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AC逆变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23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C

AC逆变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压转换领域,具体是一种DC

AC逆变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电源逆变器在国内外市场受到普遍欢迎。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时在没有市电的场合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汽车蓄电池,带动电器及电动工具工作。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内市场私人购车越来越多,因此,电源逆变器作为在汽车移动中使用的直流变交流的电源转换器,会使得生活更加便捷。
[0003]目前市场上的逆变电源往往采用定时器或者放大器来完成方波信号的获取,而放大器和定时器往往体积较大,对于空间占用较大,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C

AC逆变电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DC

AC逆变电源,包括:
[0007]直流供电模块,用于供给直流电;
[0008]方波生成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方波信号;
[0009]放大模块,用于放大方波信号,进而驱动直流转交流模块;
[0010]直流转交流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0011]交流电供电模块,用于供给交流电使得负载工作;
[0012]直流供电模块连接方波生成模块、放大模块、交流转直流模块,方波生成模块连接放大模块,放大模块连接直流转交流模块,直流转交流模块连接交流供电模块。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的电池E1、开关S1、二极管D1,电池E1的负极接地,电池E1的正极连接开关S1,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方波生成模块、放大模块、交流转直流模块。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方波生成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三极管V1、三极管V2、电阻R5、电阻R8,电阻R1的一端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容C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电容C1,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基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容C1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电阻R6、电阻R7,第一放大电路的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一放大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直流转交流模块,第二放大电路的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第二放大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直流转交流模块。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直流转交流模块包括MOS管V3、MOS管V4、变压器W,MOS管V3的G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MOS管V4的G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变压器W的第二端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变压器W的第一端连接MOS管V3的D极,变压器W的第三端连接MOS管V4的D极,MOS管V4的S极接地,MOS管V3的S极接地。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体积较小,使得占用的空间较小,在满足于供应交流电的同时,便于存放,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好,适用于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DC

AC逆变电源的原理图。
[0019]图2为一种DC

AC逆变电源的电路图。
[0020]图3为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一种DC

AC逆变电源,包括:
[0023]直流供电模块,用于供给直流电;
[0024]方波生成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方波信号;
[0025]放大模块,用于放大方波信号,进而驱动直流转交流模块;
[0026]直流转交流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0027]交流电供电模块,用于供给交流电使得负载工作;
[0028]直流供电模块连接方波生成模块、放大模块、交流转直流模块,方波生成模块连接放大模块,放大模块连接直流转交流模块,直流转交流模块连接交流供电模块。
[0029]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的电池E1、开关S1、二极管D1,电池E1的负极接地,电池E1的正极连接开关S1,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方波生成模块、放大模块、交流转直流模块。
[0030]电池E1供给直流电,闭合开关S1后,电池E1为电路供电,二极管D1为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当前电池E1是否处于供电状态。
[0031]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方波生成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三极管V1、三极管V2、电阻R5、电阻R8,电阻R1的一端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容C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电容C1,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基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容C1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0032]开关S1闭合后,电容C1、电容C2分别通过电阻R2、电阻R3充电,电容C1上的电压达到三极管V1导通的条件后,电容C1上的电压通过三极管V1输出给电路接地点,在电容C1上
的电压不在使得三极管V1导通时,电容C1再次充电,往复如此,使得三极管V1输出给第一放大电路方波信号,同样通过电容C2和三极管V2配合为第二放大电路输出方波信号。
[0033]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电阻R6、电阻R7,第一放大电路的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一放大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直流转交流模块,第二放大电路的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第二放大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直流转交流模块。
[0034]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结构相同,输出电压的放大倍数为输入电压的(RX1+RX2)/RX2,以此保证输出给MOS管V3、MOS管V4的电压较大,使得输出的方波信号为高电平时MOS管V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

AC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该DC

AC逆变电源包括:直流供电模块,用于供给直流电;方波生成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方波信号;放大模块,用于放大方波信号,进而驱动直流转交流模块;直流转交流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交流电供电模块,用于供给交流电使得负载工作;直流供电模块连接方波生成模块、放大模块、交流转直流模块,方波生成模块连接放大模块,放大模块连接直流转交流模块,直流转交流模块连接交流供电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

AC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的电池E1、开关S1、二极管D1,电池E1的负极接地,电池E1的正极连接开关S1,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方波生成模块、放大模块、交流转直流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

AC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方波生成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三极管V1、三极管V2、电阻R5、电阻R8,电阻R1的一端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庆刘斌朱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