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87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身球,属于理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电源、控制板和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环形电极,所述环形电极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环形电极和多个第二环形电极,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和所述第二环形电极。与现有的点状凸起电极的导电区域相比,壳体表面设置的环形电极导电区域与人身体接触部位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得身体接触部位能得到更好的按摩、理疗或者锻炼肌肉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有环形电极的壳体表面光滑、平整,壳体与身体接触部位不会出现点状痕迹或淤青,也不会增加与壳体接触部位的疼痛感,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利。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身球


[0001]本技术属于理疗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健身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身体健康成为人们的追求。人们工作或者生活过程中,长时间的久坐会造成肩部、背部疼痛,长时间的手部劳动会造成手指或手腕等部位疼痛,长时间的站立会造成腿部、膝盖等疼痛,长时间躺卧的病人也会出现全身疼痛的现象,这就需要提供一种可以给身体疼痛部位按摩、缓解身体疼痛的器械。
[0003]现有的手持健身球,大多数是通过振动缓解人体的肌肉酸痛,另有一种采用脉冲电流对肌肉进行刺激产生肌肉保健作用的手持健身球,该种健身球表面设置的多个点状凸起电极与人体接触,产生电流刺激以达到理疗效果,带有点状凸起的健身球与人身体接触部位面积小,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健身球表面的凸起部分不仅会在皮肤表面留下点状按压痕迹,增加身体接触部位的疼痛感,甚至严重时出现点状淤青,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球,不仅能增加壳体导电区域与人身体接触面积,而且壳体表面光滑、平整,不会增加与壳体接触部位的疼痛感,同时也不会给使用者的身体表面带来点状痕迹或者淤青。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健身球,包括电源、控制板和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环形电极,所述环形电极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环形电极和多个第二环形电极,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环形电极之间设置单个第一环形电极,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和所述第二环形电极,所述控制板用于将所述电源供应的电流转化为脉冲电流并传导至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和所述第二环形电极。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控制板和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电流通断。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上壳体表面。
[0009]优选的,还包括有多个第一导线和多个第二导线,多个所述第一环形电极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导线,多个所述第二环形电极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线,多个所述第一导线和多个所述第二导线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板。
[0010]优选的,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手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电源和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手柄空腔内。
[0012]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电刷和第二电刷,所述手柄端部为Y字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Y字形结构中,所述第一电刷和所述第二电刷分别设置在所述手柄与所
述壳体转动连接的位置,所述第一电刷和所述第二电刷分别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环形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刷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环形电极与所述第二电刷电连接。
[0013]优选的,还包括电流调节开关,所述电流调节开关设置于所述手柄表面,所述电流调节开关通过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用于调节电流强弱。
[0014]优选的,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手柄表面,所述电源开关通过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球,包括电源、控制板和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环形电极,所述环形电极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环形电极和多个第二环形电极,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和所述第二环形电极,所述控制板用于将所述电源供应的电流转化为脉冲电流并传导至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和所述第二环形电极。与现有的点状凸起电极的导电区域相比,壳体表面设置的环形电极导电区域与人身体接触部位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得身体接触部位能得到更好的按摩、理疗或者锻炼肌肉的效果;同时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环形电极的壳体表面光滑、平整,壳体与身体接触部位不会出现点状痕迹或淤青,也不会增加与壳体接触部位的疼痛感,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电源置于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带有手柄的健身球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带有电刷的健身球结构示意图。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1]1、电源;2、壳体;21、上壳体;22、下壳体;3、第一环形电极;4、第二环形电极;5、控制开关;6、控制板;7、电源开关;8、第一电刷;9、手柄;10、第二电刷;11、调节电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健身球,包括电源1、控制板6和壳体2,壳体2上设置有环形电极,环形电极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环形电极3和多个第二环形电极4,相邻两个第二环形电极4之间设置单个第一环形电极3,电源1电连接控制板6,控制板6分别电连接于第一环形电极3和第二环形电极4,控制板6用于将电源1供应的电流转化为脉冲电流并传导至第一环形电极3和第二环形电极4。
[0024]本实施例中,在一般情况下,两个环形电极是断开状态,使用时将壳体2与人身体接触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第一环形电极3与第二环形电极4与人身体接触,人体作为导体实现第一环形电极3与第二环形电极4导通状态,此时电源1、控制板6、第一环形电极3、人体、第二环形电极4形成一个导通的通路,电源1输出电流,控制板6将电源1供应的电流转化为脉冲电流,脉冲电流通过环形电极流经人体皮肤,人体皮肤在脉冲电流的作用下刺激身体接触部位,达到按摩、理疗或者是锻炼肌肉的效果。其中,第一环形电极3与第二环形电极
4设置多个,分别间隔分布在壳体2表面,可以保证壳体2与人身体接触滚动过程中每次滚动都可得到很好的按摩、理疗或者是锻炼肌肉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形电极3、第二环形电极4可以是导电金属环,第一环形电极3、第二环形电极4通过导线与控制板6电连接,控制板6通过导线与电源1电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健康球导电区域采用第一环形电极3、第二环形电极4间隔设置,与现有手持健身球导电区域的形状为点状凸起电极相比,本申请设置在壳体2表面的环形电极导电区域与人身体的接触部位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得与壳体2导电区域接触的身体部位得到更好地按摩、理疗或者锻炼肌肉的效果;点状凸起的导电区域与人体接触部位若按振动力度增加,身体接触部位会出现点状痕迹,严重时接触部位的皮肤表面出现严重淤青,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而本申请的壳体2表面光滑、平整、壳体2环形电极导电区域与身体接触部位不会出现点状痕迹或严重淤青,也不会增加与壳体2接触部位的疼痛感,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0025]本实施例中壳体2包括上壳体21、下壳体22,上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控制板和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环形电极,所述环形电极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环形电极和多个第二环形电极,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环形电极之间设置单个第一环形电极,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和所述第二环形电极,所述控制板用于将所述电源供应的电流转化为脉冲电流并传导至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和所述第二环形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健身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控制板和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电流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健身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上壳体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多个第一导线和多个第二导线,多个所述第一环形电极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导线,多个所述第二环形电极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线,多个所述第一导线和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贝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