;21、第一约束带;22、第一磁扣;3、防护组件;31、第一防护带;32、第二防护带;33、毛面;34、勾面;4、收纳口袋;5、覆盖层;6、第二约束组件;61、第二约束带;62、第二磁扣;
7、第三约束组件;71、第三约束带;72、第三磁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33]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0034]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0035]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7]需要说明的是,该约束服100能够适用于医疗场景中,以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束缚,能够限制患者的自行拔管、外出检查欠配合、长期卧床但行为错乱等行为。
[0038]本技术提供一种约束服100,如图1至图3所示,该约束服100包括约束服本体1,需要说明的是,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约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服包括约束服本体、第一约束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和所述防护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约束服本体的袖端;所述第一约束组件能够绕自身围合形成第一束紧环,且所述第一束紧环将所述约束服本体围合于所述第一束紧环内;所述防护组件能够沿所述约束服本体袖端的周向方向设置形成第二束紧环,且所述第二束紧环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约束服本体袖端的延伸方向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沿所述约束服本体袖端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一防护带和第二防护带;所述第一防护带具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防护带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防护带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与所述第二防护带连接形成所述第二束紧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约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带设置有毛面,所述毛面为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防护带设置有勾面,所述勾面为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防护带通过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配合与所述第二防护带紧密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服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约束服本体前端的收纳口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服本体前端还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封闭所述开口的拉链。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约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服本体前端还设置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萍吴秋霞谭就维邓利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