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羊剪绒生产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22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羊剪绒生产加工工艺,涉及羊剪绒生产加工领域,包括获取原皮、浸泡、脱水、一次去肉、脱脂脱水、复浸水、二次去肉、(软化、浸酸、鞣制)、高温收缩、干洗、回湿、高温脱脂、一次烫剪、染色、二次烫剪。本发明专利技术打破传统的熟皮理念,使软化、浸酸、鞣制一浴完成,并使皮板上纤维的密度达到可控,形成高密度羊剪绒;且建立巴斯夫环保新助剂合成鞣剂新的工艺体系,并改变传统熟皮的理念,使软化、浸酸、鞣制三个工序缩合成鞣制一个工序,一浴完成;该创新点减少设备的使用数量,缩短生产时间、节约了水电使用量、提高了产能;同时摒弃传统的自然晾晒法,发明专利技术烘干房,使羊皮高温收缩,形成新的烘干工艺体系。成新的烘干工艺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羊剪绒生产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羊剪绒生产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密度羊剪绒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美利奴羊最早约在15一17世纪育成于西班牙,在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衍生而形成美利奴羊的各个族系:如西班牙美利奴、法国朗布依埃美利奴、德国萨克森美利奴、澳大利亚美利奴、美国美利奴、南美美利奴等;澳大利亚是全球最佳的皮毛一体原料基地;那里的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牧场众多,全国存栏约1.6亿只羊,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誉,美利奴羊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羊种,约占全澳绵羊存栏总量的75%以上,美利奴羊的皮板质量好、纤维密度高、毛质优良,白亮油光,色泽好,柔软,弯曲呈半圆形,整齐一致。澳洲美利奴皮毛一体原皮产量占到全球的五成以上,是世界羊毛皮中的珍品,是高档皮毛一体产品原料的最主要来源地。
[0003]现有的高密度羊剪绒生产加工工艺,由于在对羊剪绒的生产过程中,软化、浸酸、鞣制三个工序分开设置,导致羊剪绒的生产进度受到影响,并降低了对羊剪绒的生产效率,且由于大多数的羊剪绒生产后其表面的舒适度、平整度和光泽度较差,继而降低了羊剪绒的使用效果,同时在对羊剪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干燥,而现有的干燥效果较差,且降低了对羊剪绒的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生产工序分开设置与生产羊剪绒的过程中对其干燥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密度羊剪绒生产加工工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羊剪绒生产加工工艺,包括获取原皮、浸泡、脱水、一次去肉、脱脂脱水、复浸水、二次去肉、(软化、浸酸、鞣制)、高温收缩、干洗、回湿、高温脱脂、一次烫剪、染色、二次烫剪,且其生产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
[0007]选皮:选择大小、厚度和毛长度比较一致的皮张组成同一批次,投入生产,当同一批次的生皮尽可能一致时,鞣制出的皮张也就更加均匀一致;
[0008]步骤二:
[0009]预浸水:用常温水、巴斯夫浸水酶S20浓度按0.1—0.8g/l调节,时间:6
‑‑
12小时可调;
[0010]步骤三:
[0011]一次去肉:用去肉机将皮板上粘黏的的油膜油块和肉块去掉;
[0012]步骤四:
[0013]脱脂:控制水温18
‑‑
38℃,加入巴斯夫公司最新研制的脱脂剂优沙帮 OCO.3—1g/l,油脂分散剂0.2
‑‑
0.9g/l,时间30
‑‑
45分钟可调;除去毛和皮板上多余的油脂;这里要强调的是脱脂采用巴斯夫公司最新研制的脱脂剂优沙帮OC,能够对油脂大的皮张表现出卓越
的脱脂能力,低温条件下乳化性能仍然卓越,PH应用范围广,对酶制剂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可用于软化工序,不影响后面防水处理和性能;OC把油脂乳化成纳米级分子的性能,使得脱脂工序中,脱脂液循环利用得以实现,我们用二次脱脂液补温补料进行一次脱脂,再用一次液浸泡生皮,达到省水,减排的目地;
[0014]步骤五:
[0015]复浸水:用常温水,巴斯夫浸水酶S20,浓度可调0.1

1g/l,油脂分散剂 0.1

1g/L,时间30

60分;出皮,使皮板完全回水到鲜皮状态,进而进行二次去肉;
[0016]步骤六:
[0017]二次去肉:用去肉机完全去除皮板上的肉块及油块,也起到压榨脱脂的作用;
[0018]步骤七:
[0019]软化、浸酸鞣制一浴完成:水温控制在36℃,加入甲酸2
‑‑
6cc/l,PH值调至3.2—4,加入盐20

70g/1,加入巴斯夫1号鞣剂1
‑‑
7g/1,号鞣剂12
‑‑
25g/1, 填充剂FS0.2

2g/1,加脂剂E

XFO.5
‑‑
2g/1,增白剂IMO,2一0.5g/A,运转 36
‑‑
50小时出机;
[0020]步骤八:
[0021]高温收缩:研发改进烘干房,将鞣制后的毛皮不经过钉板直接放入烘干房进行干燥4

16小时,使密度增加;
[0022]步骤九:
[0023]干洗:加入0.2

5g/l的四氯乙烯,洗12
‑‑
36分钟,烘干2
‑‑
5小时;
[0024]步骤十:
[0025]回湿12
‑‑
15小时:使皮张之间水分含量一致并达到所需标准;
[0026]步骤十一:
[0027]高温脱脂:控制水温48℃左右,进一步脱去油脂,降低染色助剂用量,有效保护毛磷片不受破坏,加脱脂剂优沙帮0C0.3—1g/1,油脂分散剂 0.2
‑‑
0.9g/l,时间30
‑‑
45分钟;
[0028]步骤十二:
[0029]一次烫剪:烫光机的温度100
‑‑
160℃进行烫毛,然后初剪毛到需要的长度,涂刷第一烫光液(以水500毫升,甲酸200
‑‑
300毫升,酒精100
‑‑
300 毫升的比例混合均匀),均匀刷涂,静置15分钟,然后将烫毛机调到 160
‑‑
180℃,再进行烫毛,然后用精剪机进行剪毛;
[0030]步骤十三:
[0031]染色:根据要求进行染色;
[0032]步骤十四:
[0033]二次烫剪:配取第二烫光液(以水500毫升,烫光剂NF200
‑‑
500毫升混合均匀),然后均匀涂刷,静置10

40分钟,接着将烫毛机调到100

200℃,再进行一次烫光,然后再进行剪毛。
[0034]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所述巴斯夫浸水酶S20主要是通过去除羊剪绒表面污迹,分解羊剪绒纤维而使水容易进入胶原纤维从而达到浸水的目的。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分解羊剪绒纤维,从而提高了羊剪绒的浸水效果。
[0036]进一步的,在步骤四中,脱脂剂优沙帮OC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出色的乳化性能和润湿性能。
[00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油脂大的皮张表现出卓越的脱脂能力,低温条件
下乳化性能仍然卓越,PH应用范围广,对酶制剂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0038]进一步的,在步骤三和步骤六中,所述去肉机上设置有清洗机构和刮料机构,以便对去肉机进行清洗。
[00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清洗去肉机上的杂质,继而便于后续去肉机能够正常使用。
[0040]进一步的,在步骤七中,所述增白剂可将吸收不可见的紫外线辐射转变成紫蓝色的荧光辐射,与原有的黄光辐射互为补色成为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羊剪绒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原皮、浸泡、脱水、一次去肉、脱脂脱水、复浸水、二次去肉、(软化、浸酸、鞣制)、高温收缩、干洗、回湿、高温脱脂、一次烫剪、染色、二次烫剪,且其生产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皮:选择大小、厚度和毛长度比较一致的皮张组成同一批次,投入生产,当同一批次的生皮尽可能一致时,鞣制出的皮张也就更加均匀一致;步骤二:预浸水:用常温水、巴斯夫浸水酶S20浓度按0.1—0.8g/l调节,时间:6
‑‑
12小时可调;步骤三:一次去肉:用去肉机将皮板上粘黏的的油膜油块和肉块去掉;步骤四:脱脂:控制水温18
‑‑
38℃,加入巴斯夫公司最新研制的脱脂剂优沙帮OCO.3—1g/l,油脂分散剂0.2
‑‑
0.9g/l,时间30
‑‑
45分钟可调;除去毛和皮板上多余的油脂;这里要强调的是脱脂采用巴斯夫公司最新研制的脱脂剂优沙帮OC,能够对油脂大的皮张表现出卓越的脱脂能力,低温条件下乳化性能仍然卓越,PH应用范围广,对酶制剂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可用于软化工序,不影响后面防水处理和性能;OC把油脂乳化成纳米级分子的性能,使得脱脂工序中,脱脂液循环利用得以实现,我们用二次脱脂液补温补料进行一次脱脂,再用一次液浸泡生皮,达到省水,减排的目地;步骤五:复浸水:用常温水,巴斯夫浸水酶S20,浓度可调0.1

1g/l,油脂分散剂0.1

1g/L,时间30

60分;出皮,使皮板完全回水到鲜皮状态,进而进行二次去肉;步骤六:二次去肉:用去肉机完全去除皮板上的肉块及油块,也起到压榨脱脂的作用;步骤七:软化、浸酸鞣制一浴完成:水温控制在36℃,加入甲酸2
‑‑
6cc/l,PH值调至3.2—4,加入盐20

70g/1,加入巴斯夫1号鞣剂1
‑‑
7g/1,号鞣剂12
‑‑
25g/1,填充剂FS0.2

2g/1,加脂剂E

XFO.5
‑‑
2g/1,增白剂IMO,2一0.5g/A,运转36
‑‑
50小时出机;步骤八:高温收缩:研发改进烘干房,将鞣制后的毛皮不经过钉板直接放入烘干房进行干燥4

16小时,使密度增加;步骤九:干洗:加入0.2

5g/l的四氯乙烯,洗12
‑‑
36分钟,烘干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时毓智马金刚王金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西部皮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