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发光式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28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单侧发光式LED灯具,包括条形壳体和PC板,壳体和PC板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PCB板和导光板,壳体包括均垂直与底板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高于第二侧壁;PCB板设置于第一侧壁的内侧,且PCB板上的LED灯面向第二侧壁,导光板卡接于壳体内的位置并与LED灯处于同一平面上;PC板呈L型结构,其折弯边插接于第二侧壁上,且折弯边的高度等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高度差,LED灯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的侧壁进入,由导光板折射后从PC板的所有外露于壳体的部分中散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有:壳体两侧高度不一,并采用非对称式结构,PCB板设置于高度较高的一边上,光亮透过PC板的侧面和底面,其照明区域更广,减少照明死角。死角。死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侧发光式LED灯具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侧发光式LED灯具。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灯,亦称LED灯,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LED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发光二极管灯以其高效、节能、安全、长寿、小巧、清晰光线等技术特点,正在成为新一代照明市场的主力产品,且有力地拉动环保节能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市场的LED灯一般都是常规的做法,其主体结构一般由铝槽、PCB、LED、电线等组成。在制作条型灯时,先将LED焊接在PCB板上,再将焊接LED的PCB板插入铝槽中,形成照明的基本结构;然后在PCB两端焊上电线,电线接上电源。若为有线连接时则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安装电源插座,这就限制了使用范围,例如衣橱内则无法安装,且外露的电线影响美观。
[0003]日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条型LED灯,包括中国专利CN201210566179.8所揭示的LED灯条安装组件在内还存在如下不足:由于壳体(PCB板安装座)采用凹槽状结构,将PCB板卡接于槽内,使得照明区域范围较小;此外,由于LED灯垂直照射于导光板(扩散板)上,故照射出的照明区域会形成斑点,即存在光亮不均匀的情况,且这种安装方式将增加LED灯体的整体厚度。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单侧发光式LED灯具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侧发光式LED灯具。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r/>[0007]单侧发光式LED灯具,包括相互卡接固定的条形壳体和具有透光功能的PC板,所述壳体和PC板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PCB板和导光板,所述壳体包括均垂直与底板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高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且所述PCB板上的LED灯面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导光板卡接于所述壳体内的位置并与所述LED灯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PC板呈L型结构,其折弯边插接于所述第二侧壁上,且折弯边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差,以至于所述LED灯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侧壁进入,经由所述导光板折射后从所述PC板的所有外露于所述壳体的部分中散出。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端面上和设置有控制所述PCB板上的LED灯的开关组件;所述第一侧壁内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PCB板的卡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内形成有卡接所述PC板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二侧壁内形成有第二开口槽,其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槽相对;所述PC板的的两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相配接的卡接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PC板与所述导光板平行设置,且覆盖所述导光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内还形成有对所述导光板起到支撑作用的C型槽,且所述C型槽位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下方。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壁内也所述C型槽,所述C型槽位于所述第二开口槽下方。
[0013]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至少包括电池板和开关;所述电池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并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盖上,且靠近所述电池板设置,打开所述开关后控制所述PCB板上的LED灯亮起。
[0014]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电池和传感器;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池板上,且所述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置有指示灯和充电口,两者均与所述电池板电性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磁铁,以将所述壳体吸附于金属材质上。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0018]照明区域更广,壳体两侧高度不一,并采用非对称式结构,PCB板设置于第一侧壁(高度较高的一侧壁)上,光亮透过PC板的侧面和底面,对称式的壳体两侧均将PC板包覆其内而言,其照明区域更广,减少照明死角;
[0019]照明光亮均匀,PCB板设置于壳体的侧壁上,光线垂直照射与PC板的侧壁上,并折射至PC板的底面,相对于传统的将PCB设置于壳体底面,光线垂直照射而言,其光亮更加均匀,不存在光斑;
[0020]便携轻薄,由于PCB板设置于壳体的侧壁上,壳体厚度与PCB板宽度相当,相对传统设置方式而言,壳体的厚度减小,方便携带,同时减少PCB板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工作过程中壳体的受热面积,延长壳体使用寿命;
[0021]安装方便,壳体背部设置有磁铁,可实现快速安装;导光板和PC板均插接于壳体内,可快速安装过拆卸,实现快速更换和维修;
[0022]模式可调,通过开关控制手动或自动控制LED灯亮起或熄灭,手动控制通过开关实现,自动控制通过传感器实现。
附图说明
[0023]图1: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4]图2:本技术图1中A部分放大图;
[0025]图3: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6]图4: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图;
[0027]图5: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壳体的侧视图;
[0028]图6: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PC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0030]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0031]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单侧发光式LED灯具,包括相互卡接的固定的条形壳体1和具有透光功能的PC板4。当然不排除将所述壳体1设计为其他形状,其具体形状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壳体1的背部还设置有磁铁14,以将所述壳体1吸附于金属材质上。除上述磁吸之外,所述壳体1的背部还可以采用黏接等现有技术中揭示的可行方式与其他物体连接,在此不做赘述。
[0032]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壳体1呈凹槽状,其包括垂直与底板13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即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的长度等与所述壳体1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侧壁11高于所述第二侧壁12;即所述壳体1的横截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侧发光式LED灯具,包括相互卡接固定的条形壳体(1)和具有透光功能的PC板(4),所述壳体(1)和PC板(4)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PCB板(2)和导光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均垂直与底板(13)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高于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PCB板(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的内侧,且所述PCB板(2)上的LED灯(201)面向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导光板(3)卡接于所述壳体(1)内的位置并与所述LED灯(201)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PC板(4)呈L型结构,其折弯边插接于所述第二侧壁(12)上,且折弯边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的高度差,以至于所述LED灯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导光板(3)的侧壁进入,经由所述导光板(3)折射后从所述PC板(4)的所有外露于所述壳体(1)的部分中散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发光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端面上和设置有控制所述PCB板(2)上的LED灯的开关组件(20);所述第一侧壁(11)内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PCB板(2)的卡槽(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发光式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内形成有卡接所述PC板(4)的第一开口槽(1101);所述第二侧壁(12)内形成有第二开口槽(1102),其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槽(1101)相对;所述PC板(4)的两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槽(1101)和第二开口槽(1102)相配接的卡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侧发光式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玉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知遥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