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密度耐蚀高强铝合金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制备
,具体公开了一种低密度耐蚀高强铝合金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型材是一种以铝为主要成份的合金材料,铝锭通过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在铝合金的制备过程中,其添加的合金比例不同,生产出来的工业铝型材的机械性能和应用领域也不同。
[0003]在铝合金生产制备过程中先将各类坯料进行熔融,然后进行捞渣,即扒渣处理,而扒渣处理时干锅炉的上端一直处于人敞口状,导致散发大量的热量,使得整个制备过程能耗更高。另外,扒渣处理一般是通过人工操作,其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0004]例如申请号为200910028308.6的专利技术就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铝锭进行熔炼,得到铝液;2)在上述铝液温度达到710
‑
720℃时,用钟罩压入烘干好的添加剂,反应2
‑
5分钟,用旋转喷吹装置通入干燥的氮气,精炼15
‑r/>25分钟,精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密度耐蚀高强铝合金的制造方法,采用制造装置进行制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熔融:将铝锭、铝铁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加入坩埚炉中,将坩埚炉加热到720
‑
780℃,待材料融化完全后将熔体温度升高到800
‑
810℃,再加入铝锆中间合金,待铝锆中间合金融化后将铝钙中间合金用铝箔包裹压入熔体,然后加入镁锭,最后加入钪锭熔融;2)渣液分离:采用含氯化钾和氯化镁的精炼与氩气一起对熔体进行精炼,精炼完成后,投入清渣剂搅拌,先将熔融液先引入静置罐中,再将上层渣料再通过排渣管排入接渣槽中;3)静置处理:将覆盖剂均匀撒在静置罐中的熔融液上表面,并控制温度在780
‑
800℃范围内静置时间半小时;4)铸造加工:静置完成后,待熔体温度在780
±
10℃时开始铸造,铸造速度85
‑
100mm/s;5)均质处理:将铸造的铝合金坯料在550
‑
570℃的范围内均质保温24
‑
26h;6)挤压成型:控制挤压铸锭棒温450
‑
470℃,以3
‑
7m/min的速度进行型材挤压成型,最后强风冷却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耐蚀高强铝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耐蚀高强铝合金的成分百分比含量为:Si 0.2
‑
0.3%、Fe 0.4
‑
0.6%、Mn 0.8
‑
1.2%、Mg 1.55
‑
2.45%、Zr 0.3
‑
0.5%、Ca 3.0
‑
5.0%、Sc 0.1
‑
0.3%、Ti 0.1
‑
0.2%,且杂质单个低于0.05%,总量不低于0.15,余量为A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耐蚀高强铝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铸盘温度控制在710
‑
730℃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耐蚀高强铝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均质处理后自然冷却。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低密度耐蚀高强铝合金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步骤1
‑
3中使用的装置,其包括机箱总成(1)、熔融坩埚(200)、静置罐(300)和接渣槽(400);其中,所述机箱总成(1)包括机箱体(101)、升降板(102)以及设置在机箱体(101)上的控制箱(100),所述机箱体(101)的一端开设有坩埚安装孔,所述熔融坩埚(200)固定设置在坩埚安装孔中,所述升降板(102)设置在熔融坩埚(200)上端开口的正上方,所述升降板(102)的前后两端连接有凸块(103),位于每个所述凸块(103)下方的机箱体(10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伸缩装置(104),且伸缩装置(104)的顶端与凸块(103)相连接,所述升降板(10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熔融坩埚(200)开口相匹配的密封盖板(105),所述升降板(102)的上表面设置有搅拌驱动装置(106),所述搅拌驱动装置(106)的输出轴穿过升降板(102)和密封盖板(105)的下端连接有伸入熔融坩埚(200)中的搅拌组件(107);所述熔融坩埚(20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加热线圈(201),所述熔融坩埚(200)的下端连接有排渣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平,黄铁明,戴应鑫,刘金霞,张建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