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鸟害差异化防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鸟害差异化防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
[0003]近年来,随着人们保护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鸟类数量越来越多,鸟类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鸟害跳闸故障逐年增加。鸟害跳闸已成为输电线路中仅次于雷害、外力破坏、山火的第四大线路跳闸原因,目前的防鸟刺在刚使用时,效果比较好,但在长期使用后由于风吹日晒雨淋,常常出现锈蚀或弹性减弱无法散开等问题,导致防鸟效果大幅度降低,同时防鸟刺对长足大型鸟类的防治效果不好,这些长足大型鸟类仍可通过压弯钢刺停留在铁塔上,使得防鸟不够全面,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节能环保、驱鸟效果好且实用性好的变电站鸟害差异化防控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电站鸟害差异化防控装置,包括变电站本体(1),所述变电站本体(1)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2)上设置有摆动式驱鸟装置(3),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2)包括底板(21)、太阳能电池板(22)、变压装置(23)、矩形箱体(24)和充电式蓄电池(2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下端与底板(21)的上端面连接,太阳能电池板(22)的上端与矩形箱体(24)的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的下端面与变压装置(23)连接,所述变压装置(23)与充电式蓄电池(2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导线,所述矩形箱体(24)内设置有上置物腔(241)和下置物腔(242),所述充电式蓄电池(25)嵌入式设置在下置物腔(242)内,所述上置物腔(241)上端设置有一个置物通孔;所述摆动式驱鸟装置(3)包括半球形不倒翁底座(31)和竖支撑杆(32),所述半球形不倒翁底座(31)嵌入式设置在上置物腔(241)内,半球形不倒翁底座(31)的下端为球形面,半球形不倒翁底座(31)的上端面为平面,且所述竖支撑杆(32)的下端与半球形不倒翁底座(31)的上端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竖支撑杆(32)下端固定设置有幻彩灯(33),竖支撑杆(32)顶部固定设置有警示灯(34),且竖支撑杆(32)的局部位置设置有若干根驱鸟彩带条(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鸟害差异化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彩带条(35)的数量设置3条以上,且每条驱鸟彩带条(35)均包括钢丝芯层(351)和橡胶外层(352),所述钢丝芯层(351)与橡胶外层(352)粘接固定,所述钢丝芯层(351)一端与竖支撑杆(32)一体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鸟害差异化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箱体(24)位于置物通孔的上端口位置一体设置有定位挡板(243),所述定位挡板(243)靠近竖支撑杆端一体设置有若干块定位侧板(244),每块定位侧板(244)对准竖支撑杆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若干根定位弹簧(26),所述定位弹簧(26)靠近竖支撑杆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板(27),相邻两块限位板(27)之间固定设置有橡胶定位垫(2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鸟害差异化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箱体(2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单片机(4),所述单片机(4)与充电式蓄电池(2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导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岳梦奎,刘中锋,周信,陈宁,毛狄科,王凯,韦焕元,朱文超,徐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